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造夢工廠”一夜難眠。

樂佩被狠毒而又自私的女巫葛朵關在森林中的高塔裡,她每天想盡辦法打發時間,想出去卻不能出去。

這是迪士尼動畫電影《魔法奇緣》中一幕,疫情期間,世界各地的迪士尼粉絲終於能切實感受到樂佩公主的失落與無助。而據美國網友考據,動畫中的高塔名為Corona,與“新冠”重名。

迪士尼自然是沒有未卜先知的本事,就像它無法預測因Corona被困人們的命運,它也不可能猜到,自己會成為“Corona颶風”的下一個受害者。

1

六大樂園集體關閉

今年2月初,迪士尼還忙著對開年電影《花木蘭》進行聲勢浩大的全球宣傳。可在短短一個月後,公司的核心業務全部停擺,全球的六家樂園也隨之關閉。

好萊塢大導演馬丁·斯科塞斯曾批評迪士尼的漫威電影算不上真正的電影。如今,這些超級英雄電影也無法與觀眾見面了,電影院關停,娛樂場所歇業,新冠病毒讓許多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迪士尼這艘巨輪也被迫站在了迎擊風浪的前沿。

眾所周知,迪斯尼樂園是世界上訪問量最大的度假勝地,平均每年接待遊客超過5200萬人。不僅如此,它還是迪士尼公司的最大的收入來源,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9財年,迪士尼的樂園和度假區板塊創造了超過260億美元的銷售額,佔公司總收入的37.7%。

隨著疫情蔓延,3月15日,迪士尼關閉了最後兩家尚在運營的樂園——美國佛羅里達和法國巴黎的主題樂園,在這之前,上海、香港、加州和東京的4家迪士尼樂園都已經宣佈停業。

按照最初計劃,停業時間或將持續到3月底,不過從目前的情況看,這個樂觀估計顯然是已經作廢。

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為了減少損失,上海迪士尼宣佈自3月9日起開始分階段恢復營業,但在國內共抗疫情的大環境下,收益卻微乎其微。

迪士尼首席財務官Christine McCarthy(克里斯汀·麥卡錫)曾在2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關閉上海和香港兩個公園,可能讓第二季度的總收益損失1.75億美元——其中上海園區的損失是1.35億美元,香港園區損失則是4000萬美元。按照瑞士銀行的推算,迪士尼的美國樂園業務,閉門一天,迪士尼就會損失1300萬美元。

2

影視公司遭受衝擊

這是美國迪士尼樂園近20年來首次閉園,但並非歷史上的第一次。

自1955年開園以來,迪士尼樂園至少經歷過4次大型閉園,1963年肯尼迪總統遇刺後的公悼日,1994年加州大地震,2001年的“9·11”事件——歷史上的悲傷時刻,就是迪士尼的“災年”。

3月13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所有集聚性消費項目均被叫停,電影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作為美國六大電影製作公司之首,迪士尼首當其衝。

就在迪士尼樂園關園的同一天,剛剛舉行全球首映禮的真人電影《花木蘭》宣佈撤檔。隨後,《黑寡婦》(Black Widow)、《X戰警:變種人》也相繼取消了上映計劃,延期後的影片暫未確定上檔時機。

皮克斯動畫《Onward》提早在數碼平臺上架,其美國票房或遭重創。

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以上電影均由迪斯尼斥巨資拍攝,其中損失最慘重的,當屬被寄予厚望的《花木蘭》。這部取材東方故事、瞄準世界市場的電影原本是迪士尼影業的開年大戲。為了造勢,公司在號稱30秒廣告3300萬的“超級碗”上發佈終極預告。

然而新冠疫情卻讓這部投資高達2億美元的電影折翼。因為撤檔,前期的宣發大概率打了水漂。《好萊塢報道者》曾預測《花木蘭》首週末票房8500萬美元,折算成人民幣5.8億元左右。

除了影視業務,迪士尼旗下的體育頻道ESPN還擁有8500萬訂戶,由於全球各大體育賽事受疫情影響紛紛取消,摩根大通預計迪士尼將損失4-5億美元的營業額。

3

1年蒸發6000多億

諸多不利因素疊加之下,迪士尼的股價隨之遭到重挫。

自今年2月起,迪士尼的股價就呈現下滑趨勢,跌幅超1/3。近期雖略有回升,但最新股價仍跌破100美元大關,僅為94.92美元/股。截至昨日收盤,迪士尼的最新市值已跌至1713.72億美元,一年內市值蒸發超850億美元(超6000億人民幣)。

