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臥牛山下關羽若與趙雲不認識,真實單挑了是什麼結果?

澹泊從容


關羽和趙雲在《三國演義》諸將中的戰鬥力都是頂級的存在。

臥牛山下,關羽和趙雲若素不相識,以兩個人好勝的性格必會上演一場大戰。

戰鬥的結果是趙雲勝出,但兩個人依然會成為好兄弟。

經過對兩個人的一番分析後,你就會得出上面的結論。

一、都具備超強的快速突擊能力

關羽和趙雲兩個人的快速突擊能力都是超一流的,都有輝煌的戰例,且非常相似。

關羽縱馬持刀衝入敵陣,如劈波斬浪,直抵主將顏良馬前,一刀將其刺落馬下,然後斬下頭顱。關羽的一系列動作乾淨利落如行雲流水,河北名將顏良,根本沒有反應過來,就屍首兩分了。

不知大家注意到了沒有,作者羅貫中用了一個字“刺”,這個字將關羽的快速反應能力體現的淋漓盡致。

眾所周知,關羽用的青龍刀重達八十二斤,如此重量,要是斬的話,就需要掄起來,這樣不但會拖延時間,而且沒有用刀尖直刺具有隱蔽性,要知道顏良畢竟也是一代名將。關羽若斬將下來,勢必會給顏良留下防禦的時間。

另外,溫酒斬華,也凸顯了關羽的快速突擊能力。

趙雲也有類似戰例。汝南之戰,劉備被曹兵圍困。艱難突圍後,劉備遭遇降曹不久的高覽。高覽跟顏良一樣,同為當年袁紹的四大名將。大將劉闢在高覽面前,沒堅持三個回合,就被高覽斬落馬下。

看到高覽的那一刻,劉備萬念俱灰,正想拔劍自刎。就在這個時候,趙雲出現了,斜刺裡縱馬擰槍直奔高覽,一槍將其挑落馬下。一代名將本想給新主公曹操獻上一份大禮,沒想到大禮沒獻成,反倒將命搭了進去。

趙雲槍挑高覽,跟關羽刀刺顏良異曲同工,體現了兩個人閃電般的突擊能力。

從這方面來看,兩個人不想上下。

二、戰鬥的持久性和防禦力不同

作為萬人敵的關羽和趙雲,除了武藝超群外,他們也都有著驚人的力量。關羽手中八十多斤重的青龍刀,要是沒有驚人的臂力是不敢使用的。然而,正是這柄令人望而生畏的大刀,限制了關羽戰場上的持久力。

關羽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的打法是猛、準、狠,一擊斃命。如此,關羽的弱點就暴露出來了:難以持久,防禦能力較弱。沙場之上,關羽屢次中箭,到死還帶著箭傷,從中可以得知其戰場自我防禦不是很好。

趙雲用的是一條槍。槍的跟刀比起來顯然要輕巧的多,其特點就是閃電式的快速偷襲和密不透風的有效防禦,而這也正是大刀的弱點。而槍的這些優點決定了其在戰鬥中的快速性和持久性。

長坂坡一戰,趙雲在曹操百萬軍中七進七出,如入無人之境,斬殺曹操五十多員大將。如此戰績,沒有強悍的力量是無法做到的。五十多人,即便站著不動讓人砍也需要一些時間。何況都是曹操的大將,再加上士卒,趙雲若沒有持續久的戰力早就被剁成了肉泥。

從這方面來看,趙雲顯然勝過關羽。

三、兩人性格不同

關羽傲視群雄,沒有幾個人能入他的法眼,尤其是名聲越來越大後,更是目空一切,剛愎自用。

趙雲則不然,他低調謙虛,心思縝密,能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能看到對手的優點,很少自以為是,盲目行動,但一旦做出決定必然雷厲風行,一劍封喉。

