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其文化內涵是什麼?

聿劍培訓師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原順序第16段)

譯文:孔子說:“早晨理解真理,晚上死也值得。

摘自網絡這種淺顯的解釋,首先不符合邏輯,其次,不符合《論語》的儒家精神。

纏師對此的疑問在於,假設這種解釋成立,那麼就遺漏了中午,那中午死了,值不值?

真理具有兩個層面:一種是物理。這是客觀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比如萬有引力定律,愛因斯坦質能方程式。科學是後驗的,在試錯中得以倖存。一種是情理。情理的價值體系,受當時的社會發展水平的影響。比如新中國成立後婦女從家庭走上職場,與男性競爭就是一種典型的情理變化。所以真理具有“相似相續,非斷非常”的特點。以楊伯峻為代表對“真理”的理解只是一個靜態的,所謂值得,看上去也沒那麼美好。儒家的道,“聞見學行”,修的是大道,如果沒有去實踐,那這種道不能算儒家之道。

儒家是一部君子學,教人如何成為君,也就是聖人。所以儒家的理論離不開人,人是最終的承擔。對於《論語》而言,君子需要承擔,行聖人之道最終達到不慍的世界。這就是儒家精神。

無論是儒家還是道家,都逃脫不開“天地人”的基礎結構,這是中華文化之所以能源遠流長的重要因素,也是文化內涵。

朝與夕相對,從“時”來說,反映的是開始,結束的輪迴;而“地”則是空間上的概念,無論哪個國家,哪個洲,條件是好是壞,這都是要不斷的“固守”,“承擔”行聖人之道,最終成就和諧世界;對於“人”而言,實際上是在生滅的輪迴中,死死生生。生滅與不生不滅,一而二,二而一。大乘佛教講究“不捨眾生,不住涅槃”,君子行“聖人之道”於眾生,成就和諧世界,這就是不捨眾生。儒家與佛家的思想在這一點上神奇的產生了碰撞。所以對人而言,簡單理解就是,為了這樣宏大的理想,出生入死;而往深了講,就是君子“不捨眾生,不住涅槃”成聖人而出生亡。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君子從“聞其道”開始,無論任何地方,無論條件惡劣還是優越,甚至出生入死,都要不斷地“固守”,“承擔”“聖人之道”之行直到最終成就“不慍的世界”而不退轉,只有這樣,才可以行“聖人之道”呀。

纏中說禪新浪博客——《論語》詳解:給所有曲解孔子的人《論語》是以人為基礎的,而人離不開承擔,承擔是儒家的精神所在。所以對“承擔”的理解十分關鍵。


manw


“朝聞道,夕死可矣。”這裡的這個‘聞’字,這裡的聞指的是:出名 被統治者重用。   孔子剛說完 “朝聞道,夕死可矣”似乎覺得還不能夠說服眾門人,於是乎接著說道:“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為足與議也” 這‘道’字就出在這裡。   “士志於道”中的’道‘跟“朝聞道”是一樣的意思 這裡的 道 指的是政治理想即 仁政 。   綜合上述 ,我們可以 很容易的就知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意思說的是:如果在一個國家裡,一個人早上能達成了一直堅持的理想。實施了自己的政治主張(仁政),那麼他就算晚上死去那也是值得的。   在這裡絕對不能簡簡單單的把“聞道”二字看作等閒的“明白道理”那就未免差之毫釐謬之千里了。


奇門蔡大仙


“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里仁篇第四》,朱熹《四書章句集註》的解釋是:“道者,事物當然之理。苟得聞之,則生順死安,無復遺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時之近。”譯文是:“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這跟朱熹是一脈相承的,也是最主流的解讀,幾乎所有解《論語》的書皆如此。但這樣的解釋實在是不能服眾,也與常識相違。常識告訴我們,得到真理並不難,書上到處都是真理。難的是對真理髮生真切的體悟,並切實去踐行。正如韓寒說:“聽過很多道理,依然過不好這一生”,這才是現實情形。

自古聖人稀有,最多的是普通人。“道”對於普通人的影響,莊子說得最乾脆:“夫道…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把“道”講給你,你也接受不了;“道”固然可以得,但是看不見。那麼,普通人如何得道?佛家提出的“聞、思、修”三大次第,可為借鑑:聽了一個道理,再不斷加以思考、體悟,然後才能付諸實踐,即悟後而修。這也就是說,從你得知一個道理,到你能夠真正踐行這個道理,中間其實有一個時間差。這個時間差的長短,因人而異。有些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跨越,道理還是道理,自己還是自己,活了一生也不明白什麼叫做“依道而行”。

