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頭下葬?中毒?被刺殺?過勞死?哪個才是雍正死因之謎?

作為清朝入關以後執政最嚴苛的皇帝之一,雍正繼位後,為了收拾康熙給他留下的一堆爛攤子,以雷霆手段處置了當時的許多既得利益者,他也因此被那些人懷恨在心。但與此同時,雍正他也是歷史上最為勤政的皇帝之一,在位短短十三年的時間裡,批示過的奏摺就有三百六十卷之多,可謂是事無鉅細,達到了皇權專制的新高度。

無頭下葬?中毒?被刺殺?過勞死?哪個才是雍正死因之謎?

雍正畫像


這樣的雍正,難免“高處不勝寒”,他的親信畏懼他,他的仇敵憎恨他,尤其是在怡親王允祥死後,雍正可以說是處在了孤家寡人的境地。正因如此,當他在雍正十三年八月駕崩的時候,許多人就覺得非常蹊蹺——因為就在雍正去世的前兩天,他還跟沒事兒人一樣,正常處理朝政呢!


這件事情傳來傳去,便成了清朝歷史的一個疑案,而且經過後人的添油加醋,還生出了許多離奇古怪的說法。

雍正之死是一個幾百年來人們爭論不休的謎團,為什麼呢?


雍正之死可用三個字來概括。

第一個字是急,他的死屬於暴亡。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日,雍正身體鬧了些不舒服,但是儘管不舒服他還在上班,二十二日也在上班。可是到二十三日夜間突然就走了。


第二個字就是吃驚的驚。雍正的死被當時的內監迅速報給了雍正的貼身大臣,內大臣張廷玉,這個張廷玉匆匆忙忙的就趕回了圓明園。當他看到雍正的時候,張廷玉在自撰的年譜裡面用四個字來概括自己當時的表情,叫做“驚駭欲絕”。


無頭下葬?中毒?被刺殺?過勞死?哪個才是雍正死因之謎?

電視劇中的張廷玉

第三個字就是多疑的疑。雍正去世之後的第二天,乾隆即位,他即位之後,馬上就驅逐了一批人,就是在宮裡面煉丹的那些道士,以大道士張太虛、王定乾為首。驅逐他們的時候,乾隆皇帝還說了一番話,說你們出宮之後不得亂說話,如果你們把平時得到的宮中的信息洩露出去,或者添油加醋的在外面亂說一氣,殺無赦!可是話說回來了,既然你怕這個,你幹嘛要把他們驅逐呢?當年雍正皇帝是很信賴他們的,怎麼乾隆突然就把他們給驅逐了?所以人們對乾隆的這種做法也表示了懷疑。


所以人們根據這三個字來判斷,雍正之死一定有問題,絕不會是無緣無故的,不然張廷玉你何以要驚駭欲絕?你看到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要急匆匆驅逐這些個大道士,還說了那樣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呢?


歷史上有這樣幾個傳說。有人說雍正是被呂四娘殺死的,呂四娘是呂留良的小女兒,在康雍時期呂家因為文字獄被滿門抄斬,但是卻逃出了一個小女兒,叫作呂四娘。所以後來呂家這個小女兒苦練功夫,決心為父報仇,雍正就成為了她的目標。後來雍正皇帝被呂四娘砍掉腦袋,只能無頭下葬。


無頭下葬?中毒?被刺殺?過勞死?哪個才是雍正死因之謎?

呂留良畫像


第二種說法,是說雍正被竺香玉和曹雪芹合謀害死的。說曹雪芹早年有個知己叫做竺香玉,長相漂亮,後來選秀女的時候竺香玉進宮,成為了雍正的嬪妃,曹雪芹自然就很失落了。情急之下,他和竺香玉合謀將雍正殺死。


還有一種說法,說雍正皇帝由於痴迷於煉丹,吃丹藥中毒身亡,這第三種說法,也是流傳的最廣的說法。


大家想一想,如果說雍正真的是被呂四娘殺死的,真的是無頭下葬了,那這葬禮要怎麼辦呢?其實,在中國古代,有一種“金頭下葬”之說。清初的大將軍、宗室尼堪在湖南征戰的時候,戰歿於疆場。於是朝廷為了獎勵、憫恤他,便給他安了一顆金頭下葬。那麼按照這樣一種說法來看,雍正皇帝如果被呂四娘砍掉了腦袋,朝廷肯定得金頭下葬了。

