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迴歸》是俄羅斯青年導演安德列﹒滋味亞金採夫的開山之作,2003年,年少懵懂的我們對這部影片,還有點似懂非懂。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如今作為父母,帶著孩子重溫這部影片,我才從影片陰鬱黯啞的調子中,讀到些許無奈:父親沒有迴歸,而父愛和父性的力量將重新崛起,歸途就在遠方,孩子必須不斷獨立,不斷拓寬心靈韌性,才能獨自面對未來挑戰。

本部影片接連不斷在世界其他地區和俄羅斯國內的電影節和評獎中共獲得二十多獎項。該片講訴了這樣一個故事:離開家十二年父親,突然回家,為彌補缺失的父愛,帶著伊萬和安德烈兩個兒子進行一趟荒島之旅。暴力的父親和倔強的兒子經過短暫的相處,父與子經歷種種衝突和情緒波動,直至矛盾斷升級,最後父親失足墜亡,喚醒了孩子的父性意識。

我完全不敢相信這部片子居然是導演的處女作,低沉的背景音樂、沉悶抑鬱的氛圍、簡單純粹的黑藍畫面、粗暴的父親、抑鬱的孩子……讓這部電影自始至終呈現出壓抑的狀態。這部影片情節單一,就是父子三人,父親迴歸的太匆匆,太草率,太簡單,太直接,從他的面部表情到肢體語言,無不透露出一種“蠻橫”。 短短几天野外之旅,父親採用軍事化管理,教會了孩子秩序、規則、服從、合作、執行、團隊意識。一直到影片結束,觀眾可能並不會跟著流淚,但是心靈卻遭到撞擊,特別是故事情節讓筆者感到人生中有相似的經歷,就更加為影片的真實與力度而感到震撼。

我想這部影片的教育意義在於,父性之於孩子的成長,是一股力量,剛性而生硬的力量,時常還會具有強制性,帶來壓迫感。即便是在讚賞時,父性的作用,往往也是因為其在孩子心目中沉重而強硬的分量,才能夠產生出更大的影響力

弗洛伊德認為母子之間的聯繫是天然的,與生俱來的,孩子是母親最大的興趣,孩子的成長是母親一身的心血。而父親進如孩子(主要指男孩)的心目中,最早是以敵人的身份出現。

從該片中看出伊凡對父親的三次質疑足以表明,他把突然而來的父親當成他的假想敵人。如果父親意識到一點也許不會有這個結局,有經驗的父親會通過各種渠道讓孩子發現,這個強大的對手對他沒任何惡意,他會像母親那樣關愛他,給他剛性力量和堅實的底氣。而影片中的父親離家已經十二年,他沒有任何和孩子相處的經驗,只會以“我認為”來重新塑造孩子的人生,當他醒悟到這點時,已經晚了,唯有犧牲自己,來喚起孩子的堅強和韌性。

本片以殘酷的結局收尾,說明父親迴歸困難重重,由男孩長成男人必然要歷經磨難。再次強調父性的特質對孩子一生起著關鍵性作用,筆者從影片中截取一二片段,讓讀者領悟父親教育對現實的意義。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01秩序感是人生的第一課題

童年的秩序感奠定了一個人的基本品格和素質。

影片中的哥哥安德烈守規矩,順從,而弟弟伊凡過於隨性,固執。

爸爸帶弟兄倆出遊,沒到午飯時間弟弟就喊餓,到了中午,爸爸帶弟兄倆去小鎮一家餐廳就餐,弟弟卻說不餓了,哥哥說他倔強的像頭騾子。

爸爸硬拉他一塊吃飯,哥哥很守規矩邊吃邊說好吃,還謝謝爸爸。弟弟不但不吃飯還拿著一塊麵包像拋皮球一樣扔來扔去,扔到地上,桌前的湯飯更是一點兒沒動。

爸爸拿出一塊表給他計時,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兒子遵守規矩,生活中嚴謹的秩序性和紀律性一目瞭然:“你還有兩分鐘時間清理你的盤子”,“你還有三十秒解決你的湯和食物”,“吃了你掉在地上的麵包!”。面對雖然飢餓卻不願意進食的伊凡,他緊守規則,絲毫不妥協。

這段像極了我們生活的日常,孩子不服管教,總喜歡吃零食,到了吃飯時間又不好好吃飯。許多家長會縱容覺得孩子還小沒事,殊不知,好習慣就是從生活中一頂點小事形成,如果孩子從小不守規則,該吃的時候不吃,該睡的時候不睡,必然會導致生活無秩序感,一盤散沙,學習效率也會降低。

父性教育,帶給孩子是規則、是理性、是約束、是社會化過程,讓孩子學會收斂自己適應社會。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02執行力是人生成功的關鍵

