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研究】通道縣人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通道縣人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為了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堵住人畜共患傳染病毒滋生源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深入貫徹執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市委重大部署安排,大力宣傳和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以下簡稱《野生動物保護法》)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嚴厲打擊非法捕殺、經營、加工、利用、食用野生動物行為,從源頭上防範野生動物進入人類食物鏈。3月4日至3月25日,通道侗族自治縣人大常委會圍繞《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對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進行了分析,對推進野生動物保護工作提出了建議。


【調查研究】通道縣人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通道人大常委會組織縣林業局、森林公安局、市場監管局、生態環境局、農業農村局、衛健局、司法局等部門負責人召開《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調研座談會。

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1.法規制度未完善。地方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非國家重點人工繁育野生動物配套管理辦法有待完善,處罰依據不明;行政執法主體不明,工作職責得不到明確,造成相關部門推諉扯皮,違法行為得不到有效查處,無法形成震懾;行政強制措施缺失,對沒有成為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的行為,無法對當事人採取任何強制措施;舉報機制不完善,制度執行不夠順暢;關於獵捕行為的規定中,《刑法》有條件禁止與《決定》全面禁止之間存在矛盾。


2.基礎

實施不健全。缺乏專業機構,縣級層面沒有專門的救護和鑑定機構,專業技術力量不足,基礎設施缺乏,加大了救治和辦理野生動物案件的辦理難度和經費支出。


3.轉型轉產較困難。近年來,人工繁育野生動物作為脫貧致富的產業來發展,已成為較大規模產業和穩定增收的渠道。按《決定》的要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場所必須關閉或者轉型,養殖戶損失較大,一定程度影響脫貧攻堅成效。經初步摸底,全縣合法繁育戶養殖野生動物固定資產為1851萬元,存欄估算值為402萬元,如採取財政經濟補償的方式,縣級財政無力承擔。


【調查研究】通道縣人大:關於《野生動物保護法》和《決定》貫徹落實情況的調查報告

通道兩江口候鳥保護站工作人員在通道玉帶河國家溼地公園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中華秋沙鴨。

工作建議


一是從文化角度著力,推動移風易俗,營造保護野生動物濃厚的社會氛圍。繼續鞏固宣傳教育成果,倡導“舌尖上的文明”,在中小學校普及科學、健康、安全和生態保護意識的通識教育,向廣大市民(村民)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和文明餐飲文化,引導餐飲行業制定並實施“拒絕野味”的自律公約,將公職人員食用、購買、交易野生動物納入監委監察範疇。


二是從法律方面著力,主要是抓好三個方面工作:立法層面,圍繞“調整立法目的、劃定禁食範圍、加大處罰力度”爭議和焦點,各部門各系統要進一步調查研究,積極建言獻策,有效對接“天線”,使新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與決定和現行的動物防疫法、畜牧法、傳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既有分工又相互協調。執法層面,構建聯合執法機制,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開展綜合執法,避免主體不明,有勁使不上力的尷尬,形成強大的震懾力。司法層面,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加大野生動物保護辦案力度,發揮公益訴訟檢察職能,及時公佈典型案例,凝聚社會共識。


三是從政策方面著力,全國人大的決定是全面禁止行為,勢必使部分合法野生動物養殖戶財產利益受損。建議政府及農業部門,要及時準確全面吃透政策、關注政策,堅持“兩手抓,抓得實”,一手抓摸清本轄區本行業養殖戶的底數,做好政策宣傳工作,制定優惠政策,引導幫助其轉型轉產;一手抓與上級政府和部門溝通對接、籲請呼號,使新政策更加接地氣、可操作,更加合理合規。(陸志鑫 李銀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