所以,對於“朝聞道,夕死可矣”這句話,通行的解釋是講不通的。

那麼,究竟如何解釋才合理?我的理解是這樣的:早晨聽到真理,晚上能夠死志於道,就算可以了。“死”有不顧性命,堅持到底,死而後已之意,比如死心塌地、死志、死拼等。

這樣的解釋,結合《論語·里仁篇》的上下文也很合理。“朝聞道,夕死可矣”在4.9節,在前文的4.6節,孔子說:“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好仁者,無以尚之;惡不仁者,其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於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見也。”而其後的4.9節則說:“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前後文的意思,無非都是在講行“仁道”之難,真正把“仁”付諸實踐的人,幾乎沒有:“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即使有,也只是做做樣子:“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他們都未能做到死志於道,所以孔子才會感嘆:“朝聞道,夕死可矣。”“夕”是最晚的時間。過了“夕”,人就睡覺了,如果還不能一心向道,這一天就虛度了,再也沒機會了。當然,這個“夕”,也可以理解為整個一生的“夕”。

雷地文化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出自《論語》。

很多人只是簡單地從字面上去理解,認為如果早晨懂得了道理,即便晚上死了也不足惜。其實孔子這裡說的朝夕,我的理解是人的一生的朝夕,這個“朝”也並非確指二十歲之前,還是三十歲之前,人的這一生只要能和道相知相遇同向而行,能悟道佈道,也就知足了。也就是《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的主人公保爾.柯察金說的,當回首往事的時候,那“三個不後悔”。

“道”在中國古代經典裡是個非常重要的哲學概念。老子的《道德經》就寫了兩個字,一個“道”字,一個“德”字。前三十七篇說道,後四十四篇說德。老子談道側重於天之道,天道的特點是無私、公平、不言、守信;孔子談道側重於人之道,人道的光輝是仁義禮智信。司馬遷在《史記》裡有孔子曾向老子請教的記載,《莊子》也有不少這樣的記錄。

孔子是終身學習的典範。他曾說過,在十里八鄉,有很多和他一樣誠信的人,但是能做到像他持之以恆學習的人極少。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以後,孔子開始研究《周易》,“韋編三絕”,意思是把拴竹簡的牛氣筋都翻斷了,可見他讀書的刻苦程度。現在保留下來的《詩經》,也是孔子刪減以後編輯的精華部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足”。這副對聯寫的是項羽破秦和勾踐復國的恢宏氣勢。他們身上,同樣體現了“朝聞道,夕死可矣”的執著和勇氣。


環評紅樓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


字面理解“早晨得知真理,要我當晚死去,都可以。”這跟一般人的理解基本上一致。人們對這句話的理解都有些想當然 ,細究起來又發現這樣理解不合事理邏輯,本來是一句內涵豐富深刻的名言,這麼一理解反而索然無味了。如 果進一步問“明白了(或懂得了)一個道理(或真理)就可以去死,這值得嗎?我們願意這樣做嗎?”學生這才意識到這樣的理解是不合情理的。一個人一生要明白的道理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明白一個就去死,那不知要死多少回。同時明白了道理不是為了去死,而是為了更好地去做事。

“朝聞道,夕死可矣 ”之“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義之道”。懂得了仁義的 道理,就應該用自己的一生去實踐它,有時為了捍衛之,甚至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是孔子的道德價值觀,這就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所包含的深刻的內涵。這一內涵從孔子的一生、從《論語》一書的思想精髓中可以得到印證。

