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至今

自倉頡造字以來,只有始皇對漢字進行了改造。他命令秦相李斯創立小篆,同文同軌的大一統時代才逐漸成立。

但是歷史上還有一個人,自己創造了18個漢字,其中一個字我們現在還在用。

這個人就是一代女皇武則天,她由一個小小的“才人”一步一步登上大唐最高的位置,讓武周王朝成有了五千年來唯一的女皇帝。那高高的無字碑至今在長安聳立著,貌似無言卻又有著千言萬語,訴說著一代女皇的傳奇人生。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至今


女人當皇帝總是異常艱難,武則天雖然雄才大略,卻也不得不面對現實。她一面重用周興、來俊臣等酷吏,一面重用狄仁傑、姚崇等良相,將整個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條。

但是儘管如此,各地還是有不少的人反對他,初唐四傑的駱賓王曾經寫了一篇惡毒的檄文來征討她,李唐王朝的各種勢力更是虎視眈眈。武則天必須在各個方面都做到極致,始皇統一的文字也成了她的重要政治工具,前後進行了五次大規模的改造。

她首先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名字,武曌。這個曌字是照明的照的新字,把它拆開來就是日月當空,表明武則天的態度:太陽和月亮一樣能夠照耀天空,男人和女人同樣可以主持朝政。一代女皇的英武霸氣可見一斑。

她將這個字頒佈天下,成為她獨自擁有的一個漢字。除此之外,武則天還修改了其餘的17個字的寫法。這些字在政治上都有著深刻的含義,武則天修改完之後馬上就通行天下,加強對人們的統治。

“天地人,日月星。君臣國,年載初,正聖證授”這是武則天修改的字的一部分,從這些字的意義不難看出武則天的意圖。她通過改變這些意義重大的字的字型,來重新賦予這些漢字意義。

這十七個漢字武則天的修改週期長達十五年之久,前後五次頒佈新字的寫法,其中月字她修改了兩遍,表明她對自己性別的一再強調。漢字作為象形文字,字型結構有著非常深刻的內涵,武則天的深謀遠慮就在於此。

武則天一生造了18個字17個已被廢除,留下一字至今


她每修改一次,就馬上下令全國書寫必須保持一致,因此在武周時期的文獻中,每一時期的字型都完全相似。武則天想通過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逐漸讓人們接受女人當皇帝的現實,以穩固她的統治。

另一方面,她通過這種大規模的全國行動,來強調自己的權威性,尤其是對一些重要字型的改換,更加凸顯她這一目的。這些字體一直沿用到武周王朝被推翻,李唐王朝重新登上歷史舞臺之後,它們才被徹底廢除。

但是曌這個字是武則天的專有名詞,所以被保留了下來,一直流傳到了今天。曌字在今天也多用於人名,但是在武則天執政時期,沒有人敢冒著生命危險去使用這個漢字。

正是因為如此,我們今天才能夠通過這樣一個獨特的字,去感受“日月當空”的女皇武則天的威儀,那高高的無字碑或許就是她一生最好的見證。

不過這些字在我國已經很少見了,但是在日本以及眾多儒家文化圈的國家中卻非常流行,日本對‘圀’圀字有好感,而且長期以來魅力不減,江戶時代藩主德川光圀名字中的‘圀’正是武則天的制字”便是很好的例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