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王重陽和張三丰分別均同屬道家兩大殿堂級武學大師,開山立派,縱觀二者一生,何其相似。

張三丰收七個徒弟,江湖上號稱武當七俠: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巖、張松溪、張翠山、殷梨亭、莫聲谷。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王重陽收七名入室弟子,江湖上號稱全真七子:馬鈺、丘處機、譚處端、王處一、郝大通、劉處玄、孫不二。

天罡北斗陣為全真教王重陽所立,真武七截陣屬武當祖師張真人所立,二人同屬武學宗師,王重陽以“先天功”力壓東邪、西毒、南帝、北丐,成為五絕之首,張真人140歲修為,太極內功,以靜制動,可謂時下殿堂級的武學泰斗,更令人折服的是他們對武學的貢獻——二人均自創頂級實戰陣法,王重陽的天罡北斗陣,張三丰的真武七截陣。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王重陽善於謀略,他早早建下古墓,以此為抗金根據地;知道徒弟沒有天分,再怎麼練習修為也難以達到他的水平,他便創下天罡北斗陣法傳授弟子、目的是危難之時能夠保全門派.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張三丰因弟子俞岱巖被人暗算重傷,心痛萬分,悲憤之下他一改天下武功以快、剛取勝的風格,創出以慢制快、以柔克剛的太極;另外,他受真武大帝座下龜蛇二將啟發,從蛇山蜿蜒之勢、龜山莊穩之形中創出真武七截陣,並傳授弟子。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陣法分析:

★ 天罡北斗陣

① 天罡北斗陣中,七人分居北斗七星方位,迎敵時只出一掌,另一掌卻搭在身旁之人肩上,這是七人之力合而為一。對手來襲時,正面面對之人不用出招接架,由身邊相近之人側面反擊,仿若一人卻身兼數人。

② 七人以靜制動,擊首則尾應,擊尾則首應,擊腰則首尾皆應,相生相剋,互為犄角。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 真武七截陣

① 真武七截陣實際上是七套不同的武功,七人不同行使,互有精妙。

② 若二人使用,則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翻倍;若三人同使,則比兩人同使的威力又翻一倍;若四人使用,則相當於八位高手同時輸出,以此類比,若七人同時施功,地動山搖,飛沙走石相當如:六十四位一流高手同時施功,只可惜金庸筆下沒有實戰出現過。

真武七截陣能抵擋六十四位一流高手,從這個角度看,是強於天罡北斗陣的。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實戰對比:

Ⅰ《射鵰英雄傳》中,全真七子曾以天罡北斗陣擊敗梅超風。而“五絕”之一黃藥師,首次與七子鬥陣,也只能打成平手。

Ⅱ《神鵰俠侶》中,郭靖識得了破解此陣的方法:只要壓制北極星位,便能制住此陣發力。

Ⅲ 武當真武七截陣,理論上威力天下第一,只可惜這樣一套絕世陣法一次也沒真正用過。張翠山冰火島回來後,六大門派為尋求屠龍寶刀逼迫張五俠夫婦交出金毛獅王下落,當時宋遠橋想以此陣應付六大門派,不想張五俠夫婦卻義薄雲天,含恨自刎,此陣法戰力終歸無法一現。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號稱金庸筆下“天下第一陣”的真武七截陣,一次也不曾亮真容,令人遺憾啊!也正因此,北斗陣與七截陣,沒法在實戰威力上進行比較。

繼續迴歸理論分析:

1. 假如全真七子不用天罡北斗陣法與黃藥師對戰,毋庸置疑全真七子必定是會被黃藥師秒殺。

2. 而真武七截陣雖未曾正式亮相,可金庸在書中多次直接表達:它能夠抵擋六十四個大師級高手的進攻,武力值爆表。

而通過金庸先生對真武七截陣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出:這套陣法如果是武當七俠同時施功,足以與六十四個一流高手對陣,而天罡北斗陣對陣黃藥師一人都顯吃力。

《射鵰》中天罡北斗陣VS《倚天》中真武七截陣,誰能先拔頭籌

說到這裡,我想大家心中都用該已有了自己的答案,真武七截陣要比天罡北斗陣更勝一籌,不知諸君是否另有它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