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

四大丑女是相對於中國歷史上四大美女的四個相貌醜陋的女子。她們分別是嫫母、孟光、鍾離春、阮氏,其在歷代文人筆下和四大美女一樣也時而出現。

1、嫫母:古代最出名的醜女,當首推嫫母,形同夜叉,醜陋無比。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


鏡子的發明者:相傳,人類使用第一面鏡子就是嫫母發現製作。有一次,彤魚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話沒說,就隨同彤魚氏上山去了。太陽正當中午,陽光普射大地。嫫母突然發現石頭堆裡有一塊明光閃閃的石片,陽光一照非常刺眼。嫫母彎腰用手輕輕從地裡刨出來,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嚇了一跳。這是什麼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這塊石片上。連她自己也覺得奇怪!她悄悄把這塊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黃帝宮裡對任何人也沒有講這件事。她乘周圍無人,又把石片取出來,發現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樣。嫫母到製作石刀、石斧的廠房,找了一塊磨石,把石片壓在上邊反覆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就這樣,人類使用的第一面鏡子產生了。

賢內助:

嫫母雖然醜陋,但是黃帝對她信任有加,把管理後宮的責任交給了她,在黃帝周遊巡視天下時,黃帝的元妃「嫘祖」病逝,黃帝命令嫫母指揮祀事,監護靈柩。嫫母不但有非凡的組織能力,黃帝授以「方相氏」的官位,利用她的相貌來驅邪。黃帝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傳說,因嫫母內助有功,黃帝敗炎帝,殺蚩尤。

2、鍾無豔,又名鍾離春、鍾無鹽,相傳是戰國時齊國無鹽邑(今山東東平)之人,齊宣王之妻,中國古代四大丑女之一。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


相貌:據記載鍾離春額頭、雙眼均下凹顯得黯淡發乾,上下比例失調,而且骨架很大,非常的壯,像男人一樣,鼻子朝天,脖子很肥粗,有喉結,額頭像臼,就是中間下陷的。又沒有幾根頭髮,皮膚黑得像漆。

事蹟:當時執政的齊宣王,政治腐敗,國事昏暗,而且性情暴躁,喜歡吹捧,鍾離春冒死自請見齊宣王,陳述齊國危難四條,並指出如再不懸崖勒馬,將會城破國亡。

齊宣王大為感動,把鍾離春看成是自己的一面寶鏡。其諫議為宣王所採納,立為王后,從此國大治。而中國也留下兩句成語“醜勝無豔”和“自薦枕蓆”。幫助齊宣王重振朝綱。

3、孟光,字德曜,東漢扶風人,梁鴻之妻,與梁鴻為同鄉,以德行見稱。舉案齊眉的典故說的就是梁鴻、孟光,漢書生梁鴻讀完太學回家務農,與縣上孟財主的30歲女兒孟光結婚,婚後他們拋棄孟家的富裕生活,到霸陵山區隱居,後來幫皋伯通打短工。每次孟光給梁鴻送飯時把托盤舉得跟眉毛一樣高,夫妻十分恩愛。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


相貌:很肥胖,膚色黝黑,容貌欠佳,但力氣極大,能力舉石臼。

事蹟:年齡已到30了,仍獨居在家,有許多人為她作媒,卻屢遭謝絕。她父母問她不願出嫁的緣故,才知道她已經有了意中人。原來,孟光早就聽說同縣有個叫梁鴻的,家貧而博學,在上林苑養豬時,曾不小心失火,使鄰居受損。梁鴻不僅主動以全部的豬作為賠償,且以作傭工來加以彌補。四鄰責備那家遭災戶索賠要求過高,而一致稱讚梁鴻。遭災的鄰居也覺得梁鴻品德高尚,便要將原先收受的豬全數奉還。但梁鴻不受而去,回到了故里。

孟光向父母表示,一定要找到品德像梁鴻那樣的人才肯出嫁。此話傳到了梁鴻的耳裡,當時已有不少人家敬慕梁鴻的高風亮節,想將女兒嫁給他,梁鴻都謝絕了,但當他聽到孟光的志向後,卻主動請人去行聘。

