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部: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

中宏網4月3日電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3日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規模和強化對中小微企業普惠性金融支持有關情況。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會上介紹,今年以來,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2900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佔84%,發行規模同比增長63%,預計約提前2.5個月完成既定發行任務。

許宏才介紹,今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財政部提前下達了2020年部分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2900億元。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國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1.08萬億元、佔84%,發行規模同比增長63%,預計約提前2.5個月完成既定發行任務。各地發行新增專項債券使用的項目上的是8255億元,佔發行額的77%,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各地發行的新增專項債券,全部用於鐵路、軌道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生態環保,農林水利,市政和產業園區等領域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各地用於符合條件重大項目資本金的專項債券規模約1300億元,積極帶動社會資本,擴大有效投資。

從發行情況看,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平均發行期限14.5年,其中10年期及以上長期債券發行9331億元、佔86%,較2019年全年佔比(34%)提高52個百分點,與往年相比期限更加合理、與項目實際期限更加匹配。總體看,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使用情況較好。

許宏才稱,3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在做好前期已下達專項債券限額髮行使用工作的基礎上,抓緊按程序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這一安排是綜合2020年預算安排、地方實際項目建設需要和專項債券發行使用進度等因素確定的,近期財政部將抓緊履行相關程序後下達。

資金投向上,繼續重點用於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主要包括交通基礎設施、能源項目、農林水利、生態環保項目、民生服務、冷鏈物流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等七大領域;同時,結合疫情防控和投資需求變化等適當優化投向,將國家重大戰略項目單獨列出、重點支持;增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領域,允許地方投向應急醫療救治、公共衛生、職業教育、城市供熱供氣等市政設施項目。加快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人工智能、物流、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

額度分配上,堅持“資金跟項目走”原則,對重點項目多、風險水平低的地區給予傾斜。同時,對今年新增專項債券,適當提高用於符合條件的重大項目資本金的比例,進一步帶動社會資本加大投入。

許宏才表示,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前期財政部已會同相關部門指導和督促地方提早著手作好準備,提前開展項目儲備、審核、遴選等工作。從目前地方反饋情況看,這次再提前下達一定規模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後,可以儘快落實到項目上,預計能夠儘早形成實物工作量,發揮對經濟的有效拉動作用。

此外,財政部高度重視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和發展。疫情發生以來,財政部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配合,及時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動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和各級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普遍降費,取消反擔保要求,提升服務效率,加快為小微企業提供融資增信服務。允許符合條件的創業擔保貸款展期,優先為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提供貸款和貼息等。財政部還會繼續與人民銀行、銀保監會等部門加強協調配合,做好相關工作,形成協同效應,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支持力度,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