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北壁《須摩提女緣品》壁畫中,繪有一座塢堡宅院。宅院三面有城垣圍繞,一側有門樓,院內有堂,堂後有四層望樓,樓後有園,概括表示出宅院內的門、堂、寢、園的佈局。城牆為赭黃色,似表示土築;牆頂雙線,代表土牆上加築的女牆。宅第的牆垣上有突出並高於城垣的墩臺,上部且向外斜挑而出,上面設施堞及堞眼,這就是所謂“馬面”,顯示出城牆的防禦功能。這個宅院正是魏晉南北朝時代敦煌、嘉峪關一帶的塢堡形象。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北魏第257窟 須摩提女緣品 · 塢堡

西魏第249窟窟頂西披,在所繪阿修羅身後上部的須彌山頂上,有城一座。該城僅繪一面,正中有一門洞,門洞有門框及雙扇板門,門洞兩側是高高的城牆,沿牆及轉角也都建了一系列墩臺,高於牆體,平面突出於牆外,在牆體和墩臺上也施堞及堞眼,形成“馬面”的格局。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西魏第249窟窟頂西披 城堡

在嘉峪關魏晉壁畫墓裡,也繪有不少城堡,堡內有望樓,有的在旁側書一“塢”字,表示城堡是塢堡的形象。塢牆高大,塢內中央多建一高樓或高墩,高牆上有階梯狀的雉堞,以便瞭望守護。魏晉時期,北方戰亂頻繁,地方豪族修築塢堡自衛。《魏書·釋老志》記載:“敦煌地接西域……村塢相屬。”即指這種情況。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嘉峪關壁畫1號墓 塢堡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嘉峪關壁畫6號墓 塢堡

關於“馬面”的功能,沈括《夢溪筆談》雲:“延州故豐林縣城……其城不甚厚,但馬面極長且密。予親使人步之,馬面皆長四丈,相去六七丈。以其馬面密則城不須太厚,人力亦難攻也。予曾親見攻城,若馬面長,則可反射城下攻者,兼密則矢石相及,敵人至城下,則四面矢石臨之。須使敵人不能到城下,乃為良法。今邊城雖厚,而馬面極短且疏,若敵人可到城下,則城雖厚,終為危道。”把馬面的作用說得很清楚了。這裡所說的豐林縣城,系十六國大夏赫連勃勃所築。史載赫連氏十分重視築城,《水經注》所記載赫連所築的統萬城,遺址至今尚存,就留有較完整的馬面,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馬面實物。

至於莫高窟北魏第257窟北壁《須摩提女緣品》中馬面上部向外挑出的做法,在古代文獻和一些旁證實物中也可找到根據,並非畫家想象之作。由南朝至唐,馬面又名為“卻敵”。唐代“卻敵”的形制,據杜佑《通典》記載:“卻敵上建堠樓,以版挑出為櫓。”這與宋·曾公亮《武經總要》的規定十分吻合,據《武經總要》雲:“敵樓,此城馬面所設。”故宋代馬面上的敵樓,就是唐代卻敵上的堠樓,名異實一。《武經總要》又云:“……敵樓……仍前出三尺……敵樓之制與戰棚同。”談到戰棚時又說:“樓棚踏空板內,雜出短兵,下刺登者,若登者漸多,則御以狼牙鐵拍手,漸攀城則以連枷棒擊之。”可知馬面上部前挑是為了戰時遇到敵人攀城時,可臨時揭去前挑之踏空板以利下刺的。《武經總要》插圖就繪出了馬面上這種前挑的敵樓,用意正與壁畫中所繪吻合。其實,不止是馬面,就是在烽火臺上,也可以作成上部挑出的形式。如新疆庫車克孜爾尕哈烽火臺,據稱是早至西漢的遺存,其臺頂四周就有均勻插置的向外挑出一米的木懸樑,便是這種做法的早期遺存。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武經總要》 馬面上部前挑的敵樓

敦煌壁畫中具有防禦功能的塢堡宅院

克孜爾尕哈烽火臺

北魏第257窟北壁《須摩提女緣品》中的塢堡宅院,是當時敦煌地區住宅的真實寫照。這座塢壁式住宅,其塢牆築有馬面、堆堞,具有很強的防禦性,同時作為居寢用的高樓,處在前堂和後園之間,位於塢院中部,亦可供四面瞭望之用。西北地區乾旱,春夏風沙很大,冬季寒冷,自然條件嚴酷。因此這種以高大土牆圍護的宅院,除了具有軍事防衛作用外,在防沙御風方面,顯然有很大優點。同時西北民族關係歷來較為複雜,所以這種住宅形式一直延續到近代,稱為莊窠或堡子、墩子等,分佈於甘肅河西地區和青海東部等地區。其大型者內部排列著許多小院,莊牆高大,可登臨,有胸牆、射孔、門樓、角臺或馬面之設,外有壕溝圍繞,儼然一座小城。敦煌縣城曾經就有不少這樣的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