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的過往,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隻及總評


鮮為人知的過往,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隻及總評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詳細介紹了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英海軍參戰艦船的名單。在本文中我將介紹另一個參戰單位英國東印度公司的艦船以及對英方參戰艦船的個人看法與評價。

英國東印度公司艦船資料十分零碎,所以在艦船數據和經歷上比英國海軍艦船要簡略不少。

英國東印度公司參戰船隻

  • “阿克巴”(Ackbar)號,木殼明輪炮艦。1841年建成,1143bm;350匹馬力;炮6門,1859年2月拋售。
  • “阿塔蘭特”(Atalanta,神話人物;或譯“阿塔蘭忒”;不能譯成同單詞地名“亞特蘭大”)號,木殼明輪炮艦。1836年建成;620bm;210匹馬力;炮5門(六十八磅炮1門,三十二磅炮4門,可能在1850年解體。
  • “奧克蘭”(Auckland,地名)號,木殼明輪巡航艦。1840年1月9日下水,946bm;220匹馬力;炮6門(8吋炮6門),1863年除役變為雜役船;可能在1874年解體。
  • “曙光女神”(Aurora)號,資料不詳。
  • “事業”(Enterprize)號。約580bm,120匹馬力;1838年7月下水,其餘不詳。
  • “胡格里”(Hooghly,印度河名)號,木殼明輪炮艦。約160bm,50匹馬力;1828年下水,其餘不詳。
  • “馬達加斯加”(Madagascar,地名)號,木殼明輪炮艦。炮數不詳,1841年8月在臺灣海峽意外焚燬。
  • “美杜莎”(Medusa,神話人物)號,鐵殼明輪炮艦。1839年12月下水,432bm;炮數不詳;1853年12月9日在今孟加拉國海岸失事損毀。
  • “門農”(Memnon,神話人物)號,木殼明輪炮艦。1841年下水,1140bm;400匹馬力;炮6門(六十四磅炮2門,三十二磅炮4門),1843年8月4日在東非索馬里海岸失事損毀。
  • “復仇女神”(Nemesis)號,鐵殼明輪巡航艦。1839年11月23日下水,660bm;120匹馬力;炮6門,火箭發射器一個;1852年拋售。該艦在鴉片戰爭研究史上十分有名,有很多書籍用專章來描述其在鴉片戰爭時的作戰經歷。
鮮為人知的過往,第一次鴉片戰爭中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船隻及總評

這張經常出現在歷史教科書上的繪畫描繪的就是“復仇女神”號1841年1月8日在珠江口與清軍水師交戰的場景

  • “冥界火河”(Phlegethon)號,鐵殼明輪炮艦。1840年4月30日下水,530bm;90匹馬力;炮4門。
  • “冥王”(Pluto)號,木殼明輪炮艦。1840年建成,450bm;100匹馬力;三十二磅炮1門。
  • “普羅斯佩林”(Prosperine,神話人物)號,鐵殼明輪炮艦。1840年建成,400bm;90匹馬力,十八磅炮二門。
  • “皇后”(Queen)號,木殼明輪炮艦。1839年下水,760bm;220匹馬力;炮2門。
  • “塞索斯特里斯”(Sesotris,人名)號,木殼明輪炮艦。876bm,220匹馬力;炮4門。
  • “丹那沙林”(Tenasserim,地名)號,木殼明輪炮艦。1841年下水,760bm;220匹馬力;炮4門,可能在1853年退役。

對英方參戰船艦的總體評價

從兩篇文章的所列舉的船艦來看,參戰的大部分艦隻是中小型作戰艦船;而且文章裡所列的艦船還不是全部同時在中國水域裡;可見英國對當時清政府領導下中國孱弱的海防與海軍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另外英軍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還採用了一種在風帆轉機動時代很常見的一種戰術,即用蒸汽船拖拽風帆船隻進行機動;尤其是英軍在長江下游一帶的作戰行動。可以說第一次鴉片戰爭時的英軍艦隊規模極小,對比同時期英國在地中海地區針對反叛奧斯曼土耳其的埃及帕夏穆罕默德-阿里的海軍活動來看;參加第一次鴉片戰爭的英國海軍艦隻如同兒戲一般。而英國東印度公司個人認為可能因為其在華的鴉片貿易受損,所以派出的艦艇都是最新造和最先進的蒸汽船;當然這只是一個猜測,更大的可能是英國東印度公司在亞洲水域有長期活動和熟練使用蒸汽船的經驗,英國就近抽調東印度公司的力量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