這些紛紛揚揚的傳聞,聽上去固然是一個比一個獵奇,但站在現實性的角度來看,越是聳人聽聞的故事,這可信度嘛,應該就越低。像潛入宮中,刺殺皇帝,或是暗中下毒這樣的說法,基本上就屬於是瞎扯淡,完全當人家的安防體系當空氣。那個宮女合謀勒死皇帝的說法,歷史上倒是確有其事,只不過被勒的不是雍正,而是明朝的嘉靖皇帝。至於說雍正操勞成疾,或是服丹藥中毒,雖然聽上去比較靠譜,但終究也只是後人的推測,缺乏強有力的證據。


那麼,我們到底要怎樣做,才能解開雍正暴斃這個迷案呢?答案其實很簡單,咱們把雍正泰陵的地宮門給他打開,把他的棺材板掀開,不就能看到裡面埋著的雍正的屍骸了嗎?既然如此,為什麼我們的考古人員和歷史學者沒有這樣做呢?

1980年4月8日,解開這個謎案的時機大概是成熟了。清西陵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發現,泰陵地宮的洞口早年被盜掘過,民國年間有人把泰陵地宮的洞口給挖開了。於是清西陵向河北省文物局、國家文物局請示,準備打開泰陵地宮,揭開這個謎案,看一看雍正帝到底是不是金頭下葬的。


這個謎案要是揭開的話,必然會轟動考古界、史學界。所以消息傳出後,各路記者蜂擁而至,將他們的攝像機對準了施工現場。


無頭下葬?中毒?被刺殺?過勞死?哪個才是雍正死因之謎?

雍正泰陵


可是結果卻讓所有人失望了,因為考古發掘到一半的時候,工作人員發現泰陵其實並沒有被盜開,盜墓賊因為泰陵地宮的洞口太堅固了,實際上沒能打開地宮的門。於是地方單位趕緊向國家文物局進行請示,國家文物局回覆說,既然如此,就趕緊停工,不能再發掘了。畢竟以我們當時的技術水平,如果泰陵實際上沒有被盜的話,貿然打開地宮,那對文物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於是因為發掘工程的停止,雍正之死的金頭迷案並沒有能夠解開。


那麼雍正皇帝到底是怎麼死的?他真的是金頭塞棺嗎?我個人覺得不會的。這個呂四娘何以有那麼大的本領,能潛入宮廷將雍正的腦袋割下來?我認為這個說法很八卦,不靠譜。


雍正之死,應該是兩個因素造成的。第一個因素,就是他非常的勤奮,積勞成疾。雍正帝勤奮到什麼程度呢?雍正元年的時候,雍正的硃批就有一萬多件,平攤下來一天就是幾十件。而且他的硃批並非像普通皇帝那樣,寫三個字“知道了”就了事,要那樣的話,不管好壞、不管內容,反正就是知道了,皇帝看沒看呢?不清楚。雍正不是的,他對於這些個奏摺都細緻的批覆,批覆到什麼程度呢?他的硃批有時會比原折的內容要多上數倍,比如你原折寫五百字,他可能回的是三千字.


他用毛筆寫的硃批,每天就能達到1萬多字,而且是天天堅持,年復一年,焚膏繼晷、通宵達旦地工作,工作量非常大。所以雍正能不傷神,能不傷身體嗎?晚上在燈下他還在批東西,你看他摺子裡面對大臣有時候說,“燈下所批,字跡潦草,勿見笑”。所以史學家孟森就說雍正是古代最勤政的帝王。


第二個因素,就是雍正確實有吃丹藥的這樣一個習慣。他把那些個道士都聚集到他的圓明園裡面,備了很多煉丹的東西,比如煉丹爐、煉丹用的炭,還有銅、鉛、硫磺等等。這些東西都大批地向圓明園聚集。而且他很痴迷於煉丹,不光吃丹藥,還寫燒丹詩;不僅自己吃,還賞給大臣吃。我們知道這個丹藥實際上是毒劑,吃它怎麼能夠長壽呢?那裡面有大量的毒素,長期服用再加上積勞成疾,是不是就導致了他的猝然離世呢?我認為這應該就是歷史的真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