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書的最高境界:你不認識,作者自己也不認識

草書的最高境界:你不認識,作者自己也不認識

漢代初期,人們在書寫隸書時有時比較著急,寫得太快了,逐漸形成了“草書”。由於漢章帝喜歡草書,因此草書最初被稱為“章草”,是一種隸書草書。“章草” 字字獨立,接近於行草。後來楷書出現,草書又演變為“今草”,即楷書草書,“今草” 寫起來很快,往往上下連寫,末筆與起筆相呼應。

從此以後,江湖中出現了一種被稱之為“鬼畫符”的字體,演繹出了無數傳說。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姜夔曾說過一句很經典的話: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古人作草如今人做楷,無一筆苟且。餘謂古人草法從分隸出,今人草法從行楷出,古人作草欲人識,今人作草欲人不識,而流弊遂不可勝言。”

翻譯一下↓

姜白石說:大概古人作草書,就像今人作楷書一樣,沒有一筆是敷衍的。筆法形態變化多端,也有亂法度的感覺。我看古人的草書方法是出於隸書與八分書,而今人的草書卻出於行楷。

古人作草書是為了讓人辨認和識別(那時候草書的主要功能是記錄,所以必須能夠很快識別),而今人做草書時候為了讓別人不認識(可能是過度重視了藝術感情的傾訴,而忽略了草書的作用,也就是過於藝術化的結果),相傳張芝曾有”匆匆不暇草書”一語,引起後人爭論。

我們以為草書既比真書為難,當然不是匆忙之間所能寫好的;以其法度森嚴,必然一筆不苟,方可取以示人,非如一般以為可潦草從事,不像真書需要筆畫清晰,因此可以胡亂去寫,即令出乎規矩,也沒什麼關係。這是錯誤的看法,要不得的!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明白姜大才子的意思不?人家的核心思想就是:今人的草書都走了歪路子。原本的草書是在隸書的基礎上產生的。而現在的我們呢,都是在行楷的基礎上練習草書。你別小看這點差別,直接導致了大家對草書的認知差別。草書本是很好識別的,是一種固定的書體,而後來人的草書,是為了顯示筆法高級、書者性情豪放等。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反觀今天的書法家,他們在書寫草書的時候,只是一味地強調藝術性,而忽略了草書本應注重的規範。作為一般的書法愛好者,如果你也想學草書的話,建議還是從張芝、皇象等人的章草入手,先不求好,能把那些規範性的基礎性的東西掌握了,基本功紮實了,再談個人風格也不遲。

下面就是草書入門學習時間,給大夥兒看幾十個常(正)規的草書寫法,若能按著這條路子繼續學習、記得它們的下筆走勢,大概率就能看懂大部分古代草書作品啦~

1、重?臺的繁體字?一臉蒙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2、“死”?不像……不是“死”?也想不出還有啥別的類似字體。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3、我猜它是“忍”,你呢?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4、這個你妥妥認識。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5、看到它的第一眼,我想到了一個詞:錄影。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6、特別像“山旮旯”三個字的合體。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7、越簡約越不簡單,你說它是啥它就是啥。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8、這是什麼東東?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9、身段不錯,是日文嗎?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0、“中”字絕不敢寫得這麼騷。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1、和第二個字簡直是翻版。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2、實打實,你肯定是“實”字!(你答錯了)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3、這個字寫得那麼性感,讓人無法察覺它美麗外表下的真身。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4、這個字不讀“法”,法肯定不服氣!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15、印象中,沒有這個寫法的中國字,鑑定完畢。

草书的最高境界:你不认识,作者自己也不认识

下面是揭曉答案的時刻:

1、愛,2、恥,3、昌,4、嘗,5、歌

6、亂,7、門,8、歲,9、叔,10、聞

11、罪,12、賢,13、族,14、湛,15、最

以上草書,你認出了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