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在四川西昌山火經歷了三天三夜的蔓延和多次復燃後,明火終於在今天中午被全部撲滅。


隨著防災轉入清煙點、守餘火、嚴防死灰復燃的階段,人們也漸漸放下了越揪越緊的心。


揪心,不僅是為化為灰燼的成片森林,更是為那不停奔赴前線直面災難的數千名撲火人員。


就在3月31日,人們正集體悼念2019年在涼山森林大火中犧牲的31名消防烈士時。


沒想到2020年的同一天,又有18名地方撲火隊員和1名當地嚮導,在趕往涼山火場的途中因風向突變不幸遇難,年紀最小的只有不到25歲。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沒有什麼比十幾條年輕生命的突然消逝,更讓人心痛。


如果有,那就是悲劇重演。


經歷了數次山火悲劇後,緬懷消防員們的新聞下,最高贊評論漸漸

從誇讚整齊劃一的“最美逆行”,變成了“一定先保障好消防員的人身安全”。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也有人在救援系統、撲火策略和專業訓練等層面,盼望著更完善的應對。


比如早在2019年3月12日,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災案件調查複核工作組就曾對當地提出了九條整改意見,其中包括“專(半專)業撲火隊伍力量不足”、“森林火災風險排查機制不完善”等。


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當地在撲火隊伍建設、風險排查機制上有沒有頗具成效的改良,都有待解答。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點擊大圖查看:據寧南縣政府官網顯示,犧牲了19名撲火隊員的隊伍組建僅3個月。


而在一次次悲劇發生後,究竟該用什麼方式銘記消防英魂們的故事,更成了人們不得不深思與探討的話題。


01 當一場山火襲來,他們究竟面對著什麼?


鑑於山火現場罕有清晰完整的紀錄,新聞那頭的人們難以想象,訃告裡的撲火隊員究竟面對了多麼殘酷的災難。


於是有人提起了2017年,一部以美國亞利桑那州森林大火為原型的電影《勇往直前》,和其中那些令人觸目驚心的畫面。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說起這部電影,雖然有喬什·布洛林(《復仇者聯盟4》中飾演滅霸)、邁爾斯·特勒(《爆裂鼓手》)、詹妮弗·康納利(《美麗心靈》)等一眾大牌主演,和爛番茄90%、豆瓣8.4分的頗高口碑。


但俗套的中文譯名、海報上俗套的“美式主旋律”口號,讓其最終只在中國內地收穫了900萬的票房,至今都是很多人心中的意難平。


直到這兩年森林大火接二連三地頻繁發生,看著電影的可怖情景,才驚覺到《勇往直前》中的無情山火,和距離我們更近的悲劇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對比今年的西昌山火,電影《勇往直前》同樣是“19人犧牲”的觸目數字。


故事原型,是“9·11”後美國消防員傷亡最慘重的一起真實事件。


2013年6月,亞利桑那州中部發生森林火災,大火迅速蔓延到了3300萬平方米。


接到建造大火隔離帶任務的20名消防隊員,唯有1人生還。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同樣是風向忽變的不可控誘因。


和城市建築火災不一樣的是,山區劇烈且難以捉摸的氣流變化,使得森林火場的情況瞬息萬變。


一場大風,足以讓西昌山火燃燒方向突然改變,包圍前行的撲火隊員。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一場大風,也足以讓《勇往直前》中消防員們的準備前功盡棄。


他們明明已經在大火前行路線上,提前做好了焦土隔離帶。誰知道火舌突然轉了向,以一小時80公里的速度飛撲過來。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電影對“風有多可怕”做了無比直觀地展現,殘酷一點說:


別提人了,就算是生性兇猛的野獸拼了命跑,也根本跑不過大火的蔓延速度。


滿身烈焰的棕熊衝出大火的一幕,成了電影中消防隊隊長難以忘卻的心魔,也震撼了無數觀眾。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而中美兩場山火中,犧牲的撲火隊員同樣是背景各異。


據@財新報道,剛剛成立三個月的西昌撲火隊中,隊長何貴銀曾在當地一所中學分管政教,34歲的黃元林曾是一名飯店老闆,43歲的張明福之前則一直在家務農。


電影中的“花崗山先鋒隊”的創立之初,更不是什麼“正規軍”。


有人習慣了在城市裡做消防,對野區撲火的細節一竅不通;也有人面臨著婚姻危機等各種生活問題;


主角布蘭丹在加入消防隊前,甚至是個癮君子,還因盜竊被抓進過警局,有了女兒後才決心改變頹廢的生活。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按照消防的層級標準,這群隊員本只能在火場的邊緣打雜。


可隊長埃裡克卻不滿足於此,帶著他們刻苦訓練,只為通過上級的一線隊考核,真正去深處救火,逐漸成了城鎮居民心中的英雄。


電影中,當“花崗山先鋒隊”成功完成一次任務後,大家的身體疲憊地倒作一團。


但望著被撲滅的火,每個人表情都掩飾不住那份驕傲,歷來嚴苛的隊長也忍不住誇讚自己的隊伍:


“如果消防不是最偉大的工作,那什麼才是。”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誰都想不到,這樣一群上一秒還展露著鮮活笑臉、侃侃而談的年輕生命,下一秒就在火場面臨了生死兩別,只剩下19具扭曲如燒焦蠶蛹的遺骸。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02 每一次專業處理,都是消防員用生命換來的教訓


每個觀眾看完如此慘烈的場景,都會震撼於消防隊員們的無畏,但《勇往直前》卻不止拘泥於展現這種標籤。


見慣了災難片——血肉一定要模糊,音樂一定要煽情,特寫鏡頭要足夠慢——的常用套路。


你會發現,《勇往直前》最可貴的地方便在於:


它選擇了一種最為剋制且專業的方式來讚美英雄。


在長達134分鐘的電影裡,只用了10分鐘去展現隊員們被吞噬的前後過程,殉職的畫面更是不超過半分鐘。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一個火舌蔓過消防員掩護點的遠景 ,緊接著就是對講機裡傳來的冰冷聲音:


“十九人,確認死亡。”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這不是一種“討巧”的方法。


畢竟如果將鏡頭重點放在險象環生的逃生時刻上,再加上些犧牲前和親人不捨告別的場景,消防員在烈火中嘶吼的細節……


顯然更符合觀眾欣賞商業片的口味,最起碼哭倒一片人沒問題。


然而,這些橋段在《勇往直前》裡通通都沒有,原因很簡單——


在生命轉瞬即逝的緊急時刻,根本沒時間留給他們苦情。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從這個角度看,比起災難片,《勇往直前》反而更像一部職業片。


很多人對於消防的認知,要麼是天天在處理“小朋友頭卡在防盜護欄裡”的窘事,要麼侷限於在城市的高樓間跳來跳去。


因此除了森林消防工作的不易,電影也向我們科普了野區滅火截然不同的作業方式。


就比如,在山火頻發的當下,“直升機灑水為什麼不管用”是一個很多人疑惑的問題。


《勇往直前》中為了撲滅山火,也派出了不少直升機支援,可因為風向變換不可控、著火點視野不清,導致高空灑水對阻止大火蔓延的效果微乎其微。


甚至當直升機收到19名消防員的求救信號後,也是因為高空的煙霧太重,而錯過了被大火包圍的掩護點。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很多觀眾看完電影后才被科普:野區消防往往不是以水滅火,而是以火滅火。


簡單來說,就是靠人力在大火前行路線上點燃“迎面火”,把小範圍的樹木全部燒乾淨,用裸露土壤作為隔離帶。


阻斷了可燃物,火勢到了這裡自然會停止。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除此之外,《勇往直前》還細緻地展現了隊伍的訓練過程。


比如如何通過火場上空的雲團變化來預判風向,鍛鍊臨場應變能力;


再比如一次次讓隊伍做“掩護練習”——如果真的避不開火勢,就只能躲進防火罩中、把臉埋進冰涼的土裡,等待大火從身上燒過。


儘管現實中要真遇到風向忽變的意外,防火罩根本抵擋不住高達2000攝氏度的炙烤,最終也沒能救回電影中19位消防員們的生命,但“最壞的打算”也已經是他們唯一的希望。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片中最讓人記憶猶新的一句話,當屬隊長埃裡克訓斥背錯消防規範的手下,罰整個隊伍做100個俯臥撐:


“這些準則都是消防員們用生命換來的。再敢答錯一條,我就掐死你。”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嚴格的培訓看似冰冷無情,但面對火魔,消防員需要的本就不僅是衝勁,更是不容一絲馬虎的專業度。


更何況,這些準則還不只是白紙黑字的規章。


畢竟每一次犧牲,留下的從不只是一個統計數字,還有對消防規章更嚴謹的堅守。


這種對還原專業度的極盡苛求,也讓很多觀眾不禁對比去年一部同樣是消防題材的國產電影《烈火英雄》。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故事以“大連7·16油爆火災”為原型,當年2000多名消防官兵在——一旦滅火失敗,就可能會產生200萬噸TNT爆炸損失——的壓力下,憑藉爭分奪秒的速度、細心有效的處理解決了危機。


本是一個極好的消防科普機會,沒想到結果卻是落得一片“不要仗著好題材就亂拍”的吐槽。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豆瓣上一位自稱“幹了消防兩年”的用戶@三隻龍貓,便在劇情比例安排上提出了質疑——


“影片展現是消防員英勇救火的事蹟,可是救火真的表現到位了嗎?我看到的是有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鏡頭聚焦在火上面,各種火勢的特效。”


除此之外,“有人犧牲後,全體消防員立刻在火災現場默哀”的劇情,“口號式發言比救火過程還長”的設定,黃曉明對著大火高喊“你就這點能耐了嗎”的橋段,都為不少觀眾所不解。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不能否認,從頭高潮到尾的劇情襲來,沒有一個人能在電影院裡忍住不流淚,不少哭到癱軟的人也捨不得罵它是“爛片”。