首先,“朝聞道,夕死可矣”重在“行”,即實踐。  一方面,孔子一生棲棲遑遑,周遊列國,席不暇暖,為的就是推行他的“仁政”。然而孔子的政治主張得不到統治者的採納,不得已,轉而講學授徒,希望培養出德才兼備的人才,通過他們去宣揚他的思想學說,去實現他的政治理想。孔子就是這樣用自己的一生去推行他的 政治主張、實踐他的道德理想,孜孜不倦,死而後已。“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反映了孔子一生對政治理想、道德理想的執著追求。孔子為“道”而生,為“道”而死。  另一方面,“仁”作為儒家最高的政治理想,很少有人能夠達到這種境界,所以孔子從來不輕易以“仁”許人。跟孔子同時代的人沒有被稱為“仁”的。在孔子看來能夠達到“仁”的 都是古之聖賢:泰伯、文王、微子、箕子、比干、管仲。這些人的行為都關乎天下國家大計 ,關乎人民的生活疾苦。他評價一個人是否“仁”是重在其政治功績的。但是,“仁”作為一種道德修養,是有高低之分的。我們可以自覺地加強自身修養,以“仁”的諸方面的美質要求自己,一步步的向著最高境界靠攏。人的道德修養就是一個由低到高不斷提高的過程, 這個過程沒有止境。(“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 ,不亦遠乎?”《論語·泰伯》)一個人只有勇敢地挑起“仁”這一重擔,不斷剋制自己的 慾望,嚴格要求自己、反省自己,同時還要自覺地按照國家社會的典章制度和行為習慣去規範自己的行為,不能超越禮儀去行事,這樣才能不斷地提高道德修養(“克己復禮為仁,一 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論語·顏淵》)。堅忍不拔的走完這一艱難的過程,就一定 能夠達到“仁”的最高境界。(“仁者先難而後獲。”《論語·雍也》)這一艱難的過程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生,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則是世世代代。“以德治國”、“構建和諧社 會”可以說是孔子道德理想在新的歷史時期的繼續,這個過程不會終止,只有不斷的提高, 這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其次,“朝聞道,夕死可矣”強調犧牲精神。  一個人有志於“仁”,他就會終身實踐,毫無怨恨,毫無遺憾(“篤信好學,守死善道。” 《論語·泰伯》)。為了追求“仁”的最高境界,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志士仁 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衛靈公》)這就是把“仁”看作最高的道德 修養,且高置於生死之上。  後來孟子發展了孔子的這一思想:“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捨生而取義也。"(《孟子·告子上》)“義”是“合理的事、應該做的事”。“捨生取義” 就是為了正義事業,為了他人利益、全民利益、國家社會的利益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仁”是人的內在本質,“義”是人的外在的行為,二者是統一的。知道了仁義的道理,就要 終身實踐它,甚至於為此犧牲生命,也在所不辭,無怨無悔。  孔子的“殺身以成仁”、孟子的“捨生而取義”正是“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句話的最佳註腳。


嘿詩


借用昨天摘錄的劉瑜老師的一段話:

“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找到了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並且一心把自己喜歡的事做得盡善盡美,他在這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於是,他不但會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而且足夠清醒去面對形形色色的機會的誘惑。我們當然沒有理由懷疑,這樣的一個人必能獲得生活的充實和心靈的寧靜。――《從經典到經驗》”

聞道,可以理解為,知曉了世界的真諦。

當一個人獲得了認知上的滿足,心靈的寧靜,便沒有什麼遺憾留下,心上再沒有什麼掛懷的。

活著,當然很好,但若教我此時死去,我也沒什麼好遺憾的了。因為我已獲得我最想要的東西,那就是世界和人生的真諦。

不恰當地類比一下,“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風流”。


北鷙


重新做人

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大意是,孔子說:“一旦有機緣領悟真理,就應該把過去的缺失,譬如昨天晚上,已經成為過去,重新做人。”

孔子勉勵我們有決心求道,真正的改變和提升!

我們大家都知道,人生是一個過程,我們對事物的看法也會有改變,但是改變不是問題,關鍵是要實事求是,勇於承認自己的不足和錯誤,認識到正確的道理之後,做出真正的改變,讓自己真正的提高。

我們經常會反省自己,到底怎樣才能夠提高呢?實際上我們的傳統文化經典告訴給了我們方法。我們要有新生的觀念!

當我們認識到真理,就應該努力的做出自己的改變,主要就是將自己錯誤的觀點和認識進行改變。實際上,當我們的內心做出這樣的改變和提高之後,我們就是一種新生和提高!

人生的過程,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們應該活到老學到老!不斷的提高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我們不要猶豫不決、瞻前顧後、難以自拔,應該拿得起放得下!


聿劍培訓師


文化內涵是指精神上的開悟是很難得的,一旦開悟,就如死去重生,脫胎換骨一樣,能夠讓人完全不同。孔子到了老年才能說出自己是不逾矩,也從側面說明,沒有人生閱歷的聞道只是一種抽象化的說辭,而真正的聞道,是指那些向道而行的賢者。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則是其實踐。很多人都是假聞道卻無法踐行。


趙章衝


真理或者是道是值得一個人窮極一生追求的方向,外界的小我之苦,肉身之痛不過雲煙過眼


汨羅詩魂


早上得道了,晚上死了也不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