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海事局“鬆綁”國際船舶保稅燃油供受業務

中新網海口4月2日電 (石俊)據海南海事局2日介紹,該局近期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南海事局關於實施船舶保稅油供受作業便利化海事監管措施的公告》,推出五項便利化監管服務措施,為國際船舶保稅燃油供受業務“鬆綁”,從而降低航運公司運營成本、吸引國際航行船舶在海南聚集。

此次海南海事出臺的五大措施主要包括:一是開闢保稅油供應企業備案綠色通道,實現船舶保稅油供應單位“一次備案、全省通用”,跨港區直供;二是實施保稅油供應船舶准入管理新模式,船舶保稅油供應單位可光租或者期租具有成品油運輸資質的水路運輸企業所屬適裝船舶;三是實施特定港區報告制替代申報制。對於往來於“海口-馬村港區”、“洋浦-八所港區”裝載保稅油進出港的供應船舶,不再進行船舶載運危險貨物申報,僅需按規定向海事管理機構報告船舶進出港情況和供油作業前報備即可;四是實施“一次不用跑”便利化海事通關模式。船舶保稅油供受油雙方可登陸中國海事綜合服務和“單一窗口”平臺,辦理供受油作業報告、船舶進出口岸手續等業務,實現保稅油供受作業船舶“一次不用跑”的便利化海事通關模式;五是實施保稅油供應單位安全誠信管理。海事部門將根據保稅油供應單位和船舶的現場監管、行政處罰、安全汙染事故、安全和防汙染制度制定執行情況、作業船舶風險屬性等方面對其進行綜合評定,針對不同等級的安全誠信單位,實施差異化管理,安全誠信等級不同,管理標準不同。

今年以來,海南海事局已備案保稅燃油供應企業已達2家,保障多艘國際航行船舶加註1420噸保稅燃油,為航運公司節省燃料成本約300萬元。

海南海事局危管防汙處負責人介紹,《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明確指出支持具備資質的供油企業開展國際航行船舶保稅油供應業務,建設保稅油供應基地。海南海事部門主動作為,結合海南地域特點和船舶營運實際,在總結其它自貿區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決定在全省範圍內實施船舶保稅油供受作業便利化海事監管措施,支持海南開展船舶保稅油供受業務發展,推進保稅油供應基地建設,助力海南自貿港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