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寄寓舒城,認子周郎

東漢末年,孫堅將軍會同壽春(今安徽壽縣)大軍閥袁術,參與十八路諸侯會剿權奸董卓前夕,為免除後顧之憂,曾將全家眷屬,寄寓在舒城周家。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東漢末年農民起義圖(來源 | 《中國史稿地圖集》)

公元189年,周瑜十四歲,曾專程趕赴壽春,同當時隨父暫住的孫策相見。孫策為孫將軍長子,與周瑜同齡。兩個英氣勃勃少年,惺惺相惜,一見如故。

這次,孫家寄寓,周家讓出路南大宅,供他們居住。兩家互通有無,相處甚洽。周郎孫郎,一道學習,共同練武,情投意合,親如手足。於是,倆人相互升堂拜母,正式結為異姓兄弟。倆人約定,攜手共進,要做出一番轟轟烈烈事業,而不負此生。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孫策(來源 | 網絡圖片)

在討伐董卓的戰爭中,孫堅將軍榮任先鋒。他率軍猛進,斬殺大將華雄,大敗董卓西涼軍,突入京都洛陽,驍勇善戰,勇冠全軍。官拜破虜將軍,爵封烏程侯,領豫州刺吏。

初平二年(191),孫將軍又領命出征荊州,大破劉表軍,又急渡漢水,圍攻襄陽。他一馬當先,單騎獨進,登上峴山,察看城中軍情,為隱藏在竹林裡的荊州大將黃祖射殺。一代梟雄,命殞荊州,年僅三十七歲。

從此以後,孫將軍遺孀、吳夫人孤兒寡母的,獨自一人,擔負起整個家庭重擔。

據《建康實錄》記載,吳夫人“嚴於母訓,撫育幼孤”,並在長子孫策外出闖蕩,立業報仇之時,“助治軍國,多有補益”。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宋本《建康實錄》書影(來源 | 孔夫子舊書網)

吳夫人,不僅是一位“撫育幼孤”有成的偉大母親,也是一位為孫吳政權的建立與穩定作出積極貢獻的女英豪。

相知相隨,撫育幼孤

《三國志》記載,吳夫人,原籍吳郡,後來遷徒到錢壙。早年父母雙亡,與弟弟吳景住在一起。家庭雖然算不上大戶世家,但是景況尚好,姐弟二人都受過較好的教育,應該算是有—定社會地位的中產之家。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三國志》書影(來源 | 網絡圖片)

孫堅將軍年輕時,智勇顯聞,徵召為縣佐。鄉里故舊,好事少年,常聚數百,接待安撫,宛若子弟,儼然一方領袖。

其時,孫將軍打聽到,吳夫人“有才貌,欲娶之”。可是吳夫人家庭,嫌棄孫將軍出身寒微,雖然英俊豪氣,雄略過人,但是總顯得不夠穩重,多少有點輕率,不像是值得信賴、可寄託終身之人,打算拒絕求婚。當時,孫將軍感到非常羞愧,並表露出一絲恨意。

吳夫人,對孫將軍也有一些瞭解,知道他勇武性格中,含有頗多負面因素,害怕拒婚會導致他禍害她的家庭,因此,她臨危不懼,挺身而出,當機立斷,對親戚們說:“何愛—女以取禍乎?如有不遇,命也。”翻譯成白話,“(你們)為什麼要憐惜一個女兒家、而自取禍患呢?如果將來彼此不相投合,那也是我命中註定,豈有它哉!”當即遂許為婚。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吳夫人影視形象(來源 | 網絡圖片)

在婚姻問題上,吳夫人表現出一個有文化、有教養的少女,應有的膽識與主見。

她與孫將軍結婚後,相知相隨,一路奮鬥,顯達於諸侯,惠及於孃家。其弟吳景,跟隨孫將軍,也官至太守高位。

她與孫將軍,生有四男一女。

長子孫策,孫吳政權奠基人。

次子孫權,孫吳大帝。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孫權影視形象(來源 | 網絡圖片)

三子孫翊,偏將軍,官太守,英年遇刺身亡。

四子孫匡,曹操侄女婿,英年早逝。

小女孫尚香,嫁給—代梟雄劉備,為劉夫人。

協調士人,共創基業

《三國志》評論:孫“策英氣傑濟,猛銳冠世,覽奇取異,志陵中夏。然輕佻果躁,殞身致敗。且割據江東,策之基兆也。”

孫堅將軍陣亡後,年僅十七歲的孫策,先行追隨其舅吳景,召募數百人,拉起一支隊伍。接著,他按謀士張紘建議,用其父在洛陽某井中撈得的皇帝玉璽,向袁術換回父親老兵千餘人。再接著,按照母親旨意,執行張紘計謀,進軍江東,搶佔父輩地盤,開拓立業基地。

孫策邀約異姓兄弟、舒城周瑜。當時,周瑜正在丹陽省親。一接到信,他就向時任丹陽太守的堂叔周尚,借得三千府兵,與孫策兩千隊伍,會師歷陽。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周瑜像(攝影 | 束文傑)

