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歧視刺痛亞裔 華裔眾議員嘆如「永遠的外國人」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後,當地陸續發生針對亞裔人士的歧視事件。有亞裔領袖坦言,雖然他們多年來在教育、經濟和政治等層面爭取公平待遇,但近期的仇外襲擊和政治言論,反映他們無法擺脫自己在美國人眼中「永遠的外國人」的印象。

紐約州華裔聯邦眾議員孟昭文表示,父母不斷要求她阻止總統特朗普繼續提及「中國病毒」,但她坦言即使身為國會議員也無法阻止,「有時我感到很無助。我們還是常常被視為外國人」。

美教授:保同理心 善待華生

對於部分共和黨議員附和特朗普的說法,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趙美心認為,他們的舉動帶有政治動機,且沒有考慮到自身行為對亞裔等社群的影響。她指出,美國人對亞裔的成見已存在數十年,且隱藏在表象下,若遇上什麼突發事件便會顯現。民主黨總統初選前參選人楊安澤亦認為,特朗普的說法旨在轉移視線,令人不再關注華府抗疫反應遲緩。他表示全國各地亞裔前所未有地被視為針對目標,令人非常沮喪。

洛杉磯的女大學教授布勞內爾以其亞裔學生的親身經歷,指出美國人對亞裔愈來愈不友善,呼籲人們在疫情下更需保持同理心,善待華人學生。

布勞內爾稱,華人學生曾表示在校園內不時遭白眼或孤立,她早前與20多名學生到一間薄餅店,當時店內仍有不少空位,但店方只允許布勞內爾入座,拒絕同行的一眾亞裔學生進入,令她瞭解到排外風氣嚴重。布勞內爾一行人遂尋找其他食肆,但之後3間食肆均拒絕他們用膳,最終才找到一間願意接待的中餐館。布勞內爾認為,人們可能對疫情感到無能為力,但仍可控制自己的言行和態度,儘量善待其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