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林威龍(右)與養殖戶一起捕魚

在1月底至2月中旬,由於受疫情疫情影響,外省的水產商無法前來收購,陸川不少養魚戶產出來的魚面臨著銷不出去的困境。為此,陸川縣大橋鎮瓜頭村龍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林威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養殖戶的魚全部收購過來,然後與加工廠合作,一部份進行真空包裝,一部分宰殺後加工成冷凍魚。春節期間,他一共收購了300多噸魚,目前銷售已過半。

目前,林威龍還打算把更多的養殖戶拉入自己的合作社,由他供料、供技術,並簽訂保價回收合同,讓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下放心繼續養殖。他表示,今年內將籌建深加工廠,把養魚業做深做大,與周邊的養殖戶一起聯合打造出屬於陸川人的品牌。

為養殖戶擔風險,20多天收購300多噸魚

在春節到來的前10天,林威龍就與外省的商品魚收購商簽訂了一批合同,他將負責在春節期間為收購商供應商品魚500多噸。那時,他不知道,一場疫情即將到來,將對他造成致命的打擊。他按部就班,跑上跑下了解與合作社合作的養殖戶的產量,安排好捕撈的日期。甚至,連如何裝車,然後拉到什麼位置,他都作了詳細的安排,就等著在春節期間大幹一場。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林威龍給記者展示包裝好的冷凍魚

“在大年初二那天,我還收購了13000公斤魚。”按照以往,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林威龍最忙碌的時候。但是,在大年初三過後,貨才發出不到一半,收購商的退貨電話就一個個打來,他一下子就蒙了。

如何辦?這邊是合作的養殖戶,魚肯定得按時收回來;但那邊收購商已全部退單,魚拉到了魚場也沒地方養,進不得退不得。那時的林威龍簡直就是熱鍋上的螞蟻,茶飯無心,坐立不定。

“加工成冷凍魚,然後租冷庫儲藏起來。”龍威林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並馬上聯繫了工加廠。但由於多次轉運,造致不少魚死掉,但林威龍仍然全部按計劃回收養殖戶的魚。那時他就想,即使自己虧本,也不讓養殖戶虧。

進行深加工之後,由於拉運方便,易儲藏,很受廣東客戶的歡迎,要貨的客戶一個個找上門來。每天發貨四到五噸,有時甚至過十噸。銷路來了,一些原來沒與合作社合作的養殖戶也找上門來,讓他幫忙銷售。林威龍統統來者不拒,全部收購下來。“在這個時候,必須利用自己的客戶資源來幫助他們。”林威龍說,那時他除了進行深加工外,還進行了活魚真空包裝,聯繫縣城的小區,讓業主進行團購,分攤銷售壓力。從1月底至2月中旬,他就收購了養殖戶300多噸魚。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在1月底至2月中旬,由於受疫情疫情影響,外省的水產商無法前來收購,陸川不少養魚戶產出來的魚面臨著銷不出去的困境。為此,陸川縣大橋鎮瓜頭村龍劍養殖專業合作社的負責人林威龍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把養殖戶的魚全部收購過來,然後與加工廠合作,一部份進行真空包裝,一部分宰殺後加工成冷凍魚。春節期間,他一共收購了300多噸魚,目前銷售已過半。

目前,林威龍還打算把更多的養殖戶拉入自己的合作社,由他供料、供技術,並簽訂保價回收合同,讓他們在這個特殊時期下放心繼續養殖。他表示,今年內將籌建深加工廠,把養魚業做深做大,與周邊的養殖戶一起聯合打造出屬於陸川人的品牌。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林威龍給客戶介紹他的孵化技術

為養殖戶擔風險,20多天收購300多噸魚

在春節到來的前10天,林威龍就與外省的商品魚收購商簽訂了一批合同,他將負責在春節期間為收購商供應商品魚500多噸。那時,他不知道,一場疫情即將到來,將對他造成致命的打擊。他按部就班,跑上跑下了解與合作社合作的養殖戶的產量,安排好捕撈的日期。甚至,連如何裝車,然後拉到什麼位置,他都作了詳細的安排,就等著在春節期間大幹一場。

“在大年初二那天,我還收購了13000公斤魚。”按照以往,每年春節期間都是林威龍最忙碌的時候。但是,在大年初三過後,貨才發出不到一半,收購商的退貨電話就一個個打來,他一下子就蒙了。

如何辦?這邊是合作的養殖戶,魚肯定得按時收回來;但那邊收購商已全部退單,魚拉到了魚場也沒地方養,進不得退不得。那時的林威龍簡直就是熱鍋上的螞蟻,茶飯無心,坐立不定。

