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淮安日報》3月30日頭版頭條

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洪澤湖古堰景區

  仲春時節,洪澤湖古堰景區樹木蔥蘢,青翠欲滴;百花盛開,爭奇鬥豔;漁人灣波光瀲灩,水天一色。景區管理員向記者介紹:“洪澤是新冠肺炎零病例縣區。自2月22日景區恢復開放以來,遊人一天比一天多,雙休日每天達2萬多人,自駕遊車輛排到3公里以外。”

  洪澤區坐落於全國第四大淡水湖洪澤湖畔,水陸總面積1394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佔55%,生態資源豐富。近年來,該區轉變發展理念,嚴守生態保護紅線,加大環境整治力度,科學有序開發沿湖資源,探索符合地方實際的綠色發展之路,實現了金山銀山與綠水青山和諧共生、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同頻共振。2018年,該區獲批國家生態縣區、首批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老子山鎮

  實施退圩還湖 守護一湖綠水

  近年來,洪澤區嚴厲打擊湖區非法圈圩行為,累計清除非法圈圩105處、面積83500畝。同時,逐步壓縮圍網養殖,計劃2017-2020年壓縮洪澤湖區圍網養殖2.5萬畝,目前已清除圍網2.3萬畝。

  該區老子山鎮地處洪澤湖西南岸,擁有灘塗、水面近300平方公里,其中可開發水面30萬畝。由於長期養殖開發,部分湖面被道道圍網、圩埂分割成塊塊水塘,水系不暢,生物多樣性遭破壞。“退圩還湖對提升區域防洪減災能力、暢通航道、改善湖區生態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近三年,我鎮已壓縮圍網1.3萬畝,提前完成任務。”該鎮鎮長謝紅軍說。

  該鎮新灘村村民蔡保偉家原有圍網水面50畝、內塘養殖60畝。前年圍網拆除後,他一邊繼續內塘養殖,一邊搞起了旅遊。蔡保偉告訴記者:“拆網後養殖收入是減少了,可是生態好了,鎮村大力發展旅遊業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收入。我買了快艇帶遊客觀光,還做農家樂,每年增收1萬多元。在我們村,搞旅遊的就有20多戶。”

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集中摧毀非法採砂機具

  打擊非法採砂 修復湖區生態

  “由於非法採砂破壞,湖裡的魚種和數量逐年減少,河蜆等漁業資源幾乎絕跡。”世世代代生活在洪澤湖上靠捕撈為生的祁獻青痛心地告訴記者:“2010年左右,我做河蜆生意,一天能掙到1000多塊,五六年後連一隻河蜆都難找到!”

  洪澤區水利局局長袁安全介紹,2017年,該區結合上級部署,實施打擊洪澤湖非法採砂的“利劍2017”行動,至2018年4月18日,共拆解非法採砂船368條,實現了洪澤湖淮安水域採砂船“清零”目標。

  “十二五”以來,洪澤區陸續投入30多億元,實施洪澤湖溼地保護移民遷建、汙水處理、河道疏浚、尾水生態廊道建設、生態修復等一批重點工程,洪澤湖生態系統得到了改善與修復,一度絕跡的河蜆等漁業資源重現湖區。

重磅!洪澤這項工作被《淮安日報》頭版頭條推介!

▲西順河鎮國蟹園

  推進全域旅遊 增加漁民收入

  坐落在洪澤湖東北角的西順河鎮張福河村是典型的漁村,村民世代以捕撈和養殖為生。該鎮利用退圩還湖獲得的建設用地指標,規劃建設旅遊度假區,近年來傾力打造的“漁家風情遊”聲名鵲起。

  該村村民張同蘭夫婦3年前看準旅遊開發的機會搞起了漁家樂,去年收入超過10萬元。張同蘭告訴記者,鎮裡每年都會搞很多活動,遊客可以乘船遊湖,賞溼地美景;可以在3000畝近湖野生菱角區域划船採紅菱;可以在塘口釣魚釣蟹,然後拿到漁家樂加工。吃漁家飯,體驗漁民生活,對城裡人很有吸引力。

  優良的生態,吸引了華強方特、大千股份、同程旅遊、琨華集團等國內知名文旅企業來洪澤投資興業,為該區全域旅遊注入了強勁動力。大湖美景遊、蔣壩古鎮美食遊、老子山溫泉療養遊、西順河漁家風情遊等多條線路受到廣大遊客歡迎。去年,洪澤共接待遊客413.3萬人次,同比增長12.6%;實現旅遊業收入58.4億元,同比增長15.4%。該區還成功入選全國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單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