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這是受難者日記


方方:這是受難者日記

方方:這是受難者日記


武漢封城期間,作家方方寫了整整60篇日記,來記錄這場歷史性的公共災難。最後她引用了《聖經》中使徒保羅的一段話: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

記者:整個疫情期間,最讓你悲傷、憤怒、感動的事情是什麼?

方方:最悲傷的當然是死亡。熟人的死亡,同學的死亡,知道人們求醫過程而無能為力的時候,非常難過。最錐心的是常凱一家的死。最憤怒的是前期延誤十幾二十天時間,造成後期這樣嚴重的混亂,這是人禍。最感動的當然是醫護人員的無畏無懼,還有武漢人的剋制和他們對李文亮這種普通人的深情。

記者:很多人把你的日記看作戰地日記,、你並沒有親臨救治一線,你是如何甄別和選擇這些信息在日記裡寫出來的,選取素材的標準是什麼?

方方:這不是戰地日記,這個定位不對,這是受難者日記。我也是武漢受難者之一。我沒什麼標準,就是想到哪寫到哪。素材到處都是,網絡這麼大,每天都有人聊聊天,談一下自己身邊的事,當然,專業的事我會問醫生。這種個人記錄,更重要的就是個人感受和個人視角,它一定是與記者的報道不同的。再加上,它是沒有任務的,是不存在責任感和上級要求的,所以它可以很隨意。信息不嚴謹之處肯定有,但不多。

記者:有人認為你是批評者,有人認為你是辯護者,你是如何選擇和認識自己的視角?你不怕惹相關部門不高興嗎?

方方:一個個人記錄,而且是日記式的記錄,沒那麼嚇人。我一直強調實事求是,該批評的就批評,該辯護的就辯護,我又不是為了討得什麼人的歡心而記。他們不高興,關我什麼事?我被關在家裡這麼多天,900萬武漢人不能出門,500萬武漢人不能回家,還有那麼多受難的百姓,那些相關部門應該考慮的是他們高不高興。

有些網友對官員的批評是在小節上過不去,比方唸錯了字,或是市長的帽子。我覺得這些小節不算什麼,正是全力抗疫期間,這種事可以放棄不究。我們要追究的是大事,這就是作為一方主政官員,百姓受如此大的苦難,守土安民,有沒有做好,這個是必須追究的。何況當時,武漢有多緊張,外人可能不知。

記者:在日誌被關注的同時,也給你帶來一些麻煩,你如何應對這種關注和麻煩?

方方:不就是那些極左分子叫罵嗎?幾乎所有的極左分子都上陣了。那又有什麼用?他們水平實在太低了,只要不是明顯的違法,比方造謠或是構陷,根本就不用理他們,讓他們自娛自樂就是。而且他們中的一些大V寫罵我的文章,都是要打賞了,人家是門生意,要賺錢,我跟他們羅嗦個什麼呢?斷什麼也不好斷人財路呀。

記者:你的日記中提醒湖北同行,“如果諂媚,也請守個度”。你是如何看待知識分子在災難面前唱讚歌的現象?你認為知識分子在人民和國家大災難面前,應當承擔何種責任?

方方:這個我們還見少了嗎?每一次災難面前,那些諂媚的詩文還少嗎?我說這話時,武漢已經很慘了,我心裡是有憤怒的。其實除了我,武漢有很多人在記錄,知識分子中也應該有很多人在記錄。

難道在人民和國家這樣的大災難前,只有知識分子要承擔嗎?應該是所有人都要承擔吧?但,能不能承擔,以及能否承擔得了,既在於個人選擇,也在於個人能力。


編排:安妮

曉玲醫生“溫心”提醒您:關注4.20世界痛風日

太極泉水,天然弱鹼性水(PH值7.8—8.3),中和尿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