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邊有個小賣部》

《雲邊有個小賣部》是張嘉佳寫的以故鄉和親情為主題的書。

在作者幽默細膩的文筆下,展現了雲邊小鎮淳樸的生活。故事貼近日常,主人公劉十三與外婆真摯感人的親情也令不少讀者紅了眼眶。

作者的文風時而幽默,時而文藝,時而生活化般的質樸,時而引人深思。使人讀來如同清風拂面,麥浪輕曳,雖寫的是人間煙火,卻並無嘈雜之感,反而令讀者內心寧靜動人。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下面將從幾個方面來淺析作者運用的文筆技巧。

幽默的寫作風格

張嘉佳筆下的文字幽默風趣,讀來時常令人捧腹大笑,給故事情節更添輕鬆之感,讓人不知不覺想往下讀。

①幽默的概念

根據不同的幽默效果,可以把幽默分為兩個類型:1.人類特有的一種幽默感。2.美學範疇內的幽默。

詞典中對幽默的解釋是: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長。也就是說內容令人發笑後,其箇中的含義又引人深思。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②表達幽默的手法

○誇張

誇張是常見的體現幽默的方法,指誇大行為或者事物產生的效果,藉此凸顯情感的強烈,併產生幽默。

如果他孤獨一人,今晚應該躺在床上,通宵默默淌淚,睡到腰肌勞損。現在風那麼大,路那麼長,三人結伴出發,奔向黎明,這輩子必須誕生傳奇。

○反轉

反轉運用的是出其不意,指情節不按常規預想的發展,藉此達到幽默的效果。

劉十三:“我在預習初中課程,這可是元素週期表!”

羅老師二十年青春,從沒見過如此自律的生物,從此對該十歲的少年充滿敬畏,覺得這孩子的童年算是毀了。

○寓莊於諧

用風趣詼諧的語言來描述一件事,在輕鬆幽默的氛圍中,體現其中深層次的含義。令讀者在捧腹大笑後進行深思。

例如作者把“劉十三隻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借用幽默的語言表達出來:

他曾經想把劉十三寫成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我有個朋友叫劉十三。”開頭這一句就沒寫下去了,劉十三完全沒有什麼可寫的。

○對比

對比的表現手法,其實與前面提到的反轉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預想和結果產生了不協調,這種強烈的反差會體現出幽默的效果。

牛大田逃學輟學不學,荒廢無度,結果沒考上重點高中。劉十三預習補習複習,刻苦頑強,同樣沒考上重點高中。

○反語

正話反說,或者反話正說。用反話來展現諷刺幽默的效果,也加深了情感的強烈。例如書中的一段話:

生活中常常會出現不合時宜的矯情。委屈到達一個臨界點,當事人哇地哭出來,身邊人莫名其妙,明明一塊踏青野炊點篝火,大自然如此美好哭什麼,難道觸景生情,哭的是一歲一枯榮?

作者的一句反問“難道哭的是一歲一枯榮?”,更凸顯了當事人哭的莫名其妙。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③如何培養幽默的寫作風格

張嘉佳筆下的幽默,多體現在生活化和口語化。許多幽默的情節來自生活中的小細節,熟悉的場景。可見作者習慣細緻入微地觀察生活,並且作者本身也是個風趣幽默的人。

所以要想寫出幽默的文字,就必須出培養自己的幽默感。

首先,多交一些幽默的朋友。俗話說得好: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如果你身邊有風趣的朋友,那真的非常幸運,多感受對方是如何調節氣氛,怎樣用玩笑化解尷尬。幽默不僅是一種情商,也是一種能力,它能讓生活有趣又輕鬆。

其次,學會細心觀察生活。藝術來源於生活,靈感同樣來源於生活。而發現藝術和找到靈感的前提條件是心靜。當一個人處在壓力與浮躁的狀態下,處理問題的氣氛便是嚴肅與壓抑的。只有淡定從容,才能在輕鬆的氛圍下,擁有靈敏的反應,在生活中找到幽默。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文字的畫面感

圖片給人的視覺效果,勝過萬千文字,直觀且一目瞭然。所以人們常說,有圖有真相。而文字運用一些技巧,也能寫出身臨其境的感覺。張嘉佳筆下的文字,令人讀著讀著就彷彿走進了雲邊的小鎮,看見了山邊的田野,黃昏的小賣鋪,以及外婆帶著皺紋的笑顏。

那麼如何增加文字的畫面感呢?

①儘量多使用名詞和動詞,少用形容詞和副詞

雲邊有個小賣部,貨架堆著歲月和夕陽,背後就是山。老人靠著躺椅假裝睡著,小孩子偷走了一塊糖。

名詞和動詞就是描述具體事物最簡單的組成形式。而形容詞和副詞體現在程度,比較抽象,因為每個人對程度的感受和理解都不太相同,例如昏暗的,甜美的,相當的等,這樣的詞出現時,腦海裡很少會出現畫面感。而名詞和動詞,例如騎自行車,摘樹葉,數星星等出現時,往往會使文字有更直觀的畫面感。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②用比喻或類比的方法,能夠使抽象的事物變得更加形象

