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自從歐洲疫情爆發以來,我國為歐洲很多國家送去大量急需的醫療物資。為什麼呢?一、回報一些國家對於前期我國疫情的幫助,如意大利就曾給我國捐贈過4萬隻口罩;二、我國是一個有擔當的國家;三、我國剛剛遭受到疫情的折磨,對於疫情的慘痛感同身受。但是我國送去的物資,並沒有得到感謝,反而惹來一些歐洲國家的批評,甚至是充滿惡意的批評。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惡意?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西方國家缺乏對中國的瞭解

大多數西方國家的民眾對中國並不瞭解,大多數人也沒有來過中國,他們瞭解的中國並不是真正的中國,而是媒體描繪的中國。就像我們瞭解的美國一樣,美國是一個極其不安全的國家,總是出現槍擊傷人事件。或者象我們瞭解的印度一樣,又窮又亂又落後的國家,其實印度的一些城市並不比我國的城市差。西方媒體上的中國又窮又亂,各種事故頻發,明顯是醜化了的中國。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來我國旅遊的外國遊客共3054.29萬人次,其中亞洲遊客1912.07萬、歐洲遊客604.43萬(其中俄羅斯241.55萬)、北美遊客333.48萬、大洋洲遊客91.31萬、非洲遊客67.41萬、拉美遊客45.37萬、其他國家0.22萬。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我們通常指的西方國家是指歐洲各國(不包括俄羅斯)、北美的美國和加拿大、大洋洲的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可以看出,西方國家到我國的遊客只佔總國外遊客數量的25.8%。再看一下歐洲遊客近10年到我國的遊客數量,從2010年到2018年的9年內,歐洲國家一共到我國的遊客數量為5113.01萬,其中俄羅斯遊客1989.59萬,俄羅斯以外的歐洲遊客只有3123.42萬。而這麼多遊客中,最少有一半是多次往返的遊客。也就是說十多年來,實際上只有1561.71萬左右的歐洲人到過我國,歐洲除俄羅斯之外的總人口約5.95億(2014年),到過我國的遊客只有2.6%左右。所以說,絕大多數的歐洲人瞭解到的中國,是被媒體醜化了的中國。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西方國家的文明史其實是一部侵略史

我們所認識的西方國家,其實都是侵略成性的國家。西方國家最早進行殖民活動是西班牙和葡萄牙,1492年,剛剛統一的西班牙就開始了對外殖民活動。最先從事殖民活動的是航海家哥倫布,他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隨後的數百年時間,西班牙先後殖民了南美大陸大部分地區、拉美地區、加勒比海地區。與西班牙同時進行殖民活動的還有葡萄牙,它主要殖民了南美的巴西。隨後,英國、法國、荷蘭等國也開始了殖民活動。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當地居民也都是以殖民者後裔為主,這四個國家其實是歐洲國家的延伸。西方國家所謂的文明史,其實就是一部侵略史。我國曾經是西方國家的半殖民地,所以西方國家總是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我國的快速進步讓西方國家不適應

我國經過4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全國人民的艱苦奮鬥,終於成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不僅此GDP總量遠超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甚至這些國家的GDP之和也沒有我國多。這當然讓很多西方國家不適應,就相當於你平常都是班上前三名的成績,突然班上後幾名的同學成績竟然還跑到你的前面了,你能適應嗎?其實不僅僅是GDP總量上,我國還有很多技術也處在世界領先的位置,如互聯網科技、5G技術、航天技術、高鐵技術、核能發電技術、AI技術(人工智能)等方面都處於世界領先位置。例如,2017年,由我國廣核集團和法國電力集團共同投資的英國欣克利角C核電項目正式開工,開啟了中國企業在發達國家投資興建核電站的先例。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我們對老外對太好了

不得不說,我國對於在我國的老外們真的太好、太熱情了。過度的熱情,其實是極度自卑的表現。看看3月26日,南京某報刊登的《為了684個“老外”的安康》,文中寫道:“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面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老外要喝桶裝純淨水,一次性購買了4大桶,我們就幫他一桶一桶從小區門口扛到樓上”、“有一位外國友人買了大件物品,沒有電梯,我們硬是派了兩個人抬上4樓、送進家裡”等內容。看到這樣的文章,小編相信每個中國人都會極度不適。為什麼要這樣沒有尊嚴地對地待在華的老外?這樣超國民待遇對待在華的外國人,老外會怎麼看我們中國和中國人?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著惡意?

為何西方國家對我國總是充滿惡意?因為西方國家缺乏對中國的瞭解、西方國家的文明史其實是一部侵略史、我國的快速進步讓西方國家不適應、我們對老外對太好了。大家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