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在本週的市場行情中,畜牧業是兩市最大的亮點,養豬、乳業、水產、農業養殖等全面開花。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舊嚴峻的當下,全球上市公司股價多數受到衝擊,但也有不少公司股價逆勢上揚,不同行業公司市值版圖正在發生變化,這一幕也正在A股市場逐漸上演。

3月31日,豬肉股表現搶眼,主營生豬養殖的牧原股份市值達到2694.25億元,超越海康威視,新晉成為中小板市值頭把交椅。除了牧原股份外,近期諸如海天味業、金健米業等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消費品公司市值也連續飆升。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海天味業總市值一路飆漲超過浦發、中信等銀行巨頭,被其甩在身後的,包含格力電器等消費品市值龍頭公司、萬科等房地產大象級公司。另一家經營大米的上市公司金健米業股價也連續大漲。行情數據顯示,自3月19日開始,金健米業股價總體連續上漲,短短几天累計漲幅已超過70%。在二季度的首個交易日,新希望、雙匯發展等在盤中股價也紛紛創下歷史新高。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外資大舉加倉遊資攪動,豬肉股配置價值如何?

養豬“造富”的故事還沒有結束,截至收盤,唐人神、新希望、正邦科技、傲農生物等多股漲停,益生股份、海大集團、羅牛山等紛紛跟漲。3月31日,牧原股份大漲了6.73%,而原來的中小板市值冠軍海康威視僅小幅上漲,中小板的市值冠軍寶座易主。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截至當日收盤,牧原股份以2694億元的總市值居於中小板公司首位,比第二名的海康威視多出近90億元。牧原股份市值超過溫氏股份近1000億元,穩居A股畜牧業市值第一名,曾經連續多年位居A股畜牧業市值第一位的溫氏股份開始落後。但值得關注的是,此次牧原股份在中小板登頂,其公司股價卻沒有創出新高,而是近期海康威視、立訊精密等“競爭者”的股價均出現了大幅回落。

4月1日,牧原股份出現回調,市值2674億落後於海康威視2708億,不過仍舊比溫氏股份高100多億市值。在2月發佈的《2020胡潤全球富豪榜》上,養豬龍頭企業牧原股份的秦英林、錢瑛夫婦以1330億元人民幣的身家排在全球榜單第56位,較去年上升237位,穩居河南首富。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根據交易所公佈的盤後數據顯示,週二多隻豬肉股獲外資積極加倉。其中,正邦科技獲深股通資金淨買入1.84億元,新希望獲深股通淨買入8705萬元,唐人神獲深股通淨買入1111萬元。除了外資,遊資近期也對豬肉股關注度極高,根據龍虎榜數據顯示,多家遊戲都在買入豬肉股,上海超短幫買入新希望1.21億元,趙老哥買入正邦科技4380萬元,作手新一買入天箭科技1058萬元;流沙河買入正邦科技3191萬元……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事實上,今年3月以來,受壓欄生豬釋放的影響,國內豬價已經有所回調,而生豬價格的回調也在此前影響到了A股生豬養殖板塊的表現。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今年3月以來生豬價格較前期高點有所回落,但目前的價格比去年3月仍然要高出不少。

巨澤投資董事長馬澄向私募排排網介紹,據農業農村部定點監測:3月第4周豬肉平均價格比前一週下降2%,與去年同期相比上漲135.2%。我國生豬供給均處於偏緊狀態,豬價長期維持高位。從供給端看,由於2019年5月-7月前後非洲豬瘟疫情蔓延導致母豬配種量較少,當前仔豬出欄較少,且行業產能恢復緩慢。不過,頭部企業能繁母豬數量已經企穩回升,隨著頭部集團企業防疫體系的不斷完善,有望在未來實現出欄量的持續快速擴張,迎來量利齊升的高盈利階段。預計,未來兩年內,我國生豬供給均處於偏緊狀態,豬價將長期維持高位。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在市場不斷的調整之下,當前豬肉板塊配置價值如何?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今年是生豬養殖企業業績的大年,非洲豬瘟影響下能繁母豬存欄提升緩慢,供需缺口依然存在,生豬價格將繼續維持高位。大型生豬養殖企業產能充足,將充分受益次輪景氣週期,以牧原、溫氏為代表的豬企今年前瞻市盈率不足十倍,作為強週期行業來講這個估值屬於合理估值企業,有一定的配置價值。

