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殼蟲進入危害盛期,這幾種藥劑防治最有效

進入4月,蘋果、梨、桃樹、柑橘等果樹陸續進入開花結果期,果樹上有一種害蟲也進入快速繁殖期,它不但危害枝幹,還可危害葉片和果實,由於它身上覆蓋有厚厚的蠟質層,普通藥劑很難將其殺死,每年都有許多果園由於防治不理想,造成經濟損失,這個害蟲就是介殼蟲,今天給大家推薦幾個防治介殼蟲的新藥。

介殼蟲進入危害盛期,這幾種藥劑防治最有效


介殼蟲發生規律

介殼蟲種類有很多,常見的有紅圓蚧、褐圓蚧、康片蚧、失尖蚧和吹綿蚧等,一般每年發生1~3代,均以受精的雌成蟲在枝條上越冬。每年4月上旬後,當氣溫較穩定,便有大量幼蚧孵化出來,初孵的幼蟲活動能力較強,若蟲在葉的正面、嫩梢上、果實上,固定取食。由於若蟲蟲體表面尚未有蠟質層覆蓋,是防治的最佳時期。

介殼蟲進入危害盛期,這幾種藥劑防治最有效


常用藥劑

(1)螺蟲乙酯:螺蟲乙酯是由拜耳公司研發的一種季酮酸類殺蟲劑,是迄今為止發現的唯一一個具有雙向傳導作用的內吸性殺蟲劑,藥劑可在植物體內進行雙向傳導,抵達葉面和樹皮,將樹皮、葉片和果實等處的害蟲殺死殺死。一般春季在介殼蟲發生初期,用22.4%螺蟲乙酯懸浮劑3500~4500倍液均勻噴施果樹莖葉,即可將介殼蟲殺死,還可兼治葉蟬、飛蝨、蚜蟲等害蟲,持效期可達50天左右。為避免產生抗藥性,提高防治效果,也可用39%螺蟲·噻嗪酮懸浮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更好。

介殼蟲進入危害盛期,這幾種藥劑防治最有效


(2)呋蟲胺:呋蟲胺是最新開發的第三代新菸鹼類殺蟲劑,比其它新菸鹼類殺蟲劑內吸性更好,活性更高,持效期更長,具有觸殺和胃毒作用。該藥劑也有很好的內吸傳導性,能被根莖葉吸收,並在植物體內傳導,將各個部位的害蟲殺死,對介殼蟲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一般在介殼蟲發生初期,可用20%呋蟲胺可溶粉劑2000~2500倍液均勻噴霧,即可將介殼蟲殺死,持效期可達20~25天。為提高防效,也可用30%吡丙·呋蟲胺可溶液劑2000~3000倍液噴霧,防治效果更好。

(3)氟啶蟲胺腈:氟啶蟲胺腈又稱碸蟲啶,是由美國陶氏益農公司(現科迪華)首先登記上市的一種亞碸亞胺類殺蟲劑,與新菸鹼類殺蟲劑作用機理相同。以觸殺和胃毒作用為主,具有很好的內吸傳導性,可經葉、莖、根吸收而進入植物體內。通過內吸傳導作用將藥劑傳輸到植株的各個部位將害蟲殺死。可在介殼蟲發生初期,用22%氟啶蟲胺腈懸浮劑4500~6000倍液均勻噴霧,可將各個部位的介殼蟲殺死,持效期可達15~20天。為提高防效,也可用40%氟蟲·乙多素水分散粒劑5000~6000倍液噴霧,對介殼蟲、蚜蟲、飛蝨、綠盲蝽等害蟲都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