3月19日,迪士尼發佈盈利警告,稱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可能引致消費者行為改變,進一步擾亂公司業務。目前官方也無法預測中短期內的業務表現。

可以肯定的是,園區關閉,電影延期,迪士尼肯定是缺錢的。

3月下旬,迪士尼表示,由於受到疫情爆發的影響,計劃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籌集近60億美元的資金,以緩解現金流緊缺的燃眉之急。根據SEC文件顯示,迪士尼發行的債券利率在3.35%-4.7%之間,到期時間為2025年-2050年。

3月26日,迪士尼再籌集13億美元新債。

公告顯示,這筆資金是通過加拿大發行債券所籌集,新債務包含2027年到期的3.057%的優先票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在備案中提出的發債原因是:“出於一般公司目的,包括償還債務(包括商業票據)。”

這筆新債務比先前發行的60億美元債券便宜,但必須比其他債務發行更早償還。

至此,迪士尼一週籌集了73億美元新債,合計人民幣近520億元。

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迪士尼的流動負債在350億美元左右,其中長期借款中一年內到期的債務在100億美元左右,借款高達380億美元左右。

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4

高層降薪能解圍?

除了發債籌錢,迪士尼緩解財務危機的另一項舉措就是節省開支。

迪士尼現任執行董事長羅伯特·艾格近日宣佈,從4月起自願放棄全部薪水,陪公司度過難關。

艾格是全美薪酬最高的高管之一,在迪斯尼2019財政年度的薪酬為475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4億元);2018財年的薪酬更是高達656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4.6億元)。

除艾格外,所有高層也都收到了減薪的通知。

3月30日迪士尼的內部信件中提到,現任CEO鮑勃·查佩克從4月起將減薪50%,副總裁級別的員工將減薪20%,高級副總裁減薪25%,執行副總裁及以上級別員工減薪30%。

查佩克說,減薪將一直持續到業務可預見持續恢復時。

疫情黑天鵝還要持續多久,恐怕誰也給不了答案,唯一能讓人欣慰的,大概就只有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了。

3月24日,迪士尼宣佈旗下流媒體業務“Disney+”正式在英國、德國、意大利、西班牙等7個歐洲國家上線,而歐洲多國實行居家隔離政策的背景,也給“Disney+”提供了一個打通市場的良機。

迪士尼成“落難王子”:園區關停,舉債度日

Disney+ 在歐洲推出的第一天下載量約500萬

科技領域分析機構Omdia認為,在歐洲用戶都被困在家裡的時候,恰逢迪士尼流媒體服務上線,這有利於歐洲用戶接受新的平臺;預計到今年底,“Disney+”在西歐地區能夠獲得500萬付費用戶,直接貢獻1.6億美元的營收。

迪士尼2020財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19年底,Disney+流媒體服務的訂閱用戶為2650萬,大大超出此前市場預期的2000萬。

然而,迪士尼想要的遠不止這些,為了吸引更多用戶,公司還在加大營銷投入,為新註冊用戶提供更多折扣。

去年第三季度,公司的D2C業務部門虧損高達5.3億美元,遠超之前的1.68億美元。這筆開支悉數用於對Hulu的收購,以及投資建設ESPN+ 和Disney+ 。

有人對迪士尼在新業務上砸錢的程度表示擔憂,但管理層的態度異常堅定:

“對我們來說,沒什麼比把這件事(流媒體)做對更重要了。”

隨著疫情蔓延,迪士尼的付出終於有了回報。

不過,完美的入場時機並不意味著迪士尼的流媒體業務能夠徹底躲過沖擊,Omdia在報告中提到,疫情將會對迪士尼原創內容造成巨大影響,而這一部分正是流媒體平臺的主要賣點。3月中旬,迪士尼已經宣佈停止拍攝所有的真人電影,包括《小美人魚》、《尚氣》、《小鬼當家》等。

業內人士認為,在流媒體領域的攻防戰中,迪士尼具備先發優勢,不管是明顯的IP壁壘還是獨樹一幟的互動閉環,都為其帶來了遠高於傳統同行的股價溢價,不過能否突破觀眾人數的預期,還要看它在疫情結束之後的表現了。

來自雲掌財經 素材來源:中國基金報、環京津網、智通財經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