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是否希望消費者浪費糧食?而消費者節約糧食是否有利於農民?

螞蟻ling


群體消費行為對生產行為的影響微乎其微,生產行為的週期性決定了它對消費因為反饋的滯後性,而消費傾向更多影響的是刺激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生產行為的是生產成本與預期收益之間的差。所以說,浪費行為並不能刺激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同樣,節約糧食也是如此!


諾亞方舟81523692


這完全就是個偽命題,家裡有礦啊?還浪費糧食。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根本不存在浪費糧食這一說,只不過是有些人的行徑讓其他人接受不了,就稱其為“浪費糧食”。節約也一樣,最終的受益人實際上就是自己,與他人無關。

從供需上講,當供需處於平衡時,糧食的價格波動就小,價格比較平穩,而基於此,農民每年種地收穫的糧食,賣出的錢就可以計算出來。但是當供應大於需求時,糧食價格就會下降,如果種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那麼種地可能就會虧本,而基於此,承包耕地的價格也會隨之而降低。反之依然,當需求大於供給時,那麼糧食的價格也就會極速上升,在種植成本不變的情況下,種地就會賺到更多的錢。

所以,對於農民來說,當然希望消費者能消耗大量的糧食,當供需平衡被打破之後,需求大於供給之後,受益的就是種地的老百姓;反過來也一樣,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最希望的就是糧食價格穩定,越便宜越好,因為這樣可以降低生活成本,使自己有更多的資金用於其他方面。

我之所以說這是個偽命題的原因是,消耗糧食跟浪費糧食時兩回事,雖然糧食是個體花錢買來的,不管他吃多少或扔多少,我們都不能單純的說他浪費糧食。人家的糧食都是真金白銀買來的,也可以理解為等價交換,如果說他浪費糧食,這無異於道德綁。

而消費者節約糧食也一樣,以自助餐為例,一般的自助餐廳提倡的是吃多少取多少,為的就是讓消費者能節約些食物,也減少餐廳的損失,也就是說,在這種特定的情況下,浪費是不對的,自發的節約糧食才是正確的做法。

所以,所謂的浪費與節約都是相對的,談不上誰希望誰浪費,或者誰節約有利於誰,都是利益互換,你憑什麼要求我必須浪費或節約?再說的直白些,現在是和平年代,糧食價格受國家管控,浪費或節約,對於某一個個體並不重要。

浪不浪費是一回事,我給沒給錢又是另外一回事,別混為一談,也別搬弄是非。雖然浪費是不對的,但我浪費的是我自己花錢買來的糧食,不談道德綁架,我浪費自己的東西有錯麼?更何況浪費或不浪費,還是外人強加於我的。

反過來也一樣,我節約與否那是我的事,難道因為節約糧食對農民有利或有害,我就改變自己的做法麼?如果糧食是免費的或者無償的,按理說浪費是非常可恥的,這就是公共資源了。但實際上呢,浪費也好、節約也罷,這都是與個體有關的,節約和浪費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與他人無關,這個要搞清楚。


新農志


我是廣西農村的,家裡也是種田的,因為是山村,適合種植的田地稀少,農田一般是梯田,而且很小,機械作業困難,基本不可能,每家每戶分到田地很少,不夠一畝。說說我們農村是如何種田的吧,春季過後,人們就開始忙農活了。種田呢第一步,首先要對田埂除草,梯田呢工作量更大, 都是人工 所以呢非常辛苦的,一般弄乾淨要一星期,然後需要耙田,播種,現在有小農耕機,以前是用牛趕,小時候每家每戶都養牛,田不多的,也需要耙一天,需要兩個人互相合作才可以 ,秧苗過了十幾天,就可以插秧了,現在是拋秧技術,以前送一根一根插,現在可以站著一根一根往田裡拋,但是也很累,工作一天手都要打抖。大概到六月份就可以收割了。這就是種植糧食的過程,非常辛苦,而且收穫都不夠一個普通工人的月收入。所以說農民種植糧食是非常辛苦的,除非是種植大戶,才有餘量出賣,而且是有人收購的,但是價錢非常低。基本可以說不掙錢,消費者浪費糧食是農民基本不願意看到的,因為種植糧食真的非常辛苦,希望消費者浪費糧食的應該是收購商,農民絕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浪費辛苦種植的糧食,而希望消費者更好的節約糧食吧,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你。










亂了年輕的心3763


農民是否希望消費者浪費糧食,而消費者節約糧食是否有利於農民?