孟光在出嫁前,不備金銀羅緞,卻製作了布衣、麻鞋、羅筐及織布的工具。大家都覺得很奇怪,但孟光卻成竹在胸,自有主張。剛過門時,孟光像普通新娘那樣,裝飾打扮得漂漂亮亮,誰知開頭七天,梁鴻卻對她愛理不理的。

孟光見狀,主動與他搭話:“我聽說夫君高義,回絕了多門親事。我呢,也謝絕了不少行聘之人。今天承蒙夫君娶了我,只是不知何處開罪了夫君,望能明告。”梁鴻說:“我想娶到的是一位簡樸勤勞的女性,可以與我一起到深山憑自己的勞作去隱居。現在見你穿著打扮如此講究,還塗脂抹粉的,這哪裡是我所希望的呢?”

孟光一聽,正中下懷:“太好了,我這樣的穿著打扮,是故意考察考察夫君的志向啊!其實,我早就準備好了隱居所需的衣服及器具了。”於是她換了髮式,穿上布衣,在梁鴻面前操持起家務來。梁鴻一見,高興地說:“此真梁鴻妻也!”後來,夫婦倆共入霸陵山中,以耕織為業並以詩琴自娛。他們有才學而不求富貴,安於勞作,自食其力,因而受到世人的頌揚。而孟光,也就成了後世許多婦女效法的榜樣。

4、阮氏女,曹魏的中領軍許允之妻,衛尉阮共的女兒

盤點中國歷史上的四大丑女,奇醜無比,卻活成人生贏家


相貌:曹魏的中領軍許允在洞房花燭之夜,發現阮家女貌醜容陋,匆忙跑出新房,從此不肯再進。

事蹟:後來,許允的朋友桓範來看他,對許允說:“阮家既然嫁醜女於你,必有原因,你得考察考察她。”許允聽了桓範的話,果真跨進了新房。

但他一見妻子的容貌拔腿又要往外溜,新婦一把拽住他。許允邊掙扎邊同新婦說:“婦有‘四德’(封建禮教要求婦女具備的婦德、婦言、婦容、婦功四種德行),你符合幾條?”新婦說:“我所缺的,僅僅是美容。而讀書人有‘百行’,您又符合幾條呢?”許允說:“我百行俱備。”新婦說:“百行德為首,您好色不好德,怎能說俱備呢?”許允啞口無言。從此夫妻相敬相愛,感情和諧。

許允任吏部郎,所任用的地方官吏比如郡守,都是他的同鄉,於是魏明帝派人把他抓起來。

武士帶走許允的時候,許允婦光著腳追出來,告訴許允:明君可以用道理去說服,不能求情。許允被抓後,家人號泣,許允婦說:不要緊,他很快就會回來。然後煮了小米粥等許允回來。等到明帝審問許允用人之事,許允答到:為國選才,一定要了解他們。臣的同鄉,是臣瞭解的人,陛下可以考察他們是否稱職,如果不稱職,臣願領罪。考察的結果,許允任用的同鄉都稱職,於是明帝放了他。

後來許允官至鎮北將軍,高興地對妻子說:這下我可以高枕無憂了。許允婦說:也許禍事正從這裡開始,怎麼可以說無憂呢?之前,許允素與夏侯玄、李豐友善。後來司馬師懷疑許允密謀以夏侯玄取代自己輔政,就將許允流放去樂浪(今平壤),並在途中殺了許允。門生得到消息,慌忙跑來告訴許允婦。

當時她正在織布,面色不改地說:早知道會有這麼一天了。門生想把許允的兩個兒子藏起來,許允婦說:不關兒子們的事。於是就帶兒子們去墓所旁居住。司馬師派鍾會前去打探,並告訴鍾會:如果許允兒子們的才幹趕得上他們父親,就抓起來。許允的兒子問母親怎麼辦,許允婦說:你們雖然不錯,但是才具不足。可以敞開胸懷跟他談;不要太悲哀,鍾會不說話,你們也不要說;不要問太多朝中的事。 兒子們以母親的教誨接待鍾會,鍾會如實稟告給司馬師,許允的兩個兒子終於在亂世中得以活命。

這些人的歷史說明了一個道理,容貌與心靈是不能劃等號的。貌美之人未必心善,面醜之人未必心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