不過這兩個人也有共同的地方,那就是忠勇節義,重情重義,有古人之風。

臥牛山相遇之前,關羽斬華雄,斬顏良,誅文丑,過關斬將,早已名動九州。而此時的趙雲雖然有過跟文丑交手五六十回合不分勝負的經歷,但跟關羽的名氣比起來就差遠了。

此時與素不相識的趙雲相遇,關羽必然託大。而他的大意,對於趙雲來說就是絕佳的機會。善於捕捉戰機,進而一擊斃命,正是趙雲的拿手好戲。

所以,二人臥牛山大戰,趙雲必定能打敗關羽,有可能讓高覽的那一幕提前上演。

但是,趙雲是不會對關羽下重手的。原因有二:一,刺殺高覽是救主心切,臥牛山一戰顯然沒到這種地步;二、兩人都是重情重義之人,必定英雄相惜。

要真如題主所假設的這樣,關趙臥牛山大戰一定會非常好看:一白一綠,你來我往,亮銀槍如白蛇吐信,青龍刀似電光火石。

整場戰鬥驚險,刺激,酣暢淋漓,關趙最終握手言和,成為好兄弟,成就一段千古佳話。

當初,羅貫中先生在創作《三國演義》時,要是能構思一場關趙大戰,那一定會非常出彩的。


圖:《三國演義》電視劇劇照


原度拾趣


同為蜀漢五虎,關羽和趙雲都屬於三國時代的超級猛將。他們兩人從來沒有在陣前交過鋒,而在臥牛山下確實曾經有機會一較高下。但關羽認出了趙雲,兩人就沒有能夠打成,很令人遺憾。

趙雲是整個三分時代戰鬥次數最多,斬獲率最高的猛將,他的戰績非常恐怖,一生中總共參加過42次廝殺,死在趙雲銀槍之下有名有姓的將領多達24人,這還不包括長坂坡一戰殺死的40餘無名曹將,另外還生擒過敵將4名,戰績遙遙領先於三國其他諸位戰將。

關羽是三分時代斬殺名將最多的猛將,陸續殞命於青龍偃月刀下的有華雄、管亥、車胄、顏良、文丑、蔡陽等等,水淹七軍時還擒殺了曹魏猛將龐德,不負“威震華夏”

之大名。

那麼,如果在臥牛山下,關羽和趙雲刀槍相見,陣前廝殺一場,又是怎樣的結局呢?這個比較還算是蠻公平的,差不多兩將都處於各自的巔峰期,咱們不妨通過兩人的戰績來分析一下。

三國迷們都能夠發現關羽的戰鬥風格,他實際上屬於一個力量型的猛將。首先在三國時代,關羽的膂力是最強的,手中那柄青龍偃月刀重達八十二斤,比號稱“古之惡來”

的典韋還要重兩斤。這是關羽最大的依憑,這也決定了他的作戰風格――憑藉超群的膂力在戰鬥前期迅速佔據優勢,在最短時間內獲取勝利。

但是,假如遇到了力量上不落下風的敵將,關羽這個優勢就不明顯了。比如說長沙城戰黃忠。黃忠雖然年近六旬,但仍然“能開二石力之弓”,他與關羽大戰“百餘合全無破綻”,關羽也奈何他不得。

另外,關羽遇到了悍勇型的敵將,也優勢不明顯。比如說樊城之戰與曹魏猛將龐德進行過一場廝殺。龐德準備比較充分,“抬棺而來”,以死相搏,關羽與龐德“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仍然不分勝負,關羽回營後感嘆,“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

關羽力量驚人,再加上赤兔馬的速度,就能充分發揮戰鬥力。但要是力量和速度都沒有優勢的情況下,關羽的武力值馬上就降一個檔次。比如在樊城與徐晃的那次對陣,關羽箭傷未能全愈,“右臂少力”,赤兔馬也垂垂老邁,速度不再,關羽與徐晃廝殺,

“戰八十餘合”,關平就看出來關羽抵擋不住了,慌忙鳴金收兵,“恐公有失”。這也說明關羽的戰鬥技巧上是有很大問題的,甚至還不如徐晃這種強一流。

清楚了關羽這種戰鬥風格,我們就可以分析,在臥牛山下假如關羽與趙雲交鋒,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首先,關羽的力量對於趙雲有用嗎?趙雲其實對力量型的戰將並沒有什麼畏懼的。趙雲的戰鬥生涯中遇到過的力量型猛將挺多,比如能夠