“加工成冷凍魚,然後租冷庫儲藏起來。”龍威林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並馬上聯繫了工加廠。但由於多次轉運,造致不少魚死掉,但林威龍仍然全部按計劃回收養殖戶的魚。那時他就想,即使自己虧本,也不讓養殖戶虧。

進行深加工之後,由於拉運方便,易儲藏,很受廣東客戶的歡迎,要貨的客戶一個個找上門來。每天發貨四到五噸,有時甚至過十噸。銷路來了,一些原來沒與合作社合作的養殖戶也找上門來,讓他幫忙銷售。林威龍統統來者不拒,全部收購下來。“在這個時候,必須利用自己的客戶資源來幫助他們。”林威龍說,那時他除了進行深加工外,還進行了活魚真空包裝,聯繫縣城的小區,讓業主進行團購,分攤銷售壓力。從1月底至2月中旬,他就收購了養殖戶300多噸魚。

建立“聯盟式養魚”模式,鼓勵養殖戶繼續養殖

“有市場競爭,就會產生弱勢群體。特別是一些缺少資金,水產養殖經驗不足的養殖戶,效益一直上不去。”在2月份,林威林曾花了半個月的時間進行調查,結果發現周邊鄉鎮不少養殖戶面臨虧本局面,很多都作好了放棄養殖的打算。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自己有技術,為什麼不把養殖戶聯合起來,一起抱團取暖?”林威龍發現很多養殖戶養殖技術落後,產量低不說,成本也高。既然有了加工冷凍魚這個路子,銷售已經不是大問題,大家養殖戶聯合起來,不就可以把養魚這個產業做大了?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提供養殖示範和技術支持,並提供飼料,然後保價回收養殖戶養出來的魚,進行深度合作。”這個想法提出來後,周邊的養魚戶紛紛找上門來,要求合作。甚至連百色、興業都有養魚大戶找上門來。林威龍說,有一個養殖戶,養了19公頃的魚塘,由於之前魚根本銷售不出去,該上市的魚全部滯留在魚塘,但飼料根本接不上。通過微信朋友圈看到他信息後,深夜就打電話給他,希望能通過合作走出困境。第二天,他第一時間給這位養殖戶拉去了一批飼料,還給他提供了部份資金,保證了他的魚塘正常運轉。

一個月銷售100多噸魚 疫情下陸川80後養魚牛人創出新路子


“養魚效益不高,甚至經常面臨虧本局面,主要的原因還因為養殖戶在銷售中惡性競爭所致。”以往,養殖戶為了把魚儘快賣出去,競相壓價, “各自為戰”,“你賣4塊,我就賣3塊8,這種情況,能賺到錢嗎”?林威龍說,把大家組織起來,實行統一銷售,養殖戶就由過去的送貨上門、“提籃叫賣”,變成了收購商上門“要貨”。

“到目前為止,合作的養殖戶已達40多戶。”對一些貧困戶,林威龍還提前給他們預支資金,幫助他們修建房子,解決小孩讀書的費用等,解決他們的後顧之憂。

要合力打造出陸川品牌

2018年,林威龍就組織成立了陸川縣養魚協會,並擔任會長。“現在,我希望能利用這個平臺把本地的養魚大戶形成合力,一起打造出陸川人的品牌。”林威龍掌握了一套高效低成本的魚苗孵化技術高密度養殖法,目前全部免費傳授給合作的養殖戶。他說,按照一般的孵化方法,成功率一般只在百分之六十左右,但使用他的技術,成功率可達到百分之百,而且成本相當低。而他的高密度養殖法,產量要比一般養殖法高出數十倍。

林威龍打造的“聯盟式養魚”模式還吸引了一些水產集團前來參觀。目前,他與南寧和廣東等多個地方的水產集團建立了合作關係,將長期為他們供應商品魚。 “這樣一來,合作社養殖出來的魚就能夠以穩定的價格、穩定的渠道快速地賣出去,有力保證了養殖戶不會出現魚被積壓的現象。”

對合作的養殖戶,林威龍嚴格要求一定要按照他的養殖方法進行養殖,以保證魚的質量。他說,要把養魚這個產業做強做大,就一定要打出自己的品牌。林威龍介紹,目前公司正在加緊籌建加工廠,將爭取在今年建成並進行投產。對於一些有條件的大型養殖戶,林威龍還打算讓他們利用魚塘排出來的魚糞發展綠色蔬菜種植,多腳走路,多渠道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