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想必很多設計師們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在我們做設計的時候感覺總是想法頗多,但是一旦到了需要提案或是需要向老闆或者客戶闡述自己的設計理念和想法時卻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了。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設計提案並不是簡單地把方案提交上去就可以了,而是還需要做一些情緒的表達和設計靈感來源等的闡述。在做設計提案時我們首先要從產品本質上來尋找我們設計的理念,單純的美觀和漂亮,不能完整的解釋我們的設計,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審美標準。

那麼具體的我們應該如何去表達我們的設計理念和想法呢?

首先,在做設計之前我們需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維。也就是說,我們在做任何一個設計的時候,都需要有自己的設計理由、自己想要表達的理念,而不是胡亂的設計。那麼在此之前,我們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和練習來充實自己,多看一些設計相關類的書籍,多看一些有利於發散思維的圖片,這樣靈感才容易豐富,也才能為設計做出較好的準備。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其次,表達需要口才。在提案的時候我們如何利用自己的口才去將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呈現出來,如何去說服老闆和客戶,那就是思維模式的運用。當我們在描述一個設計理念的時候,不是單純地靠說得有多快,或者描述得多有趣,而最主要的是我們要保證思路明確,是否能夠快速完整地敘述出我們的想法。或者從另外一個層面說,我們更重要的是需要還原一個故事,還原一個設計品與用戶們的故事,以此來打動我們的老闆或者客戶。

那在設計中什麼樣的東西能打動人呢?無論是在生活中或是在電影中,能打動人的一定不是理論,不是乾澀的鏡頭,不是絢爛的設計……那到底是什麼呢?

相信大家都看過一部叫做《泰坦尼克號》的電影,在提及到這個電影的時候也相信大家對泰坦尼克沉沒的鏡頭都記憶猶新。因為就當時的電影特效技術來說,那些沉沒的鏡頭實在是太真實了。筆者還依稀記得那巨大的螺旋槳落下時的那種視覺衝擊感,對於當時對視覺特效並不太瞭解的國人來說,這些效果的確太具有衝擊性了。但是筆者相信,單靠這些鏡頭並不足以讓國人對這個電影印象如此深刻。那麼令筆者記憶最清晰的畫面,並不是裡邊那些令人震撼的視覺效果,而是那些故事的關鍵點。如兩個主人公在船頭張開雙手飛翔的畫面,以及女主角把海洋之心鑽石扔進海里的畫面。而這些畫面,與大場面毫無關係,而與之相關的,是這部電影的故事。也就是說,一個好的故事往往能夠真正抓住人心,並且能夠讓人對這個作品產生一種打心裡的認可以及讚許。

這裡之所以給大家講這個故事,是希望大家能把這部電影與我們平時所做的設計相結合,這樣我們也很容易的就能找到其中的共同點。比如電影中的那些絢麗的鏡頭,就是我們設計中所謂的漂亮的、新穎的或是客戶沒有見過的東西,這些效果往往能夠給產品帶來很好的效益。但是大家要知道,電影只是一個供大家觀看和欣賞幾十分鐘的故事,而設計品是需要長期出現在用戶的生活裡的。單純的視覺感受無法滿足用戶對產品的需求,同時也無法應對如今如此激烈的市場競爭。就像現在,大家未必會像曾經那樣驚歎電影《泰坦尼克號》中有多麼優秀的視覺效果了,因為市面上已經出現了無數比泰坦尼克更加優秀視覺效果的電影。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去說好一個產品故事呢?這裡我們以一箇中國著名相聲藝人郭某某為例,相信大家都知道這位相聲藝人,長得不算出眾,嗓音也不個性,故事也沒啥新意……。

那為什麼有這麼多人喜歡他呢?很多時候,我們只顧著講故事,而忘記了講故事的意義是什麼,故事的重點是什麼?那麼故事最重要的,並不是你怎麼去把故事中的人和事描述得活靈活現,而是如何通過一個故事讓你所傾訴的對象為之產生共鳴,這是故事的關鍵。

那麼現在大家可以仔細想想郭某某為什麼會這麼受歡迎,正是因為他習慣帶動場下觀眾與他產生一些共鳴,讓大家感到他很親近,同時讓大家覺得他所講述的事情能夠真正貼近我們的生活。大家之所以願意花精力去聽他講述的這些東西,是因為他給到了觀眾一個很重要的利益點,那就是快樂。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說到這裡,那我們如何將這些原理運用到我們的產品故事中呢?

