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提起郭沫若,中國人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令人們所津津樂道

的不僅僅是郭沫若的文學功底,更是因為郭沫若本身為人及其風流,喜好美人,又常常有了新人忘了舊人,可謂“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

郭沫若一生有三個妻子,他甚至聲稱這些女人全部都是他的摯愛。魯迅對郭沫若這等花心的行為實在看不過眼,曾經公開發表文章,來嘲諷郭沫若的種種行為,魯迅的這種行為無疑讓郭沫若火冒三丈。於是郭沫若也沒有辜負自己的文學天賦,公開發表了四個字“衣冠禽獸”送給了魯迅。

魯迅聽說之後並沒有如郭沫若一般怒火中天,反而呵呵一笑,轉手回了郭沫若五個字,“才子加流氓”。世人看了之後紛紛哈哈一笑,都笑稱這五個字準確無誤地概括了郭沫若的一生

郭沫若:熱愛文學,是一名天生的詩人

郭沫若於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銅河沙灣一個在當地

赫赫有名的書香世家。郭沫若從小便受到了父輩的薰陶,對於書本與創作都有著遠超於常人的天賦與興趣。而其父也希望將郭沫若培養成一名文學大家。

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自幼時起便跟隨父親熟讀《四書》、《五經》等中國傳統書籍。因此,郭沫若自六歲起便能吟詩作對,文學詩詞更是信口拈來,讓周圍的人無一不對他讚賞有加,連郭沫若的父親都對兒子抱有極高的期望,認為兒子長大之後必是可造之才,必能報效國家、振新家業。

郭沫若在十四歲的時候進入了嘉定高等學堂唸書,在那裡,郭沫若第一次接觸到了民主思想。也是在那裡,郭沫若才知道這世界上不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哪怕有些人並非出身高貴,從未念過書,甚至可以說是胸無點墨。但是他們依舊有一顆赤子之心,渴望用自己的力量來報效祖國。在這裡,郭沫若的思想第一次發生了轉變。

在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郭沫若作為新時代青年,無疑是這次運動的領頭人,他希望利用自己的文學力量喚醒還尚且處於麻木狀態的人民們,在

此時此刻,郭沫若接連發表了《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一系列詩集。從此刻開始,郭沫若也正是投身於中國革命中。

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在1921年,郭沫若與郁達夫等人決定開啟“新文化運動”,企圖以此來喚醒人民大眾對於中國的熱愛,從侵略者手中拯救已經千瘡百孔的祖國。郭沫若在這時出版了《女神》等新時代的詩集,這部詩集甚至影響了臺灣之後的浪漫主義詩集,郭沫若對於中國現代文學的推動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在1926年,郭沫若意識到只有“槍桿子才能出政權”。於是,郭沫若毅然決然地放下了手中的鋼筆,跟隨著軍隊開始自己的革命事業。儘管這段長征之路艱苦異常,對於郭沫若這種身體柔弱的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但是一想到如果自己就此放棄了,自己的祖國可能就此永遠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了。

因此,無論前路有多麼艱辛,郭沫若都強迫自己堅持下來,風吹雨打,吃糠嚥肌,郭沫若都強迫自己接受,這是這位前半生養尊處優

的公子哥從未接觸過的艱苦磨難。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郭沫若在南昌起義爆發中發揮了重要的力量,打得敵人一個措手不及,為中國之後的革命勝利奠定了基礎。在1930年,郭沫若撰寫了《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一書,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對於中國發展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告訴人民大眾中國必須走社會主義發展道路,為之後中國踏上社會主義道路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正是憑藉此書,郭沫若被評選為第一屆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在1949年,郭沫若當選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會主席,在這之後,郭沫若接連發表了幾部研究著作,如《中國史稿》等,為中國古代文學的研究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同時,這時候的郭沫若文風有了巨大的轉變,不再單單隻撰寫浪漫主義詩集,現在的他將中國的古典文學同現代文學相結合,為中國之後的文學創作奠定了基礎。可以說,郭沫若在文學方面的貢獻至今無人能及

郭沫若:與魯迅不和,用四字罵魯迅

儘管郭沫若文學才能無人能及,但是為人處世方面卻極為糟糕。他的花心是世人皆知的事實。郭沫若一生有三個妻子,而郭沫若的性格又是格外地喜新厭舊,他喜歡美人,也僅僅只喜歡風華正茂的美人。對於自己已經人老珠黃的妻子,郭沫若會毫不猶豫地拋棄而另結新歡。

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而郭沫若的這種行為遭到當時同為文學界的泰斗——魯迅的鄙視。魯迅對於郭沫若這種不仁不義的花心行為極為不屑,甚至嗤之以鼻。魯迅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專門來評論郭沫若的這種行為,語言極為辛辣犀利,讓郭沫若一時間甚至無臉見人

怒火中燒的郭沫若用四個字“衣冠禽獸”來回罵魯迅,然而,魯迅知道之後並沒有動怒,而是加一字,用“才子加流氓”回罵郭沫若,世人看後,皆是哈哈大笑,笑稱這四個字就是郭沫若的一生。儘管郭沫若與魯迅兩人看似不和,實際上兩人擁有著文學才子之間的心心相惜,在魯迅因病去世後,郭沫若曾經專門撰寫一篇文章來表達自己對於魯迅逝去的悲痛之情。

郭沫若用四字罵魯迅,魯迅加一字機智反擊,世人稱:這就是郭沫若

郭沫若的文學才華世人皆知,更難得可貴的是,郭沫若不僅僅文學才華出眾,其對於中國古代的文學研究與推廣更是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然而,這世界上人無完人,郭沫若也不例外,他的花心與風流並不值得我們所推崇,正如魯迅用“才子加流氓”來形容此人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