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部叫做《地心末日》的科幻電影。今天我們並不討論電影中的情節是否經得起推敲,我們只聊聊當地心停止轉動了,地球究竟會有怎樣的變化?其實,在太陽系中另一顆行星已經給出了答案。這顆星球就是火星。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我們都知道地球的環境如此怡人,離不開地球厚厚的大氣層的保護。而火星它的大氣大約以每秒兩公里的速度散失到太空中。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一切,這就要從太陽說起。我們都知道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可容納100萬個地球,它的表面溫度約為6000攝氏度,但太陽大氣也就是日冕的溫度可以高達100萬攝氏度,這意味著他以所謂的等離子體形式存在,一種帶電粒子的混合物。如今一些離子快速移動,以太陽風的形式,從太陽的表面逃逸,它們會以每秒幾百公里的驚人速度到達地球,如果行星沒有“保護盾”的話,太陽風就會吹走行星的大氣。就像如今的火星一般。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這“保護盾”究竟是什麼?其實這就是我們日常所說的磁場。磁場是如何形成的?我們都知道地球的核心裡是沸騰的岩漿,它不斷翻滾流動,不定時的噴發到地表,形成火山。其實這才是行星自身的“發電機”。我們可以想象一下,把地球的外地核看成是一團沸騰的鐵水,內部產生的對流能使鐵水上升,而地球自轉時鐵水也會跟著旋轉,此時這種螺旋式流動能使繞行的液體產生電流同時便產生磁場,地球磁場不僅能上升到地球表面,同時也存在於外太空,這樣便形成了地球的保護盾。當來自恆星內部核聚變反應堆的帶電粒子撞擊在地球磁場時,將地球磁場延伸到地球的陰暗面,然後磁場就像橡皮筋一樣彈回來,使所有帶電粒子沿著兩極的磁場線上下加速。當帶電粒子撞擊大氣中的氮氣和氧原子時你會看到量子力學的產生他們使原子興奮,使原子發出帶有特殊顏色的光。這就是美麗的極光。也是我們看到地球磁場的唯一機會。


當地心停轉之後——火星如今的模樣


和地球一樣,古老的火星也曾擁有隔離太陽的保護盾,極光曾在火星的兩極跳躍,保護火星的大氣和大氣之下的海洋。但在35億到40億年前,火星的發電機關閉了,隨著磁場的減弱,兩極附近的極光慢慢消失,於是火星大氣開始被太陽風吹離,失去保護的海洋蒸發、地表結冰,火星的地貌完全改變,變成了如今的模樣。

我們應該慶幸,生活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地球上。或許在未來的幾十億年之後,地球母親也會同火星一樣慢慢衰老。但也請大家從自身小事做起,愛護地球,愛護生態環境,為孕育我們的地球母親減輕一些負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