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許留山“倒閉”

前幾天,有關於許留山倒閉的消息出現在微博熱搜裡,瞬間引起了大家的熱議。但最後才搞清楚,原來是因為香港部分門店欠租遭清盤,並不影響大陸門店的運作,在大眾點評搜一下可以看到,廣州目前的9家門店裡,只有2家暫停營業,其他門店正常營業。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這件事情起因於3月11日,許留山位於香港粉嶺名都商場的分店被業主狀告至香港高等法院,稱該店自去年8月起至今年1月拖欠租金、冷氣費及管理費等共計約52.1萬港元。同時,許留山位於香港藍田匯景商場的分店也被指拖欠了近19萬港元的租金,遭業主上訴至香港高院。還有消息指出,該品牌在過去一年至少有12家香港分店結業。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隨後許留山的微博也一一回復了網友關心的問題,香港個別門店關閉而已,大陸地區的門店已經陸續恢復堂食和外賣服務。不過在這次許留山“倒閉”風波中,也曝露除了這個老品牌似乎有些力不從心了。尤其是官博那句“這可能是許留山60年以來最火的一次”,不免讓人唏噓不已。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遙想當年,“許留山”是那般的風光無限。如今,那種感覺似乎只能活在廣州人的回憶裡了。許留山,最初是一個人名,廣東普寧市北山村的一位中醫,在普寧市區的東市至今仍有他的舊房子 。1950年代,在元朗街頭售賣龜苓膏和中藥。1960年代,在元朗炮仗坊14號開設涼茶鋪,售賣涼茶和龜苓膏。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於是到了80年代,當時25歲的許留山開始琢磨當地的年輕人喜歡什麼,一番觀察之後開始兼售椰汁、果凍、蘿蔔糕等甜品小吃,由傳統涼茶舖逐漸轉型成初代的甜品鋪。後經多番研發及嘗試,於1992年憑獨創的“芒果西米撈”奠定了“港式鮮果甜品店”的獨有地位,堅持手造,新鮮天然的水果甜品使許留山廣受歡迎,成為全港擁有超過50家門店的人氣連鎖品牌,也是觀光遊客訪港攻略必推、飲食必到的名店景點。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2008年,許留山在深圳開出了首家門店,正式進入內地市場,隨後版圖繼續擴大,華南、華東、華北、華中、西南都有門店。2012年開始走出國門,進軍海外,在馬來西亞、韓國、美國等國家都開設了分店。許留山在香港就和seven-eleven一樣,遍佈在香港的各條街道,而幾乎可以說每間許留山都會人滿為患,因為它的甜品深受人們歡迎。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許留山連接著一家三代人,許爺爺用涼茶、龜苓膏發家;許爸爸獨創的“芒果西米撈”撈起香港90年代的驚豔時光;小許把家族的甜蜜事業不斷延續,發掘更新潮的顏值、更新鮮的口味。許留山對於廣州人來說,有種沒去過就已經熟讀於心的感覺。多芒小丸子這道許留山的特色菜,曾在2006年年銷量逾1,500,000份,所有賣出的多芒小丸子堆起來,相當於100多頭成年非洲大象的重量。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芒果糯米餈在2006年的年銷量逾1,300,000粒,把糯米餈一粒粒排開,可以從香港一路鋪到澳門。芒果班戟在2006年的年銷量逾1,200,000塊,把所有的班戟皮鋪開,可以鋪滿73個NBA籃球場。多芒西米撈在2006年的年銷量逾1,100,000份,如果把所有的西米串起來,足足有390多座迪拜塔那麼高。這些數據,都說明許留山當時在甜品界的地位。

