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樂縣歷代進士、舉人一覽表


昌樂縣歷代進士、舉人一覽表

  滕元錫:生卒年不詳,宋初御史中丞滕中正長子,進士,官刑部郎中。

  滕元晏:生卒年不詳,宋初御史中丞滕中正次子,進士,官工部郎中。

  楊 澈:生卒年不詳,宋人。進士,官兵部郎中充留守判官。

  鞠中謀:生卒年不詳,宋人。進士,官員外郎。

  滕元錫:生卒年不詳,宋人。進士,官員外郎。

  楊 巒:生卒年不詳,宋人。進士,官員外郎。

  傅 敝:生卒年不詳,宋人。進士,官太守。

  高 鑄: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王 鎬: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趙松年: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樊 紅: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孟 通: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邢 珪: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張 煥:生卒年不詳,金人。進士。

  劉 澤:生卒年不詳,元初人。進士。金末益都路總判劉信子。劉澤仕元累建軍功,屢受褒寵。丁亥年(1287年)封為懷遠將軍,署本邑事。

  吳 金:生卒年不詳,元人。進士。

  馬 信:生卒年不詳,元人。進士。

  石 瑞:生卒年不詳,元人。進士。

  胡 祥:生卒年不詳,元人。進士。

  夏 清: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十六年(1418年)進士。任行人司行人,後升太原府知府。

  黃 鍾:生卒年不詳,明人。正統十二年(1447年)中舉人,景泰五年(1454年)中進士,官吏部主事。

  李文昇:生卒年不詳,明人。嘉靖元年(1522年)中舉,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進士,官陝西西安府推官,歷官刑部郎中。

  劉鴻儒:生卒年不詳,明人。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考中第十一名舉人,萬曆三十八年中進士。

  田升年:生卒年不詳,明人。天啟四年(1624年)考中舉人,天啟五年(1625年)考中進士,官浙江海鹽縣知縣。

  李弼明:生卒年不詳,清初人。順治十四年(1657年)考中武舉,十八年(1661年)中武進士,官四川重慶府梁山縣守備。

  劉 約:生卒年不詳,字介修,清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中武舉,三十三年(1694年)考中武進士,官湖廣均房守備,調雲南守備署理參將事。

  馬 亮:生卒年不詳,字信甫,清人。道光五年(1825年)中舉人,六年中進士。

  劉 偉:生卒年不詳,字光亭,清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中舉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恩賜進士,官翰林院檢討。

  傅啟心: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同治九年(1870年)恩賜舉人,十年(1871年)進士,欽賜翰林院檢討。

  陳文然: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人,十二年(1894年)進士,陳枚長子,初為知縣,改沂州教授。

  黃子芳:生卒年不詳,字香圃,清末人。光緒十九年(1893年)恩科舉人,二十年(1894年)進士,欽剛翰林院檢討。

  劉拱辰:生卒年不詳,金朝大定時舉人。少聰敏,博學善屬文,士林見之皆以國之棟樑期之,遠近慕其風,有疑問多往求教。嘗作《寶泉院記》,據《昌樂縣誌》載,遺碑尚存。

  王克恭:生卒年不詳,元人。丰采凝重,學問淵深,皇慶二年(1313年)以明經領鄉薦,任濰州儒直學。

  王 玉:生卒年不詳,明人。建文二年(1400年)考中舉人,官都督府都事。

  陳 學攴 :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六年(1408年)考中舉人。

  徐 瓚: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六年(1408年)中舉人。任湖廣湘潭縣知縣。

  李 臻: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八年(1410年)中舉。

  韓 榮: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九年(1411年)中第七十一名舉人,官福建按察司經歷。

  高 俊: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九年(1411年)中第七十二名舉人。官雲南振遠府經歷。性志行純正,不事浮華,與同科柴玘知名當時。

  王 璉: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十二年(1414年)考中第九十五名舉人,官河南遂平縣訓導。

  朱 輝: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十二年(1414年)考中第九十七名舉人,任河南通許縣知縣

  劉 貞: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十五年(1417年)考中第九十一名舉人,歷任鞏昌府判官,永平府灤州州判,景州歷事。

  張 信: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十五年考中舉人。

  韓 旭:生卒年不詳,明人。永樂二十一年(1423年)考中第一百零四名舉人,官知縣。

  高 傑:生卒年不詳,明人。正統十二年(1447年)考中第二十一名舉人。

  馮 珍:生卒年不詳,明人。正統十二年(1447年)考中舉人。

  柴 盛:生卒年不詳,明人。天順三年(1459年)中第三十五名舉人。太原府學訓導。

  臧 鼒:生卒年不詳,字良器,明人。天順三年(1459年)考中第三十九名舉人。稟性凝重,行事有古風,初為青田縣知縣,後改任郾城知縣。行政平易,深得軍民之心。為頌其功德,郾城民眾刻石記其績。晚年告歸,泊然無慾,惟以吟詠自適。