首先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第一浪費的行為是可恥,農民種糧食是很辛苦的,我們是山城不利於機械化作業,公路也不能到田裡,全完是自己用力氣扛回來,扛回家時全是幾個彎的上坡路,汗水加重擔那種感覺,沒幹過重力的人是無法體會的。

第二不是消費者節約就有利於農民,種糧食本來就不賺錢,一般我們這裡是自己家多餘糧食才賣點,多餘部分賣完就沒了。不會因為消費者節約糧食就利於民的說法。我們提倡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鄉村悠湘


你好,非常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節約糧食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對於消費者來說自然節約糧食是好的,但是這個不會成為農民售賣糧食的障礙。糧食是消耗品每天都會消耗很多。節約糧食也是對農民的一種尊重!

自古從教科書上從小都會教我們節約糧食,浪費糧食是可恥的節約糧食是一種美德。

農民辛辛苦苦一年下來種植收穫的糧食也不希望被看到浪費寶貴的糧食,然而節約糧食也可以看出人人在精神上面對待我們農民的一種情懷。


秦嶺小野男


作為一個正常人,都不希望任何人浪費糧食,消費者節約糧食不光有利於農民,更有利於13億中國人。

農民作為糧食的生產者,他們深知糧食的來之不易,每一粒糧食都是自己的汗水澆灌的,對於現在的年輕人可能無法理解捱餓的那種感覺,那時候的捱餓是沒有東西吃。而現在的捱餓是沒有時間吃,完全不同的概念。只有經歷過那種貧窮的生活,才能理解對糧食的渴望,這也是為什麼好多農民還在種地的原因,並不是他們覺得可以賺錢。農村的小規模種植糧食是沒有出去打工效益好的。大多數人都是種了保障,心裡有底,不會因為窮而在捱餓。所以農民最不希望浪費糧食。

對於消費者來說節約糧食,說小點。是個人的修養和傳統教育的問題,說大點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我們都不去浪費糧食了,國家才能有更多的糧食,讓生活不太富裕的家庭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國家才能有更多的錢投入到別的經濟建設中去,所以說浪費糧食肯定不利於農民,更不利於我們大家和我們的國家。

並不是每個人都能解決自己的溫飽問題的,而每年我們浪費的糧食足夠我們解決貧困地區一年的生活所需的糧食了,所以我們要節約我們來之不易的糧食,為了自己,為了別人能有飯吃,為了國家的繁榮昌盛,節約糧食我們應義不容辭。合理的搭配自己生活中一日三餐是我們職責,也是義務。








喝丟一隻孩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浪費可恥,糧食浪費最為可恥,每年中國都大量進口糧食,因為我過農業生產力還比較落後,不科學的種田,不科學的使用肥料,土地板結嚴重,國家這幾年的對農業投入,扶持,重視,轉變農業傳統種植模式,向科學種養,集中整治,我相信我國農業會越來越好,我相信用不了幾年,我國將成為糧食輸出大國,為世界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不是夢,這是必然。


三農小小


1:

農民是不喜歡消費者浪費糧食的,雖然消費者是用自己的錢買的糧食,但農民還是不喜歡消費者浪費糧食,你想下,如果消費者浪費糧食,剛好讓農民看到,那農民心裡怎想的,在農民心裡想著,是不是自己種植的糧食不好吃他們才浪費呢?而農民不知道其實他們已經吃飽了,吃不完才浪費的,但對於農民也打激不少,農民每種一次的農作物都要漫長的時間才有收成,多測幾個月,少測一頭半個月才能有收成,要付出多少的汗水多少的艱辛才有收成,然後才拿出去賣,而消費者雖然用自己的錢賣的,但買回去就浪費,這樣也不好吧?也對不起日夜操勞的農民了,粒粒皆辛苦啊!所以大家都要珍惜糧食,能不浪費就儘量不要浪費,所以大家要互相體諒下,農民的艱辛付出也值得了。

2:

對於消費者節約糧食是否利於農民的這個問題,大家客觀分析、

首先消費者懂得節約糧食,那就證是懂得過日子的人,有句話叫做勤儉節約,而消費者懂得不浪費糧食,這也是人品問題,也是對農民的肯定,而農民希望自己種植的糧食健康的送到消費者的口裡,消費者節約糧食是沒什麼影不影響農民的,而消費者每天吃多少糧食基本上都已經定了,只要不浪費糧食就行,就是對農民的一種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