很多設計師們在試著跟客戶交流的時候總喜歡說自己的東西是時尚的,是符合市場的,並且會拿出一系列的競品作為展示等。這樣的方式是可行的,但是是屬於一種相對較弱的表達方式。對於一般的小客戶,這些方式或許管用。但是對於一些大型項目的客戶,這些設計理念和想法可能就會顯得略顯枯燥了,並毫無新意。因為他們想要的不單純的是模仿一個大牌的設計或是完全按照他們的形式來做,高端產品的客戶更加希望自己的東西是特殊的,所以我們就必須換個思維和方式來解決我們的設計問題。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針對產品的理念與想法分析,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包裝

所有的設計都是在包裝一個產品。因此,我們需要的不僅是這個產品包裝得漂亮,並且要合理,這是在設計之初就需要考慮到的先決條件。比如我們在設計一個App產品的時候,首先需要關注用戶的需求點和喜好,這裡的包裝所指的不僅是我們對產品本身的包裝,同時也是我們對自己設計理念的包裝。所以,在設計一個產品前我們要結合用戶研究部的意見。如果沒有用戶研究部的分析報告的話,我們也要嘗試自己去深挖用戶的需求。之後,還需要和交互設計師多溝通和交流。因為在項目具體實施的時候,往往會出現邏輯交互和視覺交互兩個交互方向,但是他們的目卻都是相同的,也都是為了將設計方案做的合理並且相對之前更有改觀。因為客戶希望的是我們所設計出來的東西是有實際改觀的,而不是單純的好看或一紙空談,而當我們真正對客戶所要求的東西有實質性的改變的時候,在提案時需著重把這些改變都說出來。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理性

客戶希望的理性並不僅僅是理性的設計,而是理性的判斷。下圖中所示的3個界面上的內容我們可以想象是相同的,但只是在佈局和樣式上有所區分。而在顏色搭配上,我們必須要有一套標準的參考和定義,也就是說我們在設計的時候需要將這些顏色的一致性和延續性保持下去。如按鈕的顏色統一、標題欄目顏色統一以及文字顏色的統一等等,這些分割和排列就是我們設計時所需要的理性。另外,在設計的同時還得考慮如何將做界面簡平化處理,讓整體佈局合理規範,這樣設計出來的產品才會顯得簡潔易用,並且具有說服力,如圖2-68所示。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規範

很多時候一些經驗並不豐富的設計師們做出的設計可能在視覺上看上去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總感覺缺少些什麼,這便是細節上不夠規範所造成的結果了。很多時候我們在做設計時總是習慣關注產品本身漂亮與不漂亮這個問題,而忽視了設計規範這個非常重要的要素,如按鈕的尺寸與大小,以及文字的尺寸大小等。並且,這些規範能夠檢驗設計師的設計功底和對項目的專業性。同時,這些規範也都是可以在與客戶的溝通的時候直接體現出來的。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理念

理念,是提案時最不好表達的一個東西了。理念並不是具象的顏色或是大小尺寸以及規範等,而只是一個概念化的東西。

但是,理念可以從我們的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例子中得到很多靈感。比如,自從喬布斯的理念風靡全球以後,許多設計師的設計理念也都開始向著喬布斯的設計理念靠近,也就是簡潔、直觀以及完美等。而這些理念在設計中都是非常實用的,比如對於內容的排列或是對於界面的簡潔化處理,這些都是我們能夠真正去打動客戶或者是用戶的關鍵點。而且至始至終,設計的靈魂也來自於理念。因此,在提案之前我們一定要想好和做好如何去表達清楚自己的設計理念的準備。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設計想法都表達不了,還做什麼設計師


愛讀(iread360.com)原創讀物|色技手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