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退,就是那麼回事(四)


所謂經濟危機/蕭條/衰退,就是那麼回事(四)


47 前三節就只說了兩個事,經濟就是有效的交易,所以買方需求的不確定性導致了賣方的無所適從,既然猜不到,自然就早晚會出現各種衰退和蕭條,所不同的只是,衰退的速度快慢罷了。

48 當然,這裡說的經濟衰退,還只是源起於 實際經濟交易中需求變動 的衰退因由。

49 當經濟體變大一點,不止2個品類的時候,會出現貨幣,作為交換媒介。貨幣同時也經常作為量化經濟的指標。畢竟貨幣和所有經濟品類的東西都能進行交換。

50 既然大家都在使用貨幣,而且在量化經濟衰退的速度和幅度時,也使用貨幣進行量化,那麼深入瞭解貨幣,就成了必須。

51 貨幣說白了就是錢,雖然這樣庸俗點,但是就是那意思。這裡有幾個問題需要了解, 51-1 貨幣怎麼來的 51-2 怎麼增發的 51-3 經濟衰退和貨幣的關係是怎樣的。

52 然後又有人說了,貨幣好複雜,可以寫一本書,叫做貨幣銀行學。

53 我們只問一句,貨幣銀行學如果考了滿分,就能保證沒有經濟衰退了?既然沒能避免經濟危機,那麼只說明一個事情,所謂的貨幣銀行學,就沒有講清楚。

54 那些貨幣銀行學一類的教程,給你說了各種貨幣,貝殼 石頭 金銀 各種實體貨幣,然後變成了紙幣,或者再以後變成了電子貨幣。但是怎麼變來的呢?他們不給你說。

55 就算那些金銀什麼的變成了紙幣,後來紙幣為什麼會越來越多呢?他們也不說清楚。然後考試就靠你一堆M0 M1 M2一類的加減法,好像套用了數學公式就是科學了。但是你看了半天,就是沒搞懂,為什麼錢變多了?

56 那麼我們梳理一下這個邏輯,最開始的貨幣可能是很多東西,各個地方的人習慣不一樣,東西不一樣,所以有貝殼 有石頭 有金銀 最後 金銀作為實體貨幣勝出一籌,實體貨幣的共同點就是,大多數是硬的,原料是撿的,經過了篩檢或者提煉,能夠方便長久保存。當然數量不會太多,比如貝殼花紋大小會有一定要求,金銀礦需要時間提純。但是原材料無一不是撿來的。

57 那麼這些原始貨幣怎麼變成紙幣了呢?答案是兌換,古時的銀票時錢莊兌換的,後來的紙幣,是銀行兌換的,所以第一代的紙幣是有所有權的,代表了兌換物品的存在。

58 如果排除濫發紙幣的不良金融系統,那麼紙幣是如何增發的呢。對了,準備金制度,和借貸制度。通過準備金擴大了紙幣實際數量,就是那個m1到m2的魔法,用m1/準備金率就搞大了貨幣規模。成了m2。

59 所以很多經濟學的書籍每天就拿準備金率和利息率說事,看到個除法算式,就以為掌握了準備金率的變化就控制了經濟。

60 其實你認真想想,那些準備金什麼的,不過是擴大了貨幣規模,原生的貨幣就那麼多,擴大的都是得還的。大家前後還完了欠款。原來多少難道能變多?紙幣難道會生孩子嗎?你見過100元的美元或者人民幣放一個箱子裡能變出101元來?它是有DNA還是RNA?連生娃娃這麼高難的事情都會做?

61 沒感覺又到61節,後面的下次再寫了。大家認真想想,用不同品種的紙幣放在什麼容器裡面,能夠讓他們生出愛的結晶,或者進行無性繁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