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雨天荔枝保果太難了!你必須知道這些……

近日有果農反饋,荔枝的成花率達到了8—9成,但是謝花後的坐果率卻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與天氣狀況有關,也是管理不當造成的。低溫、下雨導致荔枝霜疫黴病和炭疽病易發,噴藥效果也大打折扣,坐果偏少;而管理工作不到位,比如授粉不良、營養缺失、秋冬季管理不當,也會影響坐果。天氣因素不可控,果農必須通過科學的管理措施提質增產。


下雨天荔枝保果太難了!你必須知道這些……


荔枝有三次生理落果期,第一次生理落果發生在雌花凋謝後一週左右,此次荔枝落果率達到50%以上,出現的主要原因是授粉受精不良。第二個落果高峰期發生在雌花凋謝後的一月左右,此時果實內源激素失衡,胚乳退化、消失,對胚的正常發育十分不利。第三次落果發生在雌花凋謝後2個月左右,此時果肉生長髮育較為迅速,會耗費荔枝大量的營養。

採前也易發生裂果落果,裂果以糯米餈和觀音綠表現明顯。”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廣東省荔枝產業創新團隊示範基地負責人馬錁表示。他介紹,荔枝的保果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僅指果實發育期,培養適時健壯的秋梢,提高花穗質量,前期做好授粉工作,提前噴藥預防等都與坐果數量與質量息息相關。

馬錁表示,現在有些地方已經處於第二次生理落果期,可以通過環割技術減少落果的發生。“陰雨天噴藥效果不好,環割則切實可行。此外,選擇管道噴藥等設施,縮短噴藥時間、提升噴藥效率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荔枝蒂蛀蟲也是現在果園管理的重點。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荔枝蟲害崗位專家冼繼東介紹,一般來說,荔枝蒂蛀蟲羽化為成蟲後4~5天才會交配,第5~7天是產卵盛期。因此如果能在前5天將沒來得及產卵的成蟲打死,荔枝蒂蛀蟲為害就可以被控制,這段時間也就是用藥劑防治蒂蛀蟲的最佳時間。“如果錯過這段時間或者藥效下降,還可以在成蟲的產卵高峰期進行打藥。”她說。


如果你正為荔枝保果發愁

來參加這場線上培訓會吧!

讓你果期防治好病蟲

管得好果!

活動預告

4月2日,晚上19:30-21:30,南方農村報同拜耳作物將聯合行業專家在線授課,講解荔枝果期種植管理問題,主要病蟲害防治策略,並帶你雲參觀優質高產果園。

議題一

優質晚熟荔枝果期管理技術


主講嘉賓:東莞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研究員 馬錁


議題二

荔枝園基地實踐


主講嘉賓:拜耳悅農堂荔枝專家


議題三

荔枝花-果期蟲害發生情況及防治方法


主講嘉賓:華南農業大學副教授 冼繼東


有關於種植管理的疑問,請微信後臺留言,屆時會請老師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