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陽縣:聚焦問題補短板,精準施策防返貧

今年以來,饒陽縣聚焦短板,精準施策,抗疫情、保增收、促脫貧、防返貧,全力以赴鞏固提升脫貧成果,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戶一人。

饒陽縣:聚焦問題補短板,精準施策防返貧

壓實責任保落實。饒陽縣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礎上,對剩餘貧困人口實行臺賬式管理,“包聯領導+幫扶責任人+幫扶計劃”覆蓋全部未脫貧戶,加強對非持續穩定脫貧戶、非建檔立卡低收入戶受疫情影響的動態監測預警,並設立防貧保險(基金),對符合幫扶救助條件的因戶因人制定幫扶計劃,建立幫扶臺賬,落實幫扶措施。同時,制定出臺了《關於落實省市“掛牌督戰”要求的實施意見》,切實做好“剩餘貧困人口脫貧、考核反饋問題整改、防貧長效機制建立、6個重點任務清單、脫貧攻堅‘回頭看’、脫貧摘帽縣鞏固提升”六項重點任務,確保高質量打好打贏全縣脫貧攻堅戰。

返崗復工促就業。疫情防控期間,該縣保證扶貧項目資金正常撥付,扶貧項目動工即可撥付資金的30%-50%,按照進度及時撥付資金,並及時為符合條件扶貧企業落實失業保險穩崗返還、促進就業補貼、降低工傷和失業保險費率等政策支持,落實好就業扶貧政策,確保有關補貼按時足額到位,激發各類帶貧主體積極性。嚴格落實《關於有效應對疫情衝擊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金融支持措施》《饒陽縣應對疫情加強金融服務十項措施》等文件措施,組織推動各類企業復工復產。該縣還結合疫情防控需求,積極開發環衛保潔、防疫消殺、排查巡查、卡點值守等扶貧特崗,保障不能及時返崗的貧困群眾臨時性就業。

饒陽縣:聚焦問題補短板,精準施策防返貧

搶抓項目強發展。該縣實施一批週期短、風險低、見效快的“短平快”產業扶貧項目,扶貧資金優先滿足貧困人口增收的產業項目需要,根據疫情影響情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發展特色農業加大獎補力度,對開展資產收益、託管養殖等合作項目企業按照年保底分紅的15%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補貼10萬元。建立健全科技聚焦產業、產業帶動脫貧長效機制,培育農業科技“小巨人”企業,大力發展農業創新驛站,打造科技示範基地。同時,充分發揮縣級科技扶貧專家服務團、鄉鎮科技服務站、貧困村科技特派員作用,推動人才下沉、科技下多,提高扶貧產業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

防貧幫扶不缺位。該縣通過排查建立崗位需求清單和崗位供給清單,將就業增收資源向貧困戶傾斜,通過就近就地、對接京津等實現就業,對扶貧車間、扶貧龍頭企業等帶貧主體,按每吸納一名貧困勞動力就業6個月以上1000元,12個月以上1500元的標準,給予一次性生產補貼,積極引導建檔立卡非穩定脫貧人員、低收入非建檔立卡人員到當地建築施工企業務工,並對吸納貧困勞動力穩定就業的企業,給予每人每月300元穩崗補貼,對縣域外穩定就業的貧困勞動力,給予交通和生活費補助。同時,持續做好扶貧小額信貸工作,適當延長受疫情影響還款困難貧困戶的還款期限,針對投保貧困戶設立疫情損失專門理賠通道。該縣還深入推進“雙百扶貧行動”,通過落實各項優惠政策,鼓勵民營企業針對貧困戶開展提供就業崗位、入股分紅、消費扶貧、捐贈款物等方式,實現穩定脫貧。

救助保障暖人心。該縣通過集中組織貨源、統籌統購、分散分發等措施,滿足對受疫情影響產業項目需求,對生活受到重大影響或有致貧返貧的群眾,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針對滯銷農產品情況,加大農產品宣傳推介力度,通過“饒陽京東扶貧館”網絡平臺、打造“網紅直播間”、開發饒陽“消費扶貧車”應用APP等線上推廣產品銷售,並充分利用中國農總行定點幫扶資源優勢,擴大銷售渠道,加強與“雙百精準扶貧行動”企業溝通協調,帶動銷售。疫情防控期間,該縣將低保、特困等社會救助審批權臨時下放至鄉鎮,視情況簡化審批程序,對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基本生活存在困難的,通過發放臨時救助金、米、面、油等生活用品,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水平得到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