“力拽二牛尾倒退百步”的許禇,斧將徐晃,斧將韓德、邢道榮、鍾縉等,沒有哪位能夠憑藉力量壓制住趙雲,反而好幾個都栽在趙雲馬前。

臥牛山下,趙雲曾經和周倉有過一場激戰,周倉就是個力量型的猛將,書中描述,周倉“兩臂有千斤之力,板肋虯髯,形容甚偉”,後來他成為關羽的隨從,扛著青龍偃月刀,說明周倉是個肌肉男,他的力量是非常大的。但周倉對趙雲的描述卻是

“極其雄壯”,連周倉這種壯漢都認為趙雲“雄壯”,可見趙雲之強壯程度更甚於周倉。一場大戰,周倉被趙雲“連勝數次,身中三槍”,可見力量型的戰將對趙雲沒啥優勢。

那麼,關羽赤兔馬的速度能不能使他佔些上風呢?在《三國演義》原著中,關羽憑藉赤兔馬的速度優勢有過三次戰鬥:白馬坡斬顏良、延津渡誅文丑,洛陽關殺孟坦。

白馬坡一戰,關羽單騎衝陣,徑奔顏良,顏良在麾蓋下“正欲問時”,關羽“赤兔馬快”,顏良“措手不及”,被關羽一刀刺於馬下;延津渡之戰,文丑軍陣混亂,“挺身獨戰”,又遭到張遼和徐晃的夾擊,文丑射倒張遼坐騎,又大戰文丑,關羽到來,戰不三合,文丑心怯而逃,但“關公馬快”,追上腦後一刀斬殺;洛陽關之戰,關羽與孟坦對陣,孟坦“戰不三合”,詐敗而走,“不想關公馬快”,被追上一刀揮為兩段。

這三次戰鬥,斬顏良是正面突襲,誅文丑和殺孟坦都是背後追擊。而隨後夏侯惇攔截關羽,正面對抗,關羽赤兔馬的速度優勢就不明顯了。

那麼情況比較清楚了,關羽如果想戰勝強敵,首先是突然發動進攻,然後靠力量優勢爭取在前半程取得上風,再在追擊過程中利用赤兔馬的速度優勢斬殺敵方。但這對趙雲管用嗎?趙雲不怕突襲,他這輩子盡是突襲別人了,還沒見誰能突襲佔過趙雲的便宜。趙雲也不怕力量型的敵將,他“極其雄壯”,完全能夠扛住關羽的前半程暴擊。只要正面扛住,關羽也沒有機會利用赤兔馬的速度優勢進行追擊。

那趙雲能不能打敗關羽呢?也很難。關羽對同一武力層次的敵將是有斬獲的,如顏良、文丑都屬於超級猛將。而趙雲也有兩次與同級別對手的交鋒,一次是磐河之戰與文丑交鋒,“五六十合不分勝負”,另一次是在穰山之戰中與許禇對戰,“三十合不分勝負”。在同級別的交鋒中,趙雲的表現確實不如關羽和張飛,他的武力值維持得比較均衡,沒有戰鬥力陡然暴漲一截的現象發生。

由此得出結論:關羽攻強守弱,他的暴擊力要高於趙雲,有戰鬥力暴漲的現象。趙雲的攻守兩端都很平衡,對力量型,速度型的敵將都不畏懼,但也缺少。如果在臥牛山下關羽與趙雲交鋒,兩人百餘合內不分勝負,誰也難取得上風。


饞嘴肥貓鏟史官


按照提問者的思路,我們稍加想象,腦補一下。

卻說那日劉備眾人漸次達於臥牛山。周倉在最前開路,關羽在其後,劉備等人在最後面。

關羽正行間,卻見周倉從前面狼狽地跑回來,頭髮散亂,身上血跡斑斑。

關羽驚問:“賢弟如何這般模樣?"

周倉沮喪地朝山那邊指了指,說道:啟稟將軍,那裡有一白袍將軍,武藝甚是了得,末將與之交手,被他連刺三槍,因此敗回!"

關羽向來視周倉為心腹,聞聽此言勃然大怒,二話沒說,拍馬提刀,衝向臥牛山下。卻見那名白袍將軍正騎馬悠然佇立於山道傍邊。

關羽怒喝道:"你是何人,為何傷我愛將?"

