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級乾貨:夫妻之間學會這樣說話,讓他更懂得珍惜你的付出

好好說話系列會跟大家分享以下兩方面:

如何通過簡單話語改變我們的口頭表達,讓我們避免成為老好人,同時教會別人珍惜我們的好?

如何通過積極的語言表達,讓別人覺得我們是一個自信的人,同時促進自己思維的轉變,成就一個更好的自己?


01

怎麼說話,能讓別人更珍惜你的付出?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好人與老好人的區別:

好人做很多事情都是自願的,沒有很高的期待,並且在關係中會和別人互動,而不是一味付出。

此外,好人往往會就事論事,不會因為擔心別人不需要他而誇大事實,以此來引導別人很需要他。

但老好人 不一樣,即使事情再難,也會打腫臉充胖子。

  • 比如電視劇《都挺好》裡面的大哥蘇明哲,就是一個老好人。

父親要買房子的時候,他認為自己作為大哥,應該負起全部責任,就算和妻子在美國的生活再拮据,也不許弟弟妹妹出房子的錢,要強撐著自己掏錢,這其實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好人,既害了自己,也連累了妻子。

所以,善良是讓我們成為一個好人的,而不是老好人。

1)“不用謝”vs“好的”

在我們文化的表達中,有一些表述傳達的是拒絕。

  • 比如別人說“謝謝你”的時候,我們通常會說“不用謝”,這樣其實就是在拒絕別人的謝謝。

你做了一件事情,別人謝謝你,本身就是一個正常的互動,但如果你說“不用謝”,從某種程度上,是一種自私的表達,就是把自己被肯定後的“不好意思”推給別人,讓別人覺得虧欠了你。

其實我們可以有更好的表達方式,比如對方向你表示感謝的時候,你可以欣然接受說“好的”。

這樣,其實我們就完成了一個良性互動,不需要讓別人感到虧欠,也不需要說得好像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沒有絲毫難度一樣。

如果每一次你幫了別人,別人都沒有感謝你,或者你都拒絕了別人的感謝,那以後別人也就不感謝了,這會漸漸養成一種習慣。

這個習慣會演變成,有一天你去找他幫忙,他也不會幫你,因為已經習慣了你單方面的付出。

2)“小菜一碟”vs“我盡力而為”

其實我們都知道,生活是不容易的,每個人都一樣,沒有什麼事情真的那麼“小菜一碟”與“舉手之勞”。如果真的有,別人自己也可以做。

所以,往往會這麼說的人,一是想讓別人感覺輕鬆一點,二是太高估自己的。

我有個朋友叫小銘,他是一名律師。有一天,他舅舅拿了一份合同要他幫忙看看,說:“你是學法律的,對你來說應該小菜一碟吧?”小銘只能說:“應該不難。”

一份大概兩頁的合同,如果對於我們這些行外人來說,正常的閱讀時間,兩分鐘左右就足夠了。

但對於一個行內人來說,可能需要兩個小時,因為合同上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很重要,需要斟字酌句。所以,這件事對小銘而言其實是蠻費心神的,並不像舅舅所說的那麼“小菜一碟”。

但對於舅舅來說就不是這樣了,因為他是行外人,只會覺得這麼小的一件事情對小銘來說肯定沒難度。

所以,我們要讓對方知道這件事情對我來說並不輕鬆,可以告訴他“我盡力而為”,並且一定要問自己“我能做到什麼程度”。

比如小銘,他當時就是先跟舅舅描述了這件事情的難度,說:

“從法律角度,這份合同我要看兩個小時,但最近比較忙,我儘量在空暇的時間看,可能需要兩三天的時間。”

這樣,他舅舅才會有個概念,知道這份幫忙對於小銘來說並不容易,才會懂得感謝,或者下次就不麻煩了,這也就減少我們拒絕別人的機會。

當你能夠正常描述這件事情難度的時候,就會變得更有原則一些,不那麼容易成為老好人。

對於老好人來說,會比較難接受自己有困難的那一面,所以往往只會讓別人看到自己好的這一面。

當我們說接受別人的好意時,其實是在打破我們自戀的部分,承認自己不是無所不能的。

當我們正常地描述事情的難度,把自己有限的部分展現出來,不再說“舉手之勞”的時候,其實也是打破我們的自戀。

如果我們能夠信任關係沒有那麼脆弱的話,就會把完美的面具摘下,畢竟一直戴著挺累的。

如果我們不再需要通過討好別人來體現自我價值的話,就會很自然地不再做老好人。

當你不再是一個老好人的時候,反而更能體現你的價值,因為你的付出不是免費的,你在尊重自己,並且不失善良,因為你願意力所能及地幫助別人。


02

怎麼說話能讓你更自信?

