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延期,家校如何應對?


高考延期,家校如何應對?

高考延期,家校如何應對?

王營


3月31日,教育部發布關於2020年全國高考時間安排的公告:2020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以下簡稱“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考試時間為7月7日至8日。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7月7日,語文9:00至11:30;數學15:00至17:00。7月8日,文科綜合/理科綜合9:00至11:30;外語15:00至17:00。湖北省、北京市可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研究提出本地區高考時間安排的意見,商教育部同意後及時向社會發布。

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司長王輝介紹,2020年高考報名人數1071萬,高考延期一個月,出於兩方面考慮:第一,堅持健康第一。延期一個月高考防控風險相對更小。第二,堅持公平第一。把疫情對農村和貧困地區複習備考的影響降到最低,延期一個月可以有多一點時間集中學習。

近段時間以來,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地普遍延長了寒假假期,高考是否延期,一時間成了街頭巷尾人們議論的焦點。教育部審時度勢,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做出了2020年高考延後一個月舉行的決定。這一決定對於降低因疫情而帶來的安全風險、促進教育公平意義重大。

高考是為國家選拔人才的重大考試,事關千家萬戶的利益。高考延期後,無論是考生家長,還是高中學校,乃至每一位考生,都會經歷一個心理適應期。面對即將到來的這場人生大考,家校如何應對這一變化,事關考生的高考發揮水平和人生命運。

高考延期,家校如何應對?

首先是家長,要做好孩子的心理疏導,創設良好的家庭氛圍。說好的6月份參加高考,現在突然延後了一個月,孩子多多少少在心理上會有些不適應。有的孩子自信心不足,可能擔心在延長的這一個月裡,別人的成績反超自己;有的孩子心裡沒底,害怕在家學習的這段時間由於自己學習方法不當或刻苦程度不夠,可能與別人拉開了距離;有的孩子可能會擔心7月份參加高考,是不是天氣太熱,影響自己的臨場發揮……

孩子的這些想法都很正常,說到底這是一種在變化面前人人都可能產生的焦慮心理。如何調整好孩子的心態,讓孩子重拾自信,以更加積極和陽光的姿態複習備考,考驗著每一位家長的智慧。此時,家長不可給孩子講過多的大道理,徒增孩子的心理壓力,要在家庭生活中創設寬鬆的心理氛圍,讓孩子把心中的困惑說出來,與孩子一起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促使孩子儘快走出心理焦慮期。

除了語言和行動上的引導外,家長還要創設有利於孩子複習備考的學習環境,安排好孩子在家學習期間的作息和生活,讓孩子在學習之餘有充足的休息和娛樂時間,提高學習效率。開學後,對孩子的各種訓練和模擬考試成績,要多體諒、多鼓勵,不可訓斥指責,以激發孩子複習備考的自信心。

高考延期,家校如何應對?

其次是學校,要制定科學的複習備考計劃,提高時間利用率。大多數高中學校一般情況下都是高二提前結束功課,高三拿出一年的時間用於複習備考,其中包括第一輪複習、第二輪複習、模擬訓練等幾個階段。假期延長、高考延期後,原來的複習備考計劃被打亂,二輪複習的時間可能要壓縮。學校要根據高考形勢變化和命題趨勢,明確複習教學重點,珍惜每一天、每一節課,指導學生科學備考,提高學習效率。

2019年,教育部發布了取消了高考考試大綱的決定,要求以各科課程標準為依據,命制高考試題。這意味著,高考命題已從“知識立意”“能力立意”向“價值引領、素養導向、能力為重、知識為基”方面轉變。2020年1月9日,教育部又公佈了《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通知》,首次明確“加強關鍵能力考查,優化試題情境,增強應用性、創新性”。

高考時間雖然發生了改變,但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既已確定,就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高中學校在指導學習備考時,既要著眼於高考延期的實際,科學安排複習訓練,又要把握高考命題的指導思想和新趨勢,上好每一節課,設計好每一次模擬訓練,促使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成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