白袍將微微一笑道:“你又是何人,說話如此無禮?是那個黑臉漢子先來招惹我的!"

關羽何等樣人,聞此言怒上加怒,拍馬舞刀,直取白袍將軍。

白袍將軍不慌不亂,挺槍與關羽戰在一處。

兩人一來一往,大戰八十餘合,不分勝敗。

關羽的青龍偃月刀重八十二斤,利在速戰速決。之前他斬華雄,顏良,都在十回合之內,之後他戰龐德、徐晃,雖都在八十回合開外,但雙方都是重武器,體力消耗相當,故久戰而能不殆。今天與白袍將戰,八十回合未能取勝,他的體力消耗卻遠遠超過了對方。

再看那白袍將越戰越勇,一條槍使得神出鬼沒。似有萬片雪花,隨風亂舞,又似有千條銀蛇,張牙吐信,朝關羽撲來。關羽身經百戰,天生神勇,儘管趙雲槍如急風驟雨,也能應付自如,未落下風,但畢竟刀沉於槍,漸漸地,身上卻也滲出汗來。

恰在此時,劉備從後面趕上來,大聲喊道:“可是常山趙子龍嗎?”

那白袍將軍聽得喊聲,閃在一旁,待看清是劉備,急跳下馬來,拱手施禮道:"原來是劉皇叔,趙雲見禮了!"

關羽之前曾聽劉備說起過趙雲,此時聞趙雲之名,也忙跳下馬來。

劉備與趙雲的手緊緊握在一起,雙方眼裡都滾落出淚珠。

劉備問:"賢弟如何在此?"

趙雲簡略地說了說與劉備別後的經歷,說:"我到處尋找皇叔,不想競在此相遇。

劉備哈哈大笑起來,回身叫過關羽和張飛,指著趙雲說:"這就是我常跟你們說的常山趙子龍,快來見禮!"

關羽和張飛雙雙上來施禮。關羽說道:"原來是子龍將軍!怨不得呢!我縱橫天下十載,向無敵手。今見子龍武藝,才知天外有天!”

趙雲急忙擺手道:"將軍謬獎了。關將軍威震華夏,趙雲早有耳聞。今日得見,方才心悅誠服!"

一旁的張飛大聲道:“都是好兄弟,說什麼外家話?趕緊上路,回家喝酒!”

劉備點頭稱是,吩咐大家打點行裝,重新趕路。

大路上煙塵滾滾,馬鳴蕭蕭。劉、關、張、趙四人說說笑笑,四馬並轡而行,朝前走去,走向了逐鹿天下的火熱戰場……

歡迎點評。


夕陽晚霞


關羽和趙雲要是在公平條件下交手,基本上戰平收工。

關羽千里走單騎去找劉備經過臥牛山下時,遇到了周倉和裴元紹兩個佔山為王的黃巾軍餘黨。周倉和裴元紹都仰慕關羽的武藝和為人,最後周倉單身跟著關羽前去找劉備,裴元紹則率眾回山,等待關羽等人有了落腳之處再來相招。

然而在裴元紹等關羽、周倉消息時,因為公孫瓚兵敗、又找不到劉備而四處流浪的趙雲途徑山下。裴元紹下山打劫,被趙雲一槍殺了,手下盡數歸降了趙雲。後來周倉回來招募舊日部下,因為和趙雲不認識,兩人戰了數次,周倉中三槍而走。

周倉敗走後求助於關羽,關羽和劉備一起趕往臥牛山,這才有了劉備和趙雲相認的故事,關羽和趙雲最後沒打起來。此時關羽和趙雲都正當壯年,戰鬥經驗也很豐富,處於人生的巔峰時期,要是真打來了一定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戰鬥。不過兩人要是真打起來也很難分出勝負。