過了很久扭頭,看到外婆已經叼著熄滅的菸頭,靠著牆壁睡著。王鶯鶯臉上皺紋深深的,牆壁一片片蒼老的斑駁,映著晃動的樹影,像一張陳舊的膠片。

句中一句“像一張陳舊的膠片”,生動地刻畫出了在黃昏的小賣鋪,外婆靠牆睡著的場景。且外婆蒼老的形象躍然眼前,十分應景,也體現了外婆逐漸老去的小細節。

有一次,朋友帶我吃一碗我沒吃過的面。買之前我問她,這面是什麼味道?本來是一句不走心的提問,卻沒想到聽完她的回答,我的舌尖就彷彿已經嚐到了那碗麵。她說:“就像你吃過的熱乾麵一樣,帶芝麻味的感覺,而麵條就像xx家的意大利麵,略微偏硬,但有嚼勁。”這也是類比的方法。同樣在寫作中,也可以把抽象的事物與具體的事物類比,賦予其更形象的感覺。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③不同的元素,不同的感受

我們常用場景來渲染情感。而同一類場景,插入不同的元素,會帶給讀者不同的感受。

例如同樣描寫夜晚,加入夜晚的星星和煙花,會帶給人熱鬧喜慶的感覺。而加入夜晚的月亮與燭光時,則給人寧靜浪漫的感受。

廣闊震撼的畫面

正如浩瀚宇宙,你望見璀璨星光,滿心沉醉,其實它穿越無數光年,你望見之際,說不定這枚星辰毀滅已久。

當把要描寫的場景,與宇宙自然等視野開闊的元素聯繫起來,往往會寫出震撼的感覺,表達出當時脫俗或者感動的心境。常見的有:天空,宇宙,山川,大海,荒漠,田野等。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溫馨寧靜的畫面

車斗中的劉十三頭暈眼花,恍惚看到星辰從天幕依次登場。

麥穗託著夕陽,晚風捲著一串一串細碎的光,葉子片片轉身,翻起了黃昏。

黃昏和夕陽給人寧靜憂鬱之感,流星常使人覺得溫馨浪漫,蒲公英、落葉往往承載著回憶。描寫這些元素時,常給場景帶來靜謐之感。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嘈雜日常的畫面

火車站廣場飄著簡餐的味道,人們雜亂而洶湧,順流逆流,補丁和名牌擦身而過。

作者描寫主人公在大城市的場景,加入嘈雜的火車站,穿著補丁的人,以及穿著名牌的人等元素,把大城市快節奏生活的畫面展現在讀者眼前,與雲邊小鎮上慢節奏的日子形成了對比。

日常的元素就在生活細節當中,只要留心觀察便能發現。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語言的藝術

①優美的詞語

好的詞語放在句子中,就彷彿為句子注入了靈魂。

許多人在看到怡人的美景嘖嘖稱奇時,內心明明有著許多感慨,可最終千言萬語也只能化為一句:“好美啊!”其實美有許多詞可以表達,鶯歌燕舞、世外桃源、春色滿園、紅情綠意等等。

張嘉佳的文字中,好詞的點綴,也給文章增添了不少的光彩。

山風微微,像月光下晃動的海浪,溫和而柔軟。

外婆應該不記得昨晚發生了什麼,依舊精神矍鑠。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②運用句子的修辭手法

本書運用了不少修辭手法,給故事帶來撲面而來的文藝氣息。它彷彿給文字加了一層濾鏡,哪怕情節十分接地氣,也有一種脫俗之感。

常見的修辭手法有排比、比喻、誇張、對比、押韻對仗等等。

講故事的人,總有一個故事不願講。時光飛逝,悄悄話變成紙張。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怎樣的故事是感動人心的

眼淚翻越皺紋,又瘦又小的王鶯鶯用袖子擦擦臉頰,手裡緊緊攥著土,說:“你真的不肯回來,但我也真的老了。”

整本書作者花了大量筆墨在生活細節的描寫上,例如外婆睡著時,臉上的皺紋在黃昏下格外明顯;劉十三臨走前,塞給外婆五百塊,而外婆也偷偷往他的口袋裡放了錢;劉十三在大城市,外婆時常與他通電話,而那電話機,則端端正正放在桌子正中央。機身上還貼著劉十三的童年照....

這些熟悉的場景、生活中的點滴,濃縮著祖孫之間的親情,一滴一滴流在讀者心裡,最後慢慢匯聚,直至故事的結尾,終於溼了讀者的眼眶。

往往細節最能打動人心。細節描寫法,首先是白描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把生活場景娓娓道來。其次是特色語言描寫法,例如劉十三與外婆開玩笑說,“王鶯鶯要活一萬年。”,最後是動作描寫法,例如外婆與劉十三通完電話後,緩緩掛掉電話。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結語

整本書文筆優美文藝,貼近生活。情節平淡,文字卻幽默輕鬆,在不經意間感人至深。

作者用誇張、反轉、寓莊於諧、對比、反語等手法,令故事幽默風趣。

多使用名詞、動詞,比喻類比,插入元素等方法,給讀者呈現出有畫面感的文字。

且句子中有許多優美的詞藻,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令整篇故事清新文藝。

最後,作者的細節描寫打動人心,使故事讀來溫馨感人。

《詩三百》的序言有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同樣,要想提高寫作文筆,就得不斷積累,背誦,多學習好文章的藝術手法及表達方法,並勤加實踐。久而久之,自然練就一手好文筆,出口成章,提筆成文。


淺析寫作文筆 | 《雲邊有個小賣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