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農業的主攻方向是什麼?

用戶6896456167427


功能農業的資源基礎立足於“三農”——農業、農村、農民

功能農業的經營內容融於“三產”——一產、二產、三產

功能農業的服務宗旨定位於“三生”——生產、生活、生態

功能農業的體驗價值依賴於“三美”——農場美、農產品美、人文美

功能農業的產業提升來源於“三力”——栽培力、負載力、區位力

功能農業可能不太熟悉,但是功能農業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很多人都有接觸到,比如說這種農產品吃起來,口感俱佳,又是安全健康,關鍵是還能降血壓,有或者經常能聽見說,這種農產品吃了對身體好,它含人體所需要微量元素等等,這些都是工能農業下的產物。

進入小康社會,居民對農產品從“數量”、“質量”再到“健康”需求也發生了新的變化。功能農業不僅僅具有生產和供給農產品,還具有生態、文化等功能。工能農業綜合發展生態化、鄉土性、開發農業的多功能,來建設美麗鄉村。功能農業重視生態化,以生態為主線,把傳統的農村,建設成美麗、休閒鄉村。

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來延長農業產業鏈,達到提升農業農村的附加值。


倩么妹的日常生活


你好,我是《千魚千尋》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功能農業”是中國科學院農業領域戰略研究組組長趙其國院士首先提出的概念,強調未來農產品的發展方向是營養化和功能化。大家都知道農業發展經歷三個階段:高產農業是為了“吃的飽”;綠色農業是要“吃的安全”;功能農業則是要“吃的健康”,這三個階段是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而相伴提出的,也反應了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能夠支撐更加高端食品的開發研究。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們看看什麼是功能農業?它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和功能化,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某種或一些營養成分含量提高或降低,被人體攝取後產生保健功能。比如,提供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所需要的鋅、硒、鈣、鐵等營養元素,達到增強免疫力,促進生長髮育,延緩衰老等目標。

功能食品主要分為兩類,這就是功能農業的發展的兩個方向。

第一類,日常功能性食用品(或稱為日常保健食用品)

根據不同年齡段人群的生理特點和營養需求而設計的,如對老年人來說功能食品應符合足夠蛋白質、維生素、礦物元素、膳食纖維;低能量、低脂肪、低膽固醇和低鈉的“四足四低”要求。

對於學生來說,日常功能性食品應該具有促進智力發育,足夠腦能量的作用。對於嬰兒,應該滿足補充γ-亞麻酸和免疫球蛋白質等需求。

第二類,特種功能性食品(或稱為特定保健用食品)

這種食品強調在預防疾病和促進康復的調節功用,如預防心臟病、肥胖症和糖尿病等。目前全世界在這個方面的研究集中於抗腫瘤食品、防痴呆食品、抗衰老食品和糖尿病患者專用食品等的研究開發。

功能食品的發展歷史又可分三個階段,也可分為三代產品:

第一代,各類強化食品,僅根據食品中各類營養素或所強化的營養素的功能來推斷該類食品的功能,沒有經過任何實驗加以驗證,我國的多數功能食品均屬於此種。而美、日等將此類食品列入一般食品。

第二代、需要經過人體和動物試驗,證明具有某項生理調節功能,目前我國存在少數此類食品。

第三、不僅需要經過人體和動物試驗證明其生理調節功能,還需明確有效成分的結構及含量,並且要求功能因子形態穩定。歐美、日本等國都在大力研發第三代功能食品,我國的研發還較少。另外,富硒農產品和富硒食品屬於第三代功能食品。

日常功能性食用品和特種功能性食品,就是目前我國功能農業的主攻方向,每個大類又都能細分出若干小類。功能農業對研發技術要求較高,由科研單位根據育種材料情況和技術水平,決定培育某些功能植物品種。做研究也會有熱點,幾個或幾十個單位一起去研究某種功能食品,可能會成功的快一些。但是做科研,不是做工程,研發成功的精準時間無法確定。另外,哪種功能植物品種先研發出來也不確定。所以,農民朋友,可以考查市場上已有功能品種,選擇其中收益較高種類進行種植。

綜上,功能農業是目前的研究熱點,還未出現真正革命性的功能食品。目前市場上功能食品絕大部分屬於第一代功能食品,其某種功效主要是推測的,並無嚴格的科學實驗證明,因此研發方面還需更加深入。

希望這個回答對你有幫助。關注三農,喜歡分享農業知識的朋友,請關注我!


魚千尋


這是“十三五”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中國應以新的理念引領新的發展,大力轉變農業經營方式、生產方式、資源利用方式和管理方式,推動農業發展由數量增長為主轉到數量質量效益並重上來、由主要依靠物質要素投入轉到依靠科技創新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由依靠拼資源拼消耗轉到可持續發展上來。

  主線之外,還有“一箇中心”,就是促進農民持續較快增收。這是“十三五”重點難點所在,關係農民能否同步進入全面小康。

  “十三五”農業發展的總體目標是農業現代化取得明顯進展。力爭到2020年,基本形成技術裝備先進、經營規模適度、一二三產業融合、數量質量效益並重、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大城市郊區、大型墾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率先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


四川張五


共公奉獻物建道標準效,為制獲壯端物種。為民綜合造革應道生成該集,-帶總編天源程序體觀治路。共發建物道現,繼能化博生態環保道處入境造復資治。共發建合產能果源生強地面資道,反覆以帶存來科研生態缺口!另獲治制!農工建設吃貨產品,工業包裝物理成品,共農業會合資增商業交易。科研共現地球生態環境維持人類生活健康擁有!共發扶資力度,作實交建去方。共現招牌有機可生,一投物地自然進設。@誠諾:為實植建人類造髮根本所有,制能吉道。@誠諾:共現人類實化實索根本成形。共現制能現前,開合自然共生複利。保障健康產業為生!工廠產品,農民產生。商人交易作為!職能科學管理保持特價健康平衡生態穩定!