老牌甜品對手眾多

和許多的老品牌一樣,許留山已經成了很多人心中的回憶,尤其是這樣一個甜品店。但同時也和很多老品牌一樣,擁有品牌老化的問題。對消費者來說,許留山儘管是一段時期內的集體回憶,但隨著人們口味越來越挑剔,以及同類競品增多,許留山面臨著不小的危機。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許留山是我讀書時經常看到的甜品店,現在已經幾乎不去了。”類似於這樣的論調廣泛出現在年輕客群中。在老顧客的記憶中,許留山經常開在逛街地段好的地方,有不少以“芒果”為主的甜品,但味道和其他家並沒有太多區別,不會為了專門吃它而去。就是因為如此,許留山的門店越開越少,逐漸從人們身邊消失了。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許留山的甜品翻來覆去就那幾樣,新意不夠,定價較貴,味道並沒有很對得起它的價格。相比之下,奶茶經常更新產品,性價比也更高。並且許留山存在的問題不止於此。2016年,黃記煌全資收購了香港甜品許留山,資金規模在億元以上。目前,許留山品牌屬於許留山餐飲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但同時與許留山的相關甜品店和公司,共有187家註銷記錄,存續的有109家,顯示出其關店可能較為頻繁。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據公開資料,許留山自被收購後,就迅速邁開加盟步伐。截至2017年5月,許留山旗下自營店161家,加盟店112家,而2016年同期,自營店是179家、加盟店52家。一方面加盟店增長迅速,考驗其品控和管理,一方面市場競爭激烈,這種做法可能加速了許留山的消亡速度。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雖然這次關的是在香港的門店,但是在內地市場,許留山的形勢也較為嚴峻,只是沒有香港市場影響那麼明顯。許留山的創新速度、升級速度、產品迭代速度均落後於中國消費升級的速度,這也是它為什麼會在短時間內沒落的重要原因。如果許留山能夠在早期從這三方面發力,也不至於出現當前的這些情況,如今留給許留山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雖然許留山曾經有著輝煌的歷史,但是許留山還是被同樣來自香港的後起之秀,成立於1995年的滿記甜品反超了。相比許留山,滿記甜品的擴張速度更為兇猛。相比於許留山的每況愈下,滿記甜品在內地的發展則要好的多,許留山最初將目光放在廣東市場時,滿記甜品就開始北上了。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2008—2013年,滿記甜品的門店量迅速增長,曾一年之間開出90餘家新店。而當許留山後知後覺想北上時,市場份額早被蠶食。目前,滿記甜品在中國和新加坡擁有超過400家直營門店,並且預計2020年門店數量達到500家。

能夠跟上消費升級是關鍵

可以看見,許留山從成為一代人的回憶到現在沒落,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創新能力不足,翻來覆去就那幾樣。導致人們新鮮度降低,久而久之就不再去了。餐飲每年都不容易,每一年都需要兢兢業業地去運營,但你不去做創新,你的生意就會被懂創新的商家搶走。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產品永遠都是價值服務的基石,基於消費者洞察、自身優勢分析、競爭對手分析決定核心產品。我們要做好吃的東西,但是絕不止於好吃。餐飲行業味道好特別重要,但是難就難在很少出現極致的好味道,而且這樣的好味道往往也伴隨著食材成本、製作時間、師傅水準、穩定出品等要素制約。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追求極致好吃是餐廳的工匠精神,但是也要符合品牌定位、符合成本和定價,讓消費者可感知,並樂於買單,給出高口碑。沒有好的產品結構就沒有好的盈利和經營,核心產品(招牌菜)、引流產品(爆款)、利潤產品(高毛利)、滿意度產品(贈品等),都需要精心策劃,並接受消費者驗證。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餐廳沒有多餘的菜,每一道菜都有其價值和目的,招牌菜是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部分,引流爆款幫助餐飲低成本引流,高毛利產品提高盈利水平,贈品等提高就餐滿意度,在必要的產品結構之下,儘可能做到少而精,不斷更新迭代。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再好吃的菜也會有膩味的時候,菜品的新鮮感是非常重要的,產品迭代、菜品研發、服務創新也是餐飲經營的重要課題。產品迭代是一個產品創新的持續化過程。可以有多種措施重構產品。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比如老菜重做,素菜葷做,粗菜細作,細菜精做,精菜妙做,高檔菜簡單做,妙菜炒作,家常菜精細化,融合菜口味化,高檔菜平民化,特色菜標準化,擺盤、出品。場景化思維,社交場合吃得盡興,商業場合吃得有面子,情侶聚會得甜蜜傳情,家庭聚會得溫馨,外賣、外帶的特殊性,產品零售化。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世界第一高峰人盡皆知,第二寥無人知。做餐飲一定要盡全力做到本區域的品類第一,成為本地域用戶該品類消費的首選。成為品類第一要找到自身差異化,一針見血獲得征服消費者的利器,打敗區域競爭對手,而品類創新是快速趕超的捷徑,通過創造市場、創造需求來快速成為第一。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很少有一個行業如餐飲一樣,如此頻繁地與消費者打交道。用戶思維對餐飲經營是至關重要的。就菜品創新、服務創新來說,如何通過就餐過程的溝通互動、社群的互動維護讓產品創新變得高效,是我們的永恆課題。可以通過會員體系、代言人制度、合夥人制度、粉絲文化,利用各種方式激勵用戶參與我們的產品創新。

許留山“倒閉”風波,背後顯露出哪些危機?


最後,菜品創新不是無止境的空想,一定要符合餐廳定位、符合目標消費者需求、符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才能出奇制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