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斐神廟牆上最有名的兩條銘文:“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

你認識你自己嗎?你瞭解你自己嗎?

這個問題是不是覺得很可笑,尤其在這個麻醉人性&凍結大腦&慾望氾濫的時代。

自從人類獲得了高於低等動物的物質待遇後,人們開始了深層的思考,思考身處的周邊自然界,思考如何更好的改造世界,思考......,總之,人類的大腦優勢真正地開始發掘。但人類的思考範圍始終未涉及一個領域,一個極其神秘而又極其重要的領域--人類本身、自己!

德爾斐神廟牆上最有名的兩條銘文:“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

這一形態始終未改變,直至公元前五世紀出現了一位劃世紀的偉人改寫了人類歷史,開闢了人類尋求自我的征途,他就是古希臘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

蘇格拉底認為智慧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人自身,解決人本身的問題。他的這些思想使後來的希臘哲學在研究方向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所以,學者們都把蘇格拉底看成是一個劃時代的人物,把他以前的哲學叫做“前蘇格拉底哲學”。

據說,在德爾斐神廟的牆上有許多銘文。它們是泰勒斯、梭倫、契羅等“七賢”到神廟向神奉獻他們的智慧時刻下的,其中最有名的兩條就是“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認識你自己”,本來是古代聖賢的道德格言,蘇格拉底則把它變成了對西方哲學發展產生劃時代影響的哲學名言。

德爾斐神廟牆上最有名的兩條銘文:“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

從那個時代開始,“認識你自己”成為一個課題為歷代哲學家和不想白活一世的人所費神費命,但就像“哲學”本身一樣,到如今還是一個達不成共識的話題,我想,這就是他的迷人所在。

俗話說: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人,統稱為人,但人與人是不同的。面對同一件事情,有人會哭而有人卻會笑。到如今,不同的學說將人分成三五不等的各色人群。基本原理就是以人的思維、行為方式為基準向外展開。那人分層次又怎麼講?即同一個人,隨時間空間會呈現不同的姿態,就像彩虹,有不同的暈圈。

德爾斐神廟牆上最有名的兩條銘文:“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

小我-無我-大我 佛曰;

獸性-人性-神性 上帝諭;

自我-本我-超我 佛洛伊德說;

意識-個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 榮格道;

生理我-自我實現-高峰體驗的我 馬斯洛論;

心即理-至良知-天人合一 王陽明曰... ...

由於人在這兩個維度不斷地發生變化從而導致人的複雜性。因此,人是相當複雜的。複雜並不代表不能認知。

九型人格就是側重於從人的分類來認識自己的,通過它來認識現實生活中的我們,用榮格的話說就是“帶面具的人”或者“角色”。

德爾斐神廟牆上最有名的兩條銘文:“認識你自己”和“不要過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