於是,倆人攜手共進,協同作戰,攻橫江,取當利,渡長江,奪秣陵,破笮融,敗薛禮,轉而下湖熟,克曲阿,消滅南下武裝勢力。接著,又以袁術旗號,逼走劉繇。

《三國志》記載:孫“策為人,性闊達,善用人,是以江東吏民見者,莫不盡心,樂為致死。劉繇棄軍遁逃,諸郡守皆捐城奔走。”這時,孫策已經擁軍三萬,佔領整個揚州。

周瑜還兵丹陽後,孫策又揮師繼續南下,進攻會稽,剿殺山越,消滅本土割據勢力。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吳國(來源 | 《中國史稿地圖集》)

孫策年少統兵,橫渡長江,轉戰千里,平定吳會,盡奪江南之地。其間,他軍紀嚴明,安撫百姓,但他蹈刃拔寨,攻城略地,誅其豪傑,戮其名門,也激起江東上層社會的強烈不滿。毫無疑問,奪取政權,殺戮頑敵,是必要的,也是萬不得已的。但是,從長遠利益來看,還必須有所控制。吳夫人常常勸導孫策,要舍過錄功,要優賢禮士,務必要與上層士人建立友好合作關係,從而儘快實現孫吳政權“江東化”。

平定會稽時,合浦太守王晟部隊被消滅,俘獲王晟。吳夫人為他求情,說:“獨餘一老翁,何足憚乎?”孫策聽母親話,留下王晟活口,給山越餘黨做出很好的榜樣。

吳夫人求救功曹魏騰,影響就更大了。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魏騰(來源 | 網絡圖片)

魏騰功曹,是孫策僚屬。在決策會上,他多次抗命不遵。這次可能是爭論太激烈了,孫策竟然氣得把魏功曹抓將起來,恨恨地說,要殺死他。吳夫人深知其子,脾氣剛烈暴燥,殺魏騰必有可能,士大夫們也深為憂恐,但計無所出。於是,吳夫人背倚庭院大井,對孫策說:“‘汝新造江南,其事未集,方當優賢禮士,舍過錄功。魏功曹在公盡規,汝今日殺之,則明日人皆叛汝。吾不忍見禍之及,當先投其井中耳。’孫策大驚,遽釋(魏)騰。夫人智略權譎,類皆如此。”(錄自《三國志》)

吳夫人善待上層名流,優處朝野名士的例子,應該是很多的,不然,史書也不會說“類皆如此”。

縱上可知,在孫策殺戮頑敵,定鼎江東過程中,吳夫人鼎力挽救名士,調節上層關係,緩和對抗矛盾,為建立與穩定孫吳江東政權,起到了不容忽視的重要歷史作用。

聚攏文武,穩定局勢

建安五年(200),孫策單身狩獵,為仇家許貢家臣刺殺身亡。去世前夕,他把軍國大事託付給年僅十八的二弟孫權。

當時,孫吳政權定鼎未穩,各路英豪,恩澤未洽;深險之地,未有盡從;上層班子,君臣關係也並不牢固;流寓士人,考慮到自己的安危去就,處於猶豫觀望之中。陰雲密佈,內憂重重,政權尚有傾覆之危。

在這生死存亡之際,吳夫人挺身而出,引見重臣張昭,急召武將周瑜,委以軍國大事。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張昭影視形象(來源 | 網絡圖片)

於是,周瑜帶兵留守吳郡,擔任中護軍,同長史張昭,共同掌管軍政大權,擁立新君孫權。

同時,吳夫人又召見本土上層人士代表董襲,諮詢安邦定國之策。董襲說:“江東之地,有山川之固,而討逆(孫策)明府,恩德在民;討虜(孫權)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錄自《三國志》)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董襲(來源 | 網絡圖片)

董襲所言,深得人心,從地利人和兩方面化解人們的心頭疑慮,起到凝聚文臣武將人心,穩定孫吳政權時局的巨大作用。

建安七年(202),漸趨穩定的孫吳政權,又面臨著外面的憂患,曹操下令,要孫權送子入質。各位重臣猶豫不決,孫權本人也舉棋不定。只有周瑜分析了利害得失,斷然結論,“為何要送人質!”

吳夫人對孫權說:“公瑾與伯符同年,小一月耳,我視之如子,汝其兄事之。”她帶頭拍板,就聽周瑜的,不送子入質,從而保持了孫吳江東政權的獨立性。同時,由吳夫人出面作主,也容易化解張昭一批文臣的心頭疑慮,維護了上層文臣與武將之間的團結、統一。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孫權(來源 | 網絡圖片)

正是在吳夫人的不懈努力下,文臣與武將,僑居與土著,逐漸人心聚攏,搭建起孫權的輔佐班子,穩定了江東的局勢,確立了孫權的統治地位。

建安十二年(207),吳夫人病逝。

縱觀吳夫人一生,在孫吳政權草創、奠基與穩定時期,由於她的特殊地位與有效工作,結交流寓名士,保護本土名流,維護文武同心,堅持江東獨立,都起到了重要的主導與協調作用,從而使弱小的孫吳政權獲得了立國江東的發展良機。

她不愧為偉大的母親、傑出的女英豪。

安徽舒城:周郎乾孃吳夫人事略


  • 作者:陳存選
  • 運營:束文傑
  • 編輯:束文傑
  • 製作:町甽融媒體工作室

▼ 歡迎讀者粉絲加入頭條圈子「廬州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更多話題交流和線上下活動等著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