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退役軍人式就業增長在當下尤顯硬核

摘要:背靠平臺好就業,特別在經濟不是太好的時候,平臺提供的就業拉動作用尤其重要。受疫情影響,一段時間內就業可能比較艱難,以網約車為代表的零工經濟,能幫助很多人靈活就業,成為暫時的生活緩衝。不要小看這種靈活就業,它能幫很多家庭過關。國人的很多俗語中,吃和工作是連在一起的,謀生叫“餬口”,崗位叫“飯碗”,受僱叫“混飯”,花積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開”,受到傷害叫“吃虧”,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啊。


滴滴+退役軍人式就業增長在當下尤顯硬核


 曹林|文


叫輛滴滴,如果聊天時司機告訴你他是一個退役軍人,你會是怎樣一種感受?除了這個身份油然而生的親近感,還有安全感,以及一種老司機帶來的可靠感。不得不感慨,互聯網經濟真是個神奇的存在,它總能在看似簡單的相加中創造出一種讓人驚喜的新事物,給熟悉的日常帶來很多新的想象力,比如滴滴牽手退役軍人就是如此,這種相加的意義絕不只是普通的雙贏,拓展了社會的就業想象力。


3月31日,退役軍人事務部與滴滴出行、順豐等4家企業採取“雲簽約”方式,簽署退役軍人就業合作協議。在2020年,除了快車和代駕司機崗位外,滴滴還將為退役軍人提供超過1.5萬個就業崗位。據瞭解,在滴滴平臺獲得收入的網約車司機超過千萬人,其中12%是退役軍人。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兼退役軍人事務部副部長方永祥、滴滴出行董事長兼CEO程維等出席。――從出席人員的級別可以看到政府和企業對這一合作的重視程度。疫情陰影之下,這種創造飯碗的合作尤其充滿陽光效應,一個正好缺人,一個正好有人,多好的合作。


為退役軍人提供超過1.5萬個就業崗位,這是很了不起的就業貢獻,體現了平臺經濟、平臺企業在就業上的能量。背靠平臺好就業,特別在經濟不是太好的時候,平臺提供的就業拉動作用尤其重要。受疫情影響,一段時間內就業可能比較艱難,以網約車為代表的零工經濟,能幫助很多人靈活就業,成為暫時的生活緩衝。不要小看這種靈活就業,它能幫很多家庭過關。國人的很多俗語中,吃和工作是連在一起的,謀生叫“餬口”,崗位叫“飯碗”,受僱叫“混飯”,花積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開”,受到傷害叫“吃虧”,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啊。

1.5萬個就業崗位,影響到的其實絕不止是1.5萬個人,還有背後1.5萬個家庭。退役軍人往往都是家中頂樑柱,這個頂樑柱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家庭就能安穩。他們當兵為國奉獻,社會有義務給他們一個安穩的工作歸宿。從這個意義上看,滴滴也是代表公眾承擔一份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是退役軍人,人大一個課題組報告顯示,滴滴2018年帶動了1826萬個就業機會,除1000多萬個直接就業機會,還間接帶動了汽車生產、銷售、加油及維保等上下游數百萬個崗位。經濟學有個概念叫乘數效應,描述某一變量產生的連鎖反應程度,網約車平臺對就業的推動,就有這樣的乘數效應,這也是為何中央如此看重平臺經濟、一再高度肯定平臺就業的關鍵所在。


這是退役軍人的一份養家的工作,更是一種從軍營到日常的歸屬感。看過一個退役軍人受訪時的自述,他說能當滴滴司機的職業生涯中延伸著他在軍營中的那種價值歸屬感,每次把顧客安全地送到家,看到別人因為自己的“守護”而安全快樂,獲得五星好評後,真有戴上勳章的感覺。據滴滴平臺數據,五星訂單在退役軍人總評價訂單中佔比超過95%,退役軍人司機收穫的乘客打賞紅包,較平臺司機整體平均高出14.2%。在軍營是守護安全,在網約車的日常工作中,一樣也是守護安全,更具體更直接。


看得出來,網約車企業也特別看重軍人的這種歸屬感,2017年,滴滴就啟動“魚水計劃”調研平臺退役軍人工作狀態、特點和訴求,設計針對性方案,希望增強對他們吸引力和歸屬感。2018年,滴滴啟動“紅星項目”在西安、武漢成立“紅星車隊”,從多方面讓他們感受關心關愛和社會尊重。


這就是我開頭說的,網約車與退役軍人相加的意義,絕不只是崗位和飯碗的普通雙贏,互聯網經濟總能讓“最好的”和“最需要的”在平臺相遇,碰撞出有無限想象力的新存在。

看到這種組合,你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好像網約車這種形態是為退役軍人專門量身訂做,多合適啊。退役軍人開網約車,讓人覺得更安全可靠,更專業,樸實且熱情,誠實可信,好向導好司機。其實,哪有什麼“量身訂做”啊,發明這一業態的絕不是為了某個群體,但合適的總能遇上,最好的總能碰到,這就是互聯網平臺的神奇。這個開放的平臺不僅對退役軍人,還會有更多適合的群體、合適的人,漸漸在互聯網聚合效應下被挖掘出來。平臺的資源聚合帶來的想象力真是無限的,我還想到,退役軍人進入網約車,不僅解決了就業和安全問題,還能給網約車帶來專業化。相比之下,有過當兵經歷的人,更有團隊精神、服從意識和規範管理觀念,跟網約車所需要的專業性、服務性和安全性有一種文化上的家族相似性和親和性。


如此靈活就業,也凸顯出互聯網平臺巨大的柔韌性,這種柔韌身段在經濟社會遇到一些困難時尤顯硬核擔當。在一次座談會上,總理曾透露,他每天早上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先看兩張“彙總了上百個經濟數據的表格”。而在這些紛繁複雜的數據中,“就業”無疑是總理最關心的指標之一。但願平臺創造的這些就業崗位,能讓就業數據溫暖一些,讓數字背後的無數家庭心安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