沒有執行力事情就無法展開,任務就無法完成,影片中多以動作佔據多數,從一個個行動的背後,說明行動力是人最需要的動力。

伊凡 ,安德烈和父親來到荒郊野外休息。哥哥安德烈一直聽從父親指揮,整理衣物,拿斧頭,砍木頭,搭帳篷,託運物品都是按照父親的指令一一完成。

伊凡卻總是不服從安排,一直坐在樹杈上釣魚。過了一段時間,父親要趕路,準備出發,哥哥叫弟弟快點,伊凡卻很不耐煩,一生氣把釣到的魚全放回海里,怒氣沖天。“我浪費了所有誘餌,我本該釣好多魚,為啥要急著走?”,“我看見那有條巨大的梭子魚…”。他一邊說一邊發牢騷。

爸爸一氣之下把伊凡一人丟到橋邊,帶著哥哥上路,過了一陣,突然下起大雨伊凡獨自蹲在橋頭哭泣,爸爸想想不放心,趕緊又返回把兒子接上車。

這像極了我們家長平時的吐槽:

“我覺得我們家孩子有時候懶得要命,寫個作業要準備一個小時,一會本子這樣了,筆找不到了,等開始寫了有說渴了或要上廁所”。

“我家孩子,每次出門前都要拖延,一會兒忘帶本子,一會兒忘穿校服,還一路嘟噥著埋怨我沒該他準備好”。

整體來說,孩子的種種行為都存在著拖沓、磨蹭、反應慢、做不好等現象。而家長面對孩子的表現被氣的火冒三丈,發火吧,有怕孩子受到傷害,不發火吧,自己氣的半死。透過表現看本質,總的原因在於:執行力差。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03擔當是意志的錘鍊,超越自我要擔當

責任心是父親教育的核心。敢於負責任才能擔當重任。

“你為什麼不追回來?”當安德烈德爾錢包被人搶走時父親這樣告訴他。

“用你的手啊!”“我只給你看一次,說了放車輪底下,不是放車前面!”當汽車陷入泥坑裡,孩子不知所措,父親讓孩子砍下樹枝,用手把樹枝放在車輪底下,父親邊示範邊說。

放好後,安德烈和弟弟在後面推車可始終用不上力氣。“來!你握住方向盤,左邊離合,右邊油門!”。在父親的鼓勵下,安德烈第一次嘗試開車子。在三個人的努力下汽車終於從困境中拉出來。“乾的不錯!”父親立馬讚賞。安德烈發現開車並不難,臉上露出一種得意的笑。

“繞緊點那它就不會搖了!”,“我們給船塗上瀝青開航,塗好點把裂縫塗上!”。當他們來到海邊,父親做了一艘船,兒子幫他打下手。

“我們需要蟲子,大海的魚不吃麵包。”兒子伊凡請求爸爸幫忙找蟲子。因為四周都是沙灘,沒有蟲子。“你們自己找!”父親回答到。後來弟兄倆去森林裡的小木屋找到,那也是爸爸提前給他們埋到坑裡的。

我們和孩子的相處也是如此:

“媽媽,我不會,你幫我弄一下!”,“這個零件怎麼裝的!”,“媽媽,衣服給我洗洗。!”

孩子對我們提出的每個要求,都是希望我們幫他做,總想依賴大人。其實,我們只需要放手,或說句:“你自己來,你能行。”也許孩子會發現很多事情並沒想象中那麼難,他的責任心也會增強了,更有了擔當意識。

現實生活告訴我們:

不要指望別人幫你,要指望別人需要你幫忙,這樣才能體現自我價值。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05父性的力量和父愛的不可調和性

著名心理學家格爾迪曾說過:“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

父親的愛是有條件的,它給孩子建立規則,遵守秩序,讓他們有一定的邊界意識。孩子更需要服從,執行,合作,擔責任,這些是進入社會的硬性條件,是孩子的“主心骨”和“”精神力量”。然而,現實中的父親卻總是嚴厲,偏向指責,打罵甚至暴力懲罰。

父性的力量崛起時,父愛卻很模糊,總是以冷漠、沉默、強硬的感覺出現,孩子的內在力量容易被擠壓,情緒被堵塞。在伊凡心裡,父親是可怕的,堅硬的,不可觸摸的,而哥哥安德烈雖然受過處罰,在他心裡是認可父親的,他很快能適應父親的軍旅生活,即便被父親扇巴掌,他也會發自肺腑的叫一聲聲:爸爸。

影片的衝突感就在於,伊凡心裡渴望成為男子漢,而內心的怯懦讓他始終不敢登上鏽跡斑斑的鐵梯,爬上高塔,只有在父親的嚴酷的斥責中,他才祛除懦弱和膽小帶著滿是鐵鏽的手爬上高塔,當這種父性力量被喚醒時,父親卻墜落。這一刻,表現出血濃於水的愛,愛的深刻,愛的堅硬。這說明,每個人終究會離開父親的保護才能真正走向獨立,真正勇於擔當。

願我們每個人都珍惜當下,用父愛和父親的力量活出自我,活出光彩!


《迴歸》當父性力量喚醒時,父愛卻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