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有情 戰“疫”英雄譜——保定徐水區的“吵子會”

這個新年,一場前所未有的瘟疫席捲全國。在黨和國家政策的積極引導下,廣大民眾聽從號召在家蝸居堅守不出門,以個人的實際行動加入到防疫抗疫的大潮。

一些民間團體也行動起來,以微薄之力為抗疫前線的勇士奉獻自己的一份愛心,徐水區大王店鎮曲水村“吵子會”的姐妹們就很值得稱讚!

“吵子會”是活躍在民間的一種有固定成員、統一著裝,有紀律、有組織的樂隊,演出的主要道具是大鈸、大鐃、海笛、單皮鼓、小鑔等,舞蹈動作主要來源於少林武術和大秧歌。近年來,為了適應時代的需要,她們自編自導了一些題材新穎的文藝節目,在廣大農村地區很受歡迎。2018年冬天,我和保定作家協會的春霞姐、路大姐和歡姐專程去徐水採訪活躍在基層幾十年的民間“吵子會”的團長張文然和她的團員。

回來後我寫了一篇報道刊登在保定晚報。此後“吵子會”發展很好,她們熱愛這個團隊,精心排練,用心表演,“辛苦並快樂著”!

疫情爆發以來,在張大姐的倡議下,“吵子會”的成員發起微信捐款,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幫助村裡堅守在抗疫第一線的勇士。姐妹們紛紛響應,每個人都獻出了一份愛心。只一天的時間,48個人共捐款910元。張大姐的兒子在北京,第一個帶頭捐款200元,捐給了村委會,她的小孫子看到了,也要求奶奶替他捐上10塊錢,張大姐自己還捐了一件今年新買的軍大衣。聽說防疫一線朋友還缺一頂帳篷,團裡的10位文藝宣傳骨幹又捐款360元,大家購買了一些生活用品,由團長張文然代表大家送到村委會,得到村委會和村民的一致好評。

曲水村並不富裕,不要說過年,就是平時姐妹們也捨不得買一件新衣,她們能拿出這些錢作為捐款,非常不容易。張大姐還寫一份“請戰書”,字字都發自肺腑:

“我是一名宣傳隊的隊長,我懇求,農民朋友們一定不要岀門了。昨天我代表兩個組織去看望了咱們村抗戰一線的全體幹部、黨員們還有志願者。他們的體力和精力都耗費巨大,眼睛紅腫,支書每天帶病堅守在抗戰一線。當時我眼圈紅了,我暗下決心,向支書請戰!你們休息幾天行嗎?有我們宣傳隊員,有徒步隊員,我們是曲水村的二線隊員,支書,還有我們,有我們!有我們!支書,下命令吧,為了一線疫情去戰鬥,我們上!我們上!我們上!”

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有樸實的語言。這一顆顆跳動的心,彰顯著無比堅強的勇氣和果敢。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長城,長城的每一塊磚,每一塊石頭,都是平凡的,正是這普普通通的一塊磚、一塊石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抵禦外族侵略的強大長城!

在我們今天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的戰役中,我們的基層,我們的人民群眾再次展現出無比堅毅和頑強的品格,這些樸實的農村姐妹,她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著什麼叫“團結”,什麼是“愛國”!瘟疫無情人有情!只要國人團結一心,攜手抗疫,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鳳凰網河北 二清 報道


人間有情 戰“疫”英雄譜——保定徐水區的“吵子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