  石 溫:生卒年不詳,明人。天順三年(1459年)中第四十名舉人。

  趙仲良:生卒年不詳,明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四十八名舉人。

  王 淮:生卒年不詳,明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舉人。

  王 彥:生卒年不詳,明人。正德十四年(1519年)中第四十名舉人。

  龐在廣:生卒年不詳,明人。嘉靖元年(1522年)考中第二十七名舉人,官直棣永平府通判。

  夏尚仁:生卒年不詳,明人。字方村,嘉靖四十年(1561年)考中第二十名舉人,官陝西延安延長縣知縣。

  趙 潭:生卒年不詳,明人。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考中第二十名舉人。

  劉民範:生卒年不詳,明人。崇禎九年(1636年)考中舉人。自幼穎悟,尚氣節,喜讀秦漢文章。明末世亂,死於兵禍,時年58負。

  張五美:生卒年不詳,清初人。順治三年(1646年)考中舉人。

  滕國相:生卒年不詳,字和梅,清初人。順治八年(1651年)應鄉試。與新城(今桓臺)五漁洋(字士禎,官至刑部尚書,清代詩壇領袖)同科,未發榜,主司數日不能定,後終以解元歸國相,王漁洋見其文,亦心折服。國相一生淡薄名利,隱居未仕。兄弟三人,分居時,只取其二十分之一,其餘讓於二乘。

  張 桓:生卒年不詳,字公瑞,清人。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考中舉人,歷任宣化府豫縣知縣,廣西柳州府鄘縣知縣。

  王運隆:生卒年不詳,清人。康熙五十年(1711年),官平原縣教諭。

  劉稼書:生卒年不詳,清人。字笠菴,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中舉人,性凝重,八歲父卒,事母以孝聞名鄉里。讀書深自刻苦,日飯粗粒,夜則以香照讀。兄因事被逮,稼書奔赴官衙請以身代之。稼書一生不信佛道,不隨人俯仰,人有過,面責而不少寬。

  於始相:生卒年不詳,清人。雍正十年(1732年)考中第六十六名舉人。

  閆 選:生卒年不詳,字簡心,清人。雍正十年(1732年)考中第六十六名舉人。

  於 峋:生卒年不詳,清人。雍正十三年(1735年)考中第一百四十九名舉人。

  閻循厚:生卒年不詳,字惠庭,清人。閻廷佶第二子,乾隆元年(1736年)考中第二名舉人。自幼沉毅好學,經傳無所不讀,兼通二氏之說,尤精史學。曾作詠史百首,議論正大古今治亂之跡,洞見原委,以承先啟後為己任。嘗曰:“吾所當為者,吾為之不留餘力。盞所不能為者,自有人為之也。”循厚為了涵養深粹,不以尊行加人,不以遽色凌人,鄉中父老皆敬之。後佐其父歷治江南粵西,割紛理錯,事無淹滯,以疾卒於其父任所,年四十一歲。遺著有《鈍齋遺文》等。

  吳 倩:生卒年不詳,字曼如。清人。乾隆元年(1736年)中第二十八名舉人,官霞浦知縣。

  周 方:生卒年不詳,清人。乾隆七年(1742年)中第六十七名舉人。

  閻循中:生卒年不詳,字鉅庭,清人。賓州知州閻佶長子。乾隆九年中舉,欽賜國子監學正,後隱居教授。從遊門下者多擢高弟,知名一時,學者推為名流師表。著有《制義詩集》。

  齊 瑂:生卒年不詳,字荊山,清人。乾隆九年(1744年)考中第六十四名舉人。

  劉 樹:生卒年不詳,字汝滋,瀠符子,清人。乾隆十五年(1750年)考中第一百名舉人,以大挑二等授博平城武縣教諭,升湖北宣恩知縣。俸滿去職,因無資流寓山中不能歸。幸同邑郴州知州劉爾芊傾囊助之,乃克旋里。歸家以舌耕課朝夕。嘉慶丁巳年(1792年)主營陵書院講席,著有《松月盧制義》等。

  閻學賜:生卒年不詳,字鑑持。清人。循厚長子。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考中第十三名舉人。父卒時學賜年十歲,弟學禮年僅數齡,學賜率之,力學不倦。十八補諸生,其時伯父循中,從叔父循觀講學家塾,學賜朝夕侍側,凡所指授,悉默心通。每夜讀不解衣。刻苦二十餘年,功夫少問,故其學博雅宏通,其文茹古涵今,士林宗之。癸未(1223年)赴京春試,主司警其文,欲置之魁,因後場微疵被黜。但其文傳誦後世,今識者深惜之。後以大挑授即墨教諭,升沂州教授,卒於官,年六十九歲,遺著有((古文制義》等。

