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礎學畫畫,從不敢下筆畫畫開始畫畫

長期的繪畫教學過程中,我們總是遇到很多同學不敢下筆畫畫。面對不敢下筆畫畫的同學,我常拿幼兒園小朋友畫畫來舉例,幼兒園小朋友畫畫可不需要老師教,拿筆就畫,鉛筆、油畫棒、水彩筆在她們手中揮灑自如。她們充滿著無限的想象力,擁有自然 不做作的表現力。

可是,隨著我們文化知識掌握得越來越多,見識越來越廣,我們怎麼就不敢下筆畫畫了,畫畫越來越不自信了呢?

關於不敢下筆畫畫,畫畫不自信,我大概只能從我們的思維不獨立上找原因了。從小我們接受模式化、標準化教育,忽略獨特的標新立異的想法和行為。偏偏畫畫是講究創意力強調錶現力的。說到這,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千篇一律的標準化藝術作品與標新立異的獨特創意藝術作品哪個好?大家心知肚明。這個問題以後我再詳細講解。

那麼,如何解決不敢下筆畫畫這個問題呢?總不能一直怪罪於我們的標準化教育,我們得從繪畫學習的規律本身說起。

第一,我們要先去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可能性,不用固定的標準去看學員的作業,讓學生看到老師對他的肯定。比如素描基礎訓練課上,有學員很擅長用線,但他並不知曉自己的優點,總覺得自己的方法不是所謂的“正統”素描方法。這個時候,老師要找出很多優秀的線性素描作品給予講解,讓學生明白繪畫不止一種表達方式。

第二,學大師。初學者總希望老師有個標準方法教學,如果硬要給予繪畫一個標準的話,那就是大師的標準。米開朗基羅、達芬奇、倫勃朗、戈雅、德拉克洛瓦、,莫奈、梵高、蒙克、畢加索...... 學大師總比學某一個老師要強得多。老師起到引導作用,大師才是我們真正的老師。只有讓學生思想意識站到一個高度上去,瞭解繪畫歷史、繪畫大師,才能開闊眼界,才能建立繪畫自信。

第三,學生要改變一些固有的審美觀念,要區分“像不像”和“好不好”不是同一個概念,要能在自己喜歡的繪畫風格基礎上嘗試接受新的繪畫風格。

第四,我們可以堅持“繪畫日記”,就是我們平常說的速寫。速寫就像一位周姓名人說的“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速寫的方法就是古人所說的“師法自然”,速寫記錄所想所見,培養我們畫畫的創造力、觀察力。

總之,我們只有腳踏實地循序漸進拓展自己的繪畫能力,漸漸解除這個“不敢下筆畫畫,不夠信任自己”的繪畫魔咒,讓自己的畫作變得更加自由而獨立。

零基礎學畫畫,從不敢下筆畫畫開始畫畫

各種顏料、 畫筆、 顏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