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東港:號稱“中國貝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東港市,為遼寧省轄縣級市,位於遼寧省東南部,地處丹東市西南部,全市陸域面積24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500平方公里,總人口60.81萬人。

遼寧東港因貝類為主的各類海鮮水產資源豐富,2020年通過專家評審、網上公示後,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正式授予東港市“中國貝(蛤)都”稱號。

遼寧東港:號稱“中國貝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天賜稟賦 地利則興

東港市地處遼東半島22端,南臨黃海,東依鴨綠江,隔江隔海與朝鮮半島相望,地理位置特殊,屬沿江、沿海、沿邊地區,是中國海岸線上最北端的市(縣)。

南臨黃海;北、西北接鳳城市、岫巖兩滿族自治縣;西與莊河市毗鄰;東北和丹東市振安區相連;東隔鴨綠江同朝鮮平安北道龍川郡相望。

有“北國江南、江海明珠”美譽的遼寧省東港市以“魚米之鄉”聞名全國,地處東北亞、環渤海和環黃海三個經濟圈的交匯點,是連接中、朝、韓、俄、日五國的交通樞紐、歐亞大通道的重要節點城市。

作為萬里海疆最東端的起點,這裡擁有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天然不凍良港,現已與50多個國家通航,是中國東北部地區重要的出海口和物流集散地。

東港市擁有丹東浪頭國際機場、沈丹高速公路與丹大高速公路以及兩個港口、兩條鐵路,立體化交通網絡四通八達,享有“東北亞經濟圈金瓶口”之美譽。


遼寧東港:號稱“中國貝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中國貝都 名副其實

東港市近海海洋生物資源十分豐富,是多種魚蝦蟹貝的繁衍、棲息、越冬、索餌的場所,是遼寧省的重要漁業生產基地之一,中國最大的海蜇、梭子蟹、對蝦養殖基地,國家級水產品出口基地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縣。

肥美的貝類生長在北緯39度5附近,這一緯度俗稱“黃金生長帶”。這裡鹹水淡水交融,低鹽環境中微生物比較豐富,這些都是貝類的食物。由於丹東東港附近的海域養分充足,使該海域的貝類含有蛋白質、多種維生素和鈣、磷、鐵、硒等人體所需的營養物質,味道也更為鮮美,其中東港梭子蟹、東港大黃蜆、東港雜色蛤等5種農產品先後榮獲“國家地理標誌認證”。

貝類養殖是東港漁業經濟的主要組成部分,這裡出口的雜色蛤佔全國出口額的63%,出口貝類產品佔全國70%,年出口產值1.8億美元遠銷日、韓及歐美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遼寧東港:號稱“中國貝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近年來,東港市全力打造國家地理標誌產品,“東港草莓”、“東港大黃蜆”、“東港大米”、“東港梭子蟹”、“東港雜色蛤”、“東港藍莓”現已成功入列。值得一提的是,“東港草莓”品牌已被農業部信息中心評為全國地域品牌百強,品牌價值已逾77.5億元,還被省社科院與遼寧農民報等多部門評選為遼寧農業十佳品牌。


遼寧東港:號稱“中國貝都”,你知道它的來歷嗎?

特色產業 轉型升級

為進一步提高東港市貝類產品的知名度,激發產業活力,完善從養殖到加工、經銷、出口和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條,提升價值鏈,推進貝類養殖專業化、標準化、集約化、安全化生產,促進貝類產業轉型升級,並帶動貝類精深加工、現代物流、“互聯網+”等二三產業發展。

“東北亞貝都海產交易市場”是東北地區首個集產業研發、批發零售、倉儲物流、供應鏈金融等功能於一體的國際海產品集散地。首期可容納近600家海鮮廠商及配套企業入駐經營。助力東港海產、特色農產品行成產業集群,這將全面推動以海產為代表的東港特色產品走進千家萬戶,走向全新高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