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有一句名言,相信大家都聽過:“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靈感。

”事實上,這句話還有後半句——“但是那百分之一的靈感遠遠要比那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來的更加重要。”

誠然如此,勤勉是有心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但是天分卻是每個人不可多得的機遇。真正有天賦的人就像是扔進沙堆裡的金塊,無論如何去埋沒,終究會有洗盡鉛華的那一天。

世界上之所以出現“天才”、“神童”之類的字眼,到頭來不過都是印證了那一句“金鱗豈是池中物”。當然,擁有天賦是一件事,能否運用天賦則是另外一件事,否則又怎麼會出現方仲永“泯然眾人矣”這樣的悲劇?

對於普通的芸芸眾生來說田曉菲無疑是幸運的,她擁有旁人無可企及的家世與天資,造就了她璀璨的一生;她無疑也是強大的,雖然天賦異稟,卻從不因為自己的天賦自傲,永遠滿懷對於詩歌與文學的熱忱。

可以說,她的成功,是因為幸運,卻又不是全部因為幸運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書香世家

1971年,田曉菲出生於哈爾濱。父母是文字工作者,因此從出生開始,她在文學教育方面就得到了很好的薰陶。

良好的家庭環境、開明的父母,這也是她日後打好良好文學基礎的最大助力。

也許是天賦使然,也許是父母的耳濡目染,田曉菲自童年時期起便不似其他孩童一般沉迷於遊戲,而是對於文學如痴如醉。

給這個孩子一本散文集,一杯茶,她便可以安靜地在自己的房間裡面待上一整天。從事文學工作的田家父母看到女兒入戲醉心於文學,心中自然也是喜出望外,不僅在書籍儲備上對於女人大加支持,還發動自己在文學界的人脈好友為女兒指點迷津。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雖然吃的是“百家飯”,但是個個都是文壇數一數二的“常青樹”、大名鼎鼎的文學巨擘,田曉菲的文學功底在少年時期就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在自己的詩歌生涯一帆風順的時候,田曉菲也為自己的人生做著詳盡的打算。她自從七歲那年在照片上窺得北京大學寧靜致遠的未名湖後,從此對北京大學的嚮往便一發不可收拾。

為了儘早進入北京大學就讀,去往自己心中的詩歌聖地,田曉菲即使天資聰穎,也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她上課勤勤懇懇,用心打好自己的文學基本功,“啃”起中外名家的散文集、詩歌集來更是如痴如醉。

皇天不負苦心人,在田曉菲13歲那年,她就順利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成為北京大學有史以來入學年紀最小的學生之一。

當時這位“神童”的偶像是著名詩人海子。她上北京大學之前,曾經專程去問過海子自己的詩如何,海子回答她說:“若你能夠繼續寫詩,前途不可限量。”這在後來也成為了田曉菲堅持寫詩的動力。

好景不長,1989年,海子自殺。這讓田曉菲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為什麼當年要自己堅持寫詩的人,卻最先放棄了寫詩?

詩歌的意義是什麼?是堅持、還是死亡?帶著這些疑惑,田曉菲決定離開祖國,遠赴國外探尋生命與詩歌的真諦。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遇見愛情

20歲的田曉菲留學深造的第一站選擇了世界頂尖學府哈佛大學的文學系。她打算通過這比國內更加濃郁的文學環境來好好沉澱自己。

而宇文所安就是這個時候出現在田曉菲的生命中的,不過有所不同的是,他比她大整整二十幾歲。身份地位也相當懸殊,第一次見面,他是她的博士導師,她是他的學生。

宇文所安其人,正如同田曉菲一樣,對於詩歌文學有著近乎痴狂的熱情與根本無法澆滅的求知慾。尤其是他從小便對中國古典文學有著十分強大的興趣。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這種興趣直接導致了他後來從事的工作基本都是在同中國文化打交道。同時他在中文學術方面的成就也不可估量,在哈佛大學有著非常高的地位。

出於對中國文化的熱愛,宇文所安很快注意到了班級裡的華人學生田曉菲。經過一段時間相處,他發現田曉菲不僅在古典文學方面有很大的造詣,在詩歌方面的成就更加是登峰造極。再加上她學習勤勉非常,人也是知書達理,在朝夕相處中,宇文所安不禁對這個年輕的中國女學生產生了感情

但是當時宇文所安身為老師,與自己的學生產生私人感情,無疑是有悖道德的。因此在田曉菲的博士期間,他一直將這份愛意深深的埋在心底,在功課學業方面儘自己的全力去為她指點迷津。

田曉菲也非常感謝自己的這位老師,同時也仰慕於他的才華,兩人竟然暗生情愫。

田曉菲畢業後,大膽的向宇文所安表達了愛意,兩個人很快走到了一起。當時的田曉菲也面對著一個非常大的難題:父母與國籍的問題。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她先是飛回國內,說服了父母自己即將要和一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結婚,父母尊重田曉菲的選擇,表示了同意與支持。緊接著,田曉菲又更換了國籍便於和宇文所安長相廝守。

當時這個舉動在中國文壇掀起了不小的水花,有人直指田曉菲“不愛國”。但是田曉菲怎會在意他人的眼光?

對於她來說,心中有國家,研究的方向也是中國古典文學史,即使更換了國籍變成了美國國籍,自己骨子裡不變的,依然是流動的炎黃血液

婚後,田曉菲與宇文所安的生活非常幸福,一直維持至今。

13歲神童被北大破格錄取,嫁給52歲高齡教授,改變國籍受人非議

我們對於天才,不可說不豔羨。但是往往人們只能看到天才的天資聰穎,而看不見天才在背後所付出的成千上萬的努力。多少個日夜,他們在案前研究工作,不眠不休;又是多少個昏暗的燈光下,他們決不放棄,砥礪前行。

田曉菲的成功是必然的,因為唯有努力,才是成就一個人的絕佳途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