  高鱅:生卒年不詳,字在序,清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考中第三十九名舉人。曾任高唐州學正。

  高曾啟:生卒年不詳,字夢先,清人。乾隆二十九年(1760年)中第六十五名舉人,朝廷委以知縣,辭不就。

  閻學朱:生卒年不詳,字梅持,清人。閻循琦長子,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中舉人,分發貴州試用知縣,以病辭。

  楊潔方:生卒年不詳,字司均,號石圃,清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考中舉人。

  田 疆:生卒年不詳,字界封,清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中三十五名舉人,官廣東廉州府合浦縣知縣,補貴州興義府普安縣知縣。

  閻兆琛:生卒年不詳,字玉維,清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中六十八名舉人。

  王學朱:生卒年不詳,字景文,清人。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中第三十五名舉人,官福山教諭。

  高眉君:生卒年不詳,字介公,清人。乾隆六十年(1795年)中第三十三名舉人。

  陳汝庚:生卒年不詳,清人。嘉慶三年(1798年)中第二十

  名舉人。官內閣中書。

  陳汝桂:生卒年不詳,清人。嘉慶十三年(1808年)考中第六名舉人。

  趙鉞:生卒年不詳,字公遠,清人。順治八年(1651年)中第四十四名武舉。

  趙金式 :生卒年不詳,字翼如,清人。順治十四年(1657年)中第四十三名武舉。清初世亂,趙金式 在縣城以北合同異姓護城,朝廷特招授官,以病辭。所使銅鐧重五十餘斤,猶存。

  陳 檢:生卒年不詳,字藝亭,清人。道光二年(1822年)考中舉人,官直棣安肅知縣,敕授文林郎,誥贈朝議大夫,加知府銜。

  閻兆楷:生卒年不詳,字植之,學海子。道光十二年(1832年)年舉人,以校錄得知縣,未選而卒。

  閻兆耘:生卒年不詳,字春林,學淳繼子。道光十七年(1837年)舉人,選授莘縣教諭,歷署堂邑訓導年度州學政。

  閻浚源:生卒年不詳,字深甫,清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舉人,選知縣。浚源博學多才,六經子史,天文地誌,水經及陰陽象數無不精通。亦善書法。一時英俊不遠數百里爭出其門下。卒年七十八歲,遺著有《四書通義》、《音律字說》等。

  閻兆麟:生卒年不詳,字瑞亭,清人。自幼好學,因家貧未弱冠即以訓蒙餬口。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舉人,壬戌大挑二等,後守城出力欽加五品銜以知縣選用,因無資改教諭,歷任競州府學訓導,德州學正,清平、高密等縣教諭。

  趙升獻:生卒年不詳,字翼亭,清人。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舉人,楝選知縣。

  趙興邦:生卒年不詳,字燻亭,清人。咸豐五年(1855年)中舉人,歷任館陶、翼灃縣教諭,光緒二年放賑有功欽加五品銜。

  牟庭芸:生卒年不詳,字香庵,清人。咸豐九年恩科(1859年)舉人,以大挑二等授清平縣教諭,截取知縣。

  趙玉豐:生卒年不詳,字庾伯,寄居赤峰縣,清人。咸豐九年(1859年)年恩科舉人,加知州銜。

  劉雲車:生卒年不詳,清人。同治九年(1870年)恩賜舉人。

  陳星爛: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光緒十四年(1888年)中舉,楝選知縣,江蘇試用鹽場大使。

  陳祖增:生卒年不詳,字子之,清末人。陳枚次孫,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中舉人,由清侯補知府,改任民國山東青城、河南桐柏、偃師等縣知事,山東齊樂縣長。

  畢殿祥:生卒年不詳,清人。道光十九年(1839年)武舉人。

  閻澤民:生卒年不詳,清人。咸豐五年(1855年)武舉人,官博興沉把總。咸豐十一年(1861年)與捻軍作戰陣亡,年二十九歲,贈守備職。

  劉華清:生卒年不詳,清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武舉人。

  劉耀清:生卒年不詳,字光遠,清人。光緒元年(1875年)中武舉。以辦賑功保舉五品銜,侯補守備,封武德騎尉。

  趙連魁:生卒年不詳,清人。同治十二年(1873年)中武舉。

  梁日昌: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光緒四年(1879年)武舉。

  鞠昌齡: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光緒八年(1883年)武舉,以大挑一等授兵部差官,正用守備。

  趙鴻翱:生卒年不詳,清末人。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武舉人。

昌樂縣歷代進士、舉人一覽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