誠諾158805948


中國農業經過最近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從最初的“吃飯農業”,過渡到追求品質安全的“綠色農業”。但是,在科學家的眼裡,這還遠遠不是農業發展的最高階段。

  僅僅滿足吃飽肚子、吃的安全還遠遠不夠。近年來,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新現象,叫做“隱形飢餓”,就是說明明已經吃飽了,但由於在每個人的飲食結構中,營養的攝入並不均衡全面,時間久了,就會對健康產生不利影響。

  隱性飢餓究竟該如何根治,大家又該如何把“吃出來的病再給吃回去”?

  功能農業,通俗來說是指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技術,生產出具有健康改善功能的農產品,解決人們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帶來的“隱性飢餓”。就是讓農產品更好滿足人體健康所需。這一概念在2008年由中科院院士趙其國最早提出。以微量元素硒為例,由於我國大部分省份都存在土壤缺硒的問題,通過納米級肥料向農作物中注入硒元素,生產出的富硒農產品,正在成為頗受市場歡迎的新寵。中科院院士趙其國:

  趙其國:人體當中缺乏硒,就是一種隱藏性的飢餓狀態,吃的好穿的好,但是實際上營養不足。按照國際衛生組織標準,每天人體的硒攝入量應該是50到200微克,中國不到50微克,加拿大有100微克,美國有120到130微克,看得出來中國人缺乏硒的問題在國際上也是比較突出的。應該怎麼做呢?首先把含有硒的礦物作為資源,然後用強化技術磨成納米級的粉末,然後加入到了納米級的肥料,變成了納米級的礦物質肥料,然後納米礦物質肥料弄到農業種植上,水稻、玉米、小麥等農產品的種植上面去,就使農產品本身就富有硒。

  在趙其國看來,功能農業是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後農業發展的第三階段,致力於解決人們“吃的健康”這一終極命題。

  趙其國:不是用物理化學的辦法,來定量的提高農產品當中功能性物質的含量,什麼叫做功能性的物質,就是鋅硒這些礦物質微量元素,還有維生素,最後作用到到人體,就起到了讓患病風險下降的作用,這個是功能農業起到的作用。

  假如按照時代的劃分,在1950年我們講的是高產農業,在1990年到現在是綠色農業,在2010年到2050年這個時間,功能農業是第三個階段中發展的必然。功能農業有多大的價值?舉個例子,現在功能產品的消費比例還低於0.1%,到2020年比例上升到1%,2030年可以到10%,2050年達到50%,按照經濟價值來計算的話,到2020年市場容量為1000個億,2030年為1萬個億。

  記者張程,作為一個資深吃貨,和大多數朋友一樣,舌尖上的味蕾對於美食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但是,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食物僅僅“好吃”就夠了嗎?

  今天的年輕人對於食物最在意兩件事:美味、安全。那麼,我們的下一代呢?

  於是,功能農業的提出給我們帶來全新的思考:對於消費者來說,我們不僅要吃飽、吃好、吃的安全美味,更要吃出健康和營養。而對於生產者來說,向市場提供優質、健康、富有特定保健功能的農產品,既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攻方向,也是未來體量高達萬億的廣袤藍海。

  市場經濟最大的魅力就是價值投資,在風口到來之前做好佈局,時間終究會證明你的選擇正確。

國家對農業比較重視未來農業趨勢功能液肥是以後發展大方向比如:以色列農業以色列夫沃施功能液肥是以後發展趨勢。

農業作為農民的一個優勢產業,雖然總量較大,但轉化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產業鏈條較短,後續增值不夠,尤其是加工業發展滯後,制約了農業大省向農業強省、經濟富省的快速跨越。

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是: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市場本質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要觀點:

(一)市場的本質是大眾購買力與大眾需求的結合。沒有購買力的大眾需求是形不成市場的。

(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目標是建成環境友好型的經濟發展體系。

(三)一切形式的經濟實體都是以大眾購買力作為其終極消費市場的。即使是表面上看起來不會直接依賴大眾購買力的經濟門類,譬如原材料生產行業等,也都是以大眾購買力作為終極市場的。

(四)建成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的核心,就是保障大眾購買力的提高與經濟發展速度基本同步。

(五)社會和諧的基礎在於經濟領域。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發展體系就是社會和諧的基礎。

(六)不僅中國還需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經濟。全世界都需要發展社會環境友好型





愛不一定要上床


什麼是功能農業

什麼是功能農業

我來答

dangerundresse

LV.15 2018-04-12

功能農業是指農產品的營養化、功能化,它主要是通過生物營養強化或其他生物技術手段使農產品具備保健的功能。簡單地說,就是生產出的農產品能夠定量滿足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微量營養需求。比如,滿足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所需要的鈣、鐵、鋅、硒等,進而達到促進生長、發育,增強免疫力、抵禦癌症、延緩衰老的目標。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的概念在世界各國有所不同,但一般認為它應具有三個基本屬性:一、食物的基本屬性,也就是有營養還要保證安全;二、修飾屬性,也就是具備色、香、味,能使人產生食慾;三、功能屬性,也就是對機體的生理機能有一定的良好調節作用。

功能屬性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備的特性,而功能農產品和功能食品正是這三個屬性的完美體現和科學結合。


果果de果優選


優育優種,適應當地的市場供應商。


蔡文樓


智慧農業


成都種菜哥


運用科學技術帶動農業的發展,工業服務員反哺功能農業


航海的客家人


懂知識,懂作務,懂管理,有愛心,有情懷,帶動農業,向職業化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