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小學是進行英語閱讀的關鍵期,這一階段如果提早閱讀,打好英語基礎,可以少花很多學習英語的“冤枉時間”。讓家長頭疼的是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讀物。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兼校長鬍敏教授認為,選擇讀物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則:英語讀物必須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齡、認知水平和興趣傾向。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胡敏教授簡介

胡敏教授:著名英語教育專家與教學管理專家,新航道國際教育集團總裁兼校長。留英學者、碩士生導師,上海師範大學兼職教授,團中央、教育部“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MBA專項賽創業導師。

15歲考上大學,19歲登上大學講臺,28歲被評為當時中國社會科學領域最年輕的副教授。40歲創辦新航道,如今新航道在全國已擁有40餘家學校和分支機構。被媒體譽為“中國雅思之父”。曾獲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英國文化協會授予的全球“雅思考試20年20人”傑出貢獻獎等多項殊榮。

英語讀物必須符合孩子的心理年齡

一般而言,小學階段,特別是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孩子對圖畫、聲音和色彩比較敏感。所以家長應該儘量借閱或購買以圖畫為主,文字精簡的英語繪本、連環畫等讀物。而且最好配有視頻、錄音等影像資料,比如支持點讀筆的讀物就是不錯的選擇。我大力提倡孩子提早閱讀,因為孩子一旦到了初中或高中還沒有真正閱讀過一本英文讀物的話,要選出一本好的讀物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孩子的英語基礎不過關,語言難度稍大的書,孩子看不懂。另一方面,初中孩子的心理已日趨成熟,小學孩子看的英語繪本、故事書和連環畫在初中孩子眼中已經顯得比較“幼稚”,基本上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英語讀物要符合孩子的認知水

孩子的認知水平往往是隨著年齡和個人成長經歷不斷提高的。小學階段的孩子應該以趣味性強的故事為主,無論是學習英語還是學習漢語,我們都會發現一篇好的故事,往往能讓孩子反覆聽上好幾遍,可以說百聽不厭,百讀不膩。所以,孩子剛開始接觸英語時,一定要以英語故事為中心,閱讀材料不要高出孩子的認知水平,

小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大道理,也不具備一定的文學修養,文學、歷史和哲學方面的書籍對小學階段的孩子來說還為時尚早。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悠然的共讀時光

一定要選擇孩子感興趣的書籍

很多家長都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看書,其實不是孩子不愛讀書,而是家長所選之書並非孩子心中所想。在課堂上,我們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有些孩子經常在課堂上捧著一本故事書讀得津津有味,而對教材卻沒有丁點興趣。這樣的孩子,難道我們可以說他不喜歡讀書嗎?家長最好的做法不是親自上陣,為孩子買書,而是帶著孩子一起挑書。在讀物的選擇上,讓孩子make their own choice(自己做選擇)要比替孩子做選擇更加有效。在這方面,美國家長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效仿。美國家長在孩子出生不久後就會給孩子辦一張圖書借閱證,堅持帶孩子去圖書館。當然,美國家長帶孩子去圖書館不是去買教材輔導書,而是讓孩子自己去挑選自己喜歡的書。圖書館的書可謂種類多樣,豐富多彩,孩子總能找到一本適合自己的書,這總比家長恣意揣測孩子喜歡什麼書要好得多。

英語學習關鍵期孩子卻不愛閱讀?

可以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展開泛讀:

英文繪本(picture book)

英文繪本的最大特點是以故事為主,而且圖畫精美,文字精簡,用詞講究,語言押韻,趣味性較強。這類英語讀物比較適合6 歲左右的孩子與家長一起閱讀。英文繪本具有較強的欣賞性,主要用來培養孩子對英語的興趣,家長不能苛求孩子從中學到多少單詞和語法知識,關鍵是要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比如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哈珀· 柯林斯出版商,全球最大的英文書籍出版商之一)2004 年出版的The Runaway Bunny(《逃家小兔》)就是此類書籍。書中採用簡短對話,講述了一隻小兔子和兔媽媽玩捉迷藏的小故事,趣味性很強。網上也有相應的中文視頻,家長可以先看視頻,瞭解大概的意思後,再和孩子一起閱讀。


分級讀物(graded reader)

分級讀物主要是針對英語學習者編寫的一種簡易讀物,題材比較廣泛,文學、自傳、百科、旅遊,各種題材都有。與英文繪本相比,分級讀物的趣味性和觀賞性都比較低,主要是以文字為主,圖畫相對較少,但是內容淺顯,用詞簡單。它的最大特點是根據循序漸進的原則,針對各年齡段和不同認知水平的孩子,編寫相應的讀物。分級讀物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既可以拿來學習語言知識,同時又是非常好的課外讀物。比如全球最大出版企業美國Random House(蘭登出版社)出版的Magic Tree House(《神奇樹屋系列》)就是針對學齡前和小學階段孩子的語言學習而編寫的一套分級讀物。這套書從篇幅、語言和內容情節上來說,都比較適合小學階段的孩子閱讀,而且配有相應的錄音材料。孩子可以先聽,再讀,也可以邊聽邊讀。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現在很多分級讀物都配有MP3、CD 等錄音材料。

在閱讀時,一定要結合這些錄音材料,將之作為閱讀的輔助手段,加強閱讀效果。


原版名著(original work)

要打開英語的“廬山真貌”,接觸到原汁原味、地地道道的語言素材,必須閱讀原版名著。當然,對很多孩子來說,想要直接讀懂原版名著,確實很有挑戰。這裡可以給大家推薦兩個比較可行的方法:一是結合簡易讀物閱讀原版名著;另外可以結合電影等錄像資料閱讀。比如牛津大學出版社和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聯合出版的《書蟲》系列既是一套分級讀物,同時又是根據很多名著改編的簡易讀物,即使孩子只有幾百的詞彙量,也依然可以毫不費力地閱覽很多世界名著。


就整個英語學科而言,閱讀之於英語,不僅僅關乎英語聽、說、讀、寫技能的提高,更關乎英語素養的提升。英語學習如同母語學習,兼具工具性與人文性。我們不僅要把它當做一門交流工具來學,更要像學習母語一樣,在英語閱讀中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只有抱著這樣的學習心態,孩子的英語學習才能產生質的飛躍,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