淳石資本執行董事兼證券投資部負責人楊如意則認為,目前宏觀環境,全球各政府都在“放水”挽救被疫情破壞的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不是需求急劇萎縮就是沒有原材料進行生產,放的水難以到實體經濟中,貨幣流速面臨巨大挑戰,而這個時候豬肉等食品就具有巨大的抗通脹性,而豬肉這幾年面臨豬瘟肆虐,個體及中小養殖場難以為繼。既造成了豬肉短缺(大量撲殺),又使豬肉價格飛漲。所以牧原股份、新希望等上市公司,行業龍頭在20年預期有非常大的利潤。這是板上釘釘的。但是現在再去配置豬肉股為時已晚,最好的佈局時間是在去年還不是現在。利好已經兌現。


年內豬肉股還會有去年的強勢行情嗎?

“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上天。”這句話成為豬年A股市場的真實寫照。非洲豬瘟的影響,加劇了生豬行業的供應緊張矛盾,也造就了市場上的“超級豬週期”。豬肉股飛漲、龍頭股市值股價屢創新高、上市豬企盈利大增、“豬中富豪”頻頻出現,成為2019年A股市場的一大特點。

2019年豬產業指數大漲超51.67%,指數大漲超392.61點。22只成分股全面收漲,益生股份漲幅最高,區間漲幅近160%,牧原股份、天康生物、正邦科技股價翻倍,傲農生物、新五豐、順鑫農業、得利斯漲幅超60%以上。全年來看,23只豬肉概念股總市值累計漲超3000多億。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然而市場行至末尾,突襲的疫情攪動著市場走勢,全球資本市場都出現了罕見的大跌,疫情是否會衝擊生豬養殖?豬肉股今年還會延續去年大漲的態勢嗎?

淳石資本執行董事兼證券投資部負責人楊如意在接受私募排排網採訪時表示,疫情對國內養豬行業衝擊不大,國內養豬行業主要是怕非洲豬瘟,目前無法消滅,加大了養殖難度與成本。本來中國國家有關機構預測20年10月把生豬養殖規模恢復到正常年份的80%,現在由於疫情最多推遲2個月,養殖規模會恢復。國外收疫情影響,未來可能會限制生豬出口,是可能性非常小。而且國外是農場大規模飼養,工人很少,疫情導致停工概率也不高,所以預計豬肉股已兌現利好,以迴避為主。

多隻個股封漲停!遊資大買外資掃貨,搞科技不如養豬“造富”?

冬拓投資基金經理王春秀認為,疫情對生豬養殖企業最大的衝擊出現在2月份,因為運輸中斷部分中小豬企飼料補給困難,出現被動去產能的現象。現在供給端的衝擊已經過去,需求端的衝擊主要體現在餐飲行業不景氣導致餐飲渠道需求減少。非洲豬瘟疫情帶來的豬肉供需缺口仍然存在,生豬養殖企業是少有的業績不受疫情影響的板塊,是避險資金的主攻方向之一,我們認為生豬養殖板塊有超預期的可能。

國泰君安農業團隊指出,雖然全球糧食供需暫不存在問題,但如若疫情拐點持續未見,則農產品價格將有大漲可能,原因在於疫情對於供給端影響將從流通轉向生產,供給寬鬆局面可能逆轉,同時貨幣寬鬆的背景下,避險需求可能提升導致資金湧入農產品,通過金融行為推升價格泡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