但觀眾對於“消防”這個無比重要、卻鮮少出現在中國大銀幕上的題材,期待值顯然不只有對英雄主義無止境地歌頌、對悲劇現場無止境地渲染這麼簡單。


03 “英雄”從不是一個標籤


一個很明顯的對比是:


在現實中慘痛的結局人盡皆知的情況下,《勇往直前》卻選擇最大程度地避免展現慘痛的過程。


即便人們早早地就從新聞中知道這是19個“英雄”,這部電影更想讓你知道他們是什麼樣的“人”。


於是,劇情一直專注於還原消防隊員日常真實的訓練,不僅有嚴明紀律的一面,也有任務成功後開心到“壘羅漢”合影的孩子氣一面。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工作之外,他們同樣有真實的情感危機、家庭危機和中年危機,除了工作中的火,也在為如何撲滅人生中的“火”而頭疼。


比如為救火奉獻一生的隊長,會對嫌他天天加班的妻子不耐煩:“你要跟火爭寵嗎”;


隊長平時大罵想私心退出先鋒隊的下屬,但在夜深人靜時也常常因為回憶起火災現場的可怖畫面,痛苦而茫然。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甚至當電影最後,消防員的家屬被告知“20人的撲火隊伍只生還一人”時。


每個人都“自私”地希望活下來的,是自己的丈夫、父親、孩子。發現走進來的不是自家人後,無法掩飾地展露出失望。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在更多人習慣的謳歌英雄的語境中,往往越是致力於突出“英雄”和“英雄家屬”的特質,強行拔高他們抉擇的意義。


就越容易把人物往不接地氣的方向描述,和觀眾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


而當《勇往直前》像拍一個普通人一樣,去拍一個英雄,也像拍一個英雄一樣,去拍一個普通人。


表面上沒有蕩氣迴腸的效果,還會顯得有些平淡。


到最後,所有歡笑和淚水被一把無情火燒盡時,半分鐘遠景的力量才勝過了千千萬萬次的刻意煽情,也更讓人唏噓。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港劇《烈火雄心》截圖


畢竟每一次“偉大的犧牲”,背後正是這些鮮活而平凡的人。


在西昌山火中殉職的撲火隊隊員黃元林,他的好友接受採訪稱:


黃元林性格開朗,有兩個孩子,大的五六歲,小的1歲左右。


在3月30日去火場的路上,還發了一條朋友圈視頻,記錄下撲火隊員們在車上聊天的樣子。@南方都市報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而在2019年涼山山火中殉職的,計劃和有孕妻子半年後舉行婚禮的烈士蔣飛飛。


去一線前,也略帶撒嬌地在朋友圈寫下“再出發,求安慰啊”,接著在回覆中“吐槽”:犧牲的前三天已經連續打了兩場硬仗,剛回去泡上衣服還沒洗,就又被通知出任務。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面對社交網絡上的可愛流露,面對懼怕死亡的人之常情,沒有人會嫌他們“軟弱”。


反而讓普通人充滿共鳴的生活質感,使得他們能脫胎於統計數字,在“不怕犧牲的人”的刻板印象外,展露出會怕也會痛的血肉之軀。


《勇往直前》的原片名“Only the brave”,取自希臘酒神狄俄尼索斯的一句話——


Only the brave enjoy noble and glorious deaths,只有英勇的人才能享受高尚和光榮的死亡。


但電影裡,卻沒有誰在私人生活上是“完美無瑕”的,也沒有人是奔著“當英雄”去從事這份職業的,唯一的權威就是專業。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長期的專業訓練和格盡職守的專業精神,讓消防員們能在剎那間把大大小小的危機處理得當,也讓其最後做出的英勇抉擇合乎情理,並回照出一條對現實的最佳啟示:


唯有更專業,才能避免更多的犧牲。


幸好,經歷了一個坎坷2020開年的公眾,除了“敬佩崇高勇氣”的質樸情感外,也越來越意識到:


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無論是疫情還是山火,只有一個個獨膽英雄顯然是不夠的。


森林火災中一條條逝去的年輕生命,也愈發讓人警醒:“無自省無反思的頌歌,反而是對英雄的一種褻瀆”。


連續兩年犧牲的消防員們,需要的不只是讚歌


對於這些英雄最好的紀念,註定不是5分鐘煽哭觀眾一次,哭過之後留下“正能量”、“逆行”、“淚崩”、“最美”的形容詞。


而是如何用最有人情味的方式,記住他們的經歷和故事;


如何在災難後進行理性的思考和追問,去推動老百姓防患意識的提升,推動山火預警和應急制度的完善,推動對不力防控措施的問責,推動消防職業化道路的進程。


反而當宏大的標籤成了緬懷烈士的唯一方式,被冠以崇高稱號的人,定是已經犧牲了最寶貴的東西,草草消失在了公眾記憶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