關羽和趙雲在《三國演義》中都是頂尖級別的武將,關羽斬殺過華雄、顏良、文丑等名將,趙雲也殺死過名將高覽,都是戰績顯赫。

雖然關羽和趙雲在對文丑的戰績上差別很大,關羽三合就殺得文丑心怯而逃,而趙雲則是和文丑鬥了五六十合不分勝負。不過關羽和文丑交手時,文丑已經知道殺死顏良的是赤面長鬚的勇將,面對關羽時信心不足,才會短時間內就感到心怯,這並非是兩人武藝真的差距那麼大。按照文丑可以短時間內讓徐晃覺得不是對手看,正常情況下他和關羽打上五六十合也沒有問題。

因此關羽和趙雲的總體水平很接近。在演義中武藝相近的人很難分出勝負,像曹洪拼命了都可以和馬超打上四五十個回合。以關羽和趙雲兩人的武藝來說要分出勝負沒幾百個回合是不可能的。


不沉的經遠


原因有三,其一關羽自傲成性,趙雲在關羽眼中不堪一擊。俗話說得好,驕兵必敗。憑趙雲的膽大心細,一定會瞄準機會,出其不備,趁關羽狂妄之時,一槍定輸贏。

其二,關羽打敗與自己相應的強大對手時,一是貫用怍降施用拖刀計取勝,二是馬快,使對方措手不及。這兩點與趙雲相比都不佔優勢,但趙雲的槍對關羽的刀卻有明顯上風,趙雲不會留給關羽使拖刀計的機會。

其三,在綜合素質排行榜上,趙雲比關羽靠前的多。三國猛將排名為: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趙雲排在第一猛將之後居第二位,關羽位居第四。

所以,關羽與趙雲單挑其成功概率約在4:6,關羽勝算不大,趙雲必勝無疑。


用戶李森


“本待一箭射死你來,顯得兩家失了和氣。教你知我手段。”言訖,箭到處,射斷徐盛船上篷索。那篷墮落下水,其船便橫。趙雲卻教自己船上拽起滿帆,乘順風而去,其船如飛,追之不及。

萬政認得是趙雲,不敢前進,雲等得天色黃昏,方才撥回馬緩緩而進。郭淮兵到,萬政言趙雲英勇如舊,因此不敢近前。淮傳令教軍急趕,政令數百騎壯士趕來。行至一大林,忽聽得背後大喝一聲曰:“趙子龍在此!”驚得魏兵落馬者百餘人,餘者皆越嶺而去。 萬政勉強來敵,被雲一箭射中盔纓,驚跌於澗中。雲以槍指之曰:“吾饒汝性命回去!快教郭淮趕來!”萬政脫命而回。

關羽至少死兩次了吧……!


中行偃1


關羽殺華雄顏良文丑,那是為了突出劉備集團。而當劉備集團都兩個頂級高手相遇時,就不好說了。關羽跟張飛說:張遼的武藝不在你我之下,這絕對不是長他人志氣的話,夏侯惇也敢追來找關羽,還有後來龐德徐晃與老年的關羽之戰,如果關羽沒有赤兔馬的加成,過五關斬六將時候的關羽,遇到當時正是年輕氣盛的趙雲,必敗。少年(17.18)趙雲能與文丑戰六十回合,而徐晃根本不是顏良文丑的對手(30回合必敗),徐晃與50多歲的關羽能戰八十回合(徐晃比關羽要小几歲),趙雲能殺退許褚徐晃的圍攻,一槍刺死與顏良文丑齊名的高覽,足見其武力排在呂布之後是名副其實,沒有爭議的。


草原獨狼670830


關羽雖然武藝高強,但身軀高大笨重,其戰術是速戰速決,不宜久戰,而趙雲則身軀矯健,武功蓋世,極有耐力,大戰長板坡時,在百萬曹軍中如入無人之境,懷揣阿斗往來衝突,斬殺曹軍兵將無數,血染徵袍全身而退,足見神勇,耐力驚人。而關羽在五、七十合內根本勝不過趙雲而成強弩之未,此時高下立判。若比弓箭,趙雲更是神射,且有防箭絕技,反觀關羽,動輒中箭,甚稱中箭之王也!





晟人後人



朱迪斯


關羽與趙雲單挑,關羽力氣佔優,趙雲技巧佔優,若殊死搏鬥,只怕是趙雲略勝一籌,畢竟在民間早有“一呂二趙三典韋,四關五馬六張飛”的排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