自卑往往體現在我們不願意承擔自己的需求和責任,更喜歡把責任推到對方身上、外在因素上,以此來逃避自己的無能和有限。

1)“都是為了你”vs“我喜歡的”

有時候,我們會很喜歡把自己的需要推到對方身上,覺得這是對方的需要。

  • 比如說“我這都是為了你”,但是對方不一定會接受,不一定會認為你是在為他好,因為也許對方根本就沒這個需要,甚至是不願意做的,然後再看到你的付出,壓力會很大。

而且,“我都是為了你好”的下一句話往往就是“你也應該滿足我的願望”,對方會覺得這才是你所謂的“為我好”的真正目的。

這會讓他感受到非常強烈的索取感。

  • 比如,你送一份禮物給對方,對方說“你對我真好,我很感動。”對方在表達一種感謝,感謝你如此在乎他。但如果你說“我買這份禮物,完全都是為了你”,對方一下子就不再感動了,反而會覺得壓力很大。

因為你這樣說,就好像送這份禮物不是你的需要一樣,完全是為了我才做的,那就太委屈你了,可是我又沒讓你送,這份好意我受不起。

所以,我們不如真誠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和想法,比如說“我只是在給自己喜歡的人送禮物而已”,這就是自我負責,相當於在說“我是愛你的,但你是自由的”。

但很多人在溝通的時候,表達出來的意思反而是“我是愛你的,但你必須聽我的”。這樣的愛並不恰當,充滿了束縛和虧欠。

2)“我沒有辦法”vs“我願意”

某種程度上,當我們說“我沒有辦法”的時候——

第一,表達的是一種無能感,你覺得你是無能為力的。

第二,表達的是你沒有辦法為這件事情承擔責任。你會覺得我沒有辦法,那就不是我的問題,是別人的問題。

雖然不是每一個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但我們可以用心對待每一件事情。

所以,我們都可以說“我願意”。

  • 比如有些失戀的人會說“我也沒有辦法,他已經不要我了,所以我只能離開這段關係。”但其實你也可以說“我很難過,也很不捨,但我願意接受現實”。當你說願意的時候,其實你是有力量的。
  • 再比如,一個女生對男生說:“我爸要你買了房子,才肯讓我們結婚。”男生說:“那我也沒有辦法,現在沒那麼多錢。”但其實可以換種表達方式,可以說:“我願意去努力的,也許我現在沒有,但是我相信未來是可以有的。”

自信的人不一定很厲害,但主觀能動性肯定很強,他們會把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

3)“我能怎麼辦?”vs“我可以對此做些什麼?”

當我們說“我能怎麼辦”的時候,其實就像是在求助對方,或者希望對方能夠替我們負責。

這透露著一種無奈,一種消極的狀態,還包含著依賴,就像在告訴對方我已經無能為力了,你還要我怎麼辦?

別人聽了會覺得你沒有想過自己解決問題,就只是想讓別人給你一個現成的方案,自己還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

但如果我們說“我能夠對此做些什麼?”,這就不一樣了,是一種自信自願的表達。

  • 比如,男女吵架的時候,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那你要我怎麼辦?”這是大家非常不願意聽的話。

假如我們換一種表達,在對方抱怨的時候問道“我可以對此做些什麼?”,這就是從自己的角度出發,給對方表現出你有一個非常強的主觀能動性,我願意對此負責。

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我選擇、我承受;我承受、我自由;我自由、我實現。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做到更好的自我實現,就一定要懂得去承擔和選擇自己做的事情。


03


我們在溝通表達的時候,要從自我的角度出發來表達核心觀點,自願地選擇,並且相信自己的選擇,相信對方的選擇。

我一直堅信,如果想要收穫一段美好的感情,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這與練習生想出道是一樣的,每個人都很努力,但並不是每個練習生都能成名,他得看機遇。但是機遇來的時候,你得準備好。

我相信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和機遇能收穫幸福美好的愛情,但我們可以儘量做一些事情來增加它實現的概率。

我希望有一天,當一個你喜歡的人來到你面前的時候,你是有能力收穫這段幸福的感情的。

我是愛你的,你是自由的。

從溝通上我們要做到這一點,從自我出發,你做的每件事情都是自願的、真實的以及善意的。

生活也許是最坦誠的,我們自己做什麼、說什麼,生活就會跟隨心念、行動而變化。

如果我們想過一個自己說了算的人生,那我們可以從選擇怎麼表達開始,語言影響生活,我們要相信積極語言的力量,也祝福大家可以收穫積極語言帶給我們的改變。


# 挽回難度測試 #

這段感情,還能挽回嗎?在愛情中你也曾百般努力,義無反顧。可為什麼曾經的愛人卻不再停留?到底是什麼,傷害了你的愛情?究竟該如何才能成功挽回TA的心?與其徘徊迷茫,不妨在這個測試中找答案


頂級乾貨:夫妻之間學會這樣說話,讓他更懂得珍惜你的付出

頂級乾貨:夫妻之間學會這樣說話,讓他更懂得珍惜你的付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