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疫中展現自強風采

在抗疫中展現自強風采


黃山市黃山區龍門鄉殘疾人、村醫、老黨員崔臘明為返鄉人員測量體溫。 (黃山區殘聯供圖)


特別的關愛不缺位

疫情期間,殘疾人生活得怎麼樣,一直牽動著各級黨委和政府的心。黨和政府千方百計關心、照顧這一特殊群體。

部分殘疾人的恐慌緣於對新冠肺炎疫情缺乏瞭解。為了消除他們的恐慌心理,合肥市包河區淝河鎮殘疾人專職委員們通過微信群、倡議書、電話溝通等方式,廣泛宣傳政府有關疫情防控的部署及疫情防控知識,釋疑解惑,讓殘疾人做好自我防護,並開展了消毒殺菌、發放口罩、測量體溫、送菜上門、代購日用品等活動,提供貼心服務,讓殘疾人安心、放心。

“大家要保護好自己,無事不外出,外出戴口罩。遇到困難要及時向社區、鎮街反映,我們一定會妥善解決。”這是3月11日走訪慰問部分殘疾人家庭時,蕪湖市鳩江區副區長許洋反覆對殘疾人強調的一段話。

自疫情發生以來,鳩江區民政、殘聯等部門以“看得見、管得住、服務好”為原則,關心貧困殘疾人的日常生活,尤其對一戶多殘的困難殘疾人家庭,做到弄清底冊、定期上門、詢問困難、及時幫扶,為他們提供生活保障。

宿州市蕭縣殘聯的工作人員為貧困精神殘疾人提供免費上門送藥服務,讓他們不出村、不出戶就能吃到放心藥、安心藥、免費藥,切實保障了他們服藥的及時性和連續性,目前共為全縣184名貧困精神殘疾人發放6萬餘元10餘類應急藥物;為杜樓鎮所裡村被隔離的貧困殘疾人送去價值萬餘元的米麵油等慰問物資;組織殘疾兒童康復中心教師開展線上康復訓練,為殘疾兒童提供遠程康復訓練指導課,保障了該縣殘疾兒童在疫情期間康復訓練成效。

“疫情期間,省殘聯按照省委省政府統一部署,團結帶領全省各級殘聯配合有關部門,以上門走訪、電話網絡聯繫等多種形式慰問殘疾人,併為他們送去生活用品、代跑腿辦事、贈送輔具器材,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盡力保障殘疾人的正常生活不受影響。”省殘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

【心聲】

“社區及殘聯同志經常和我們聯繫,關心我們。我們一定會戰勝疫情。”

——蕪湖市鳩江區沈巷鎮殘疾居民王先生

積極貢獻力量

平時受關愛,戰“疫”爭出力。這成為疫情防控期間我省許多殘疾人的心聲。他們紛紛行動起來,為抗擊疫情貢獻力量。

在淮南市大通區大通街道站後社區九龍西村,低保戶、二級肢體殘疾人劉振友每天到崗值守,拿著大喇叭宣傳防控,勸導試圖翻越欄杆外出的居民。“平時黨和政府非常關心殘疾人,現在我們也要力所能及地回報社會。”劉振友說。在相距不遠的遠望社區,由於沒有物業管理,殘疾居民倪永坤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在監測點值守,和其他志願者一道,為居民們築起安全防線。患有視力四級殘疾的中國好人、宣城市旌德縣俞村鎮楊墅村的陳長紅,帶領村裡的貧困戶組成了一個六人志願服務小分隊,參與聯防聯控。

合肥市肥東縣店埠鎮殘疾人協理員郭曉萍本身是一名肢體殘疾人,不顧身體不便,來到該縣匯景新城小區北大門卡點值守。面對不配合的居民,她總能耐心化解。鄰家兩名老人行動不便,郭曉萍經常為他們購買蔬菜和生活用品。每天早出晚歸,郭曉萍很難照顧讀高三的女兒。父親因高血壓住院,郭曉萍也只能抽空打電話噓寒問暖。

“宅”在家中,也心繫一線。前不久,一組關於疫情防控知識的公益漫畫在網上流傳。充滿童趣的畫面、生動詳實的描述,讓人印象深刻。這是95後天長市聽障女孩董曉慧的作品。就讀於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的她,在家創作出這組漫畫。“漫畫比文字更直接、更有吸引力,還能讓大家放鬆心情。”董曉慧告訴記者。

還有不少殘疾人踴躍捐款捐物。“全國自強模範”、“中國好人”、黃山區湯口鎮雲海樓自助自駕遊酒店總經理程劍向家鄉捐贈價值12萬餘元的口罩、食品等物資。亳州市利辛縣孫集鎮馮樓村肢體殘疾人、自強模範、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董旭先後向馮樓村捐款4000元、30箱純奶。“安徽省勞動模範”、滁州市鳳陽縣盲人企業家水巨洋在家人陪同下來到鳳陽縣紅十字會,捐贈現金2萬元……

【心聲】

“雖然雙腳已不能著地,但我仍想為抗疫做一些腳踏實地的事。”

——“全國自強模範”程劍

復工扶貧雙向發力

蚌埠市固鎮縣城關鎮殘疾青年魏松患有小兒麻痺症,妻子陳玲玲左手先天發育不全,夫妻曾是建檔立卡貧困戶。後來,這對夫妻通過種植艾草和加工、銷售艾草系列產品,一年淨收入在6萬元左右,成功脫貧。正月十五以後,魏松就復工了,以接收客戶網絡預訂和上門送貨為主。“受疫情影響,銷售額比平時減少三分之一。隨著疫情逐漸消退,行情肯定能恢復的。”魏松告訴記者。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復工復產、脫貧攻堅也在加快推進。目前,省殘聯已組織各地開展對未脫貧重度殘疾人實名制基本情況調查,將符合條件的未脫貧重度殘疾人及時納入照護範圍,兜牢兜實貧困重度殘疾人民生底線。同時,研究制訂和實施今年全省殘疾人脫貧等工作。

復工後的這幾天,殘疾人企業家、阜陽千花匯商貿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楊道林帶領團隊走訪當地多個鮮花種植扶貧基地。該公司成立以來,已為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近30個,共有150人次的殘疾人在此就業,其中近百人已脫貧。“疫情導致鮮花市場迅速停擺,花農損失很大。復工的首要任務就是儘快解決扶貧基地的鮮花積壓難題。”楊道林告訴記者。為此,楊道林通過企業的20個網點後臺、微信客戶群等預發新品信息,暢通鮮花銷售渠道。另外,他還多方聯繫物流企業到扶貧基地取貨,打通鮮花銷售“最後一公里”。

“小楊忙前忙後,幫助對接了銷售渠道,可給俺們解決了大難題!”潁上縣花農許家亮感激地告訴記者。

“我們一直在趕製防護用品。”殘疾人企業家、定遠縣愛依戀服裝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敏說。1月26日起,徐敏帶領大家加班加點,及時為定遠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免費贈送800套手術服,並生產出2萬餘隻一次性口罩贈送市民。徐敏的企業目前有在職殘疾工人30餘名。2019年,在縣殘聯指導下,企業還成立了重度肢體、精神、智力殘疾人輔助性工作室,為10餘名殘疾人提供工作崗位。

2月27日上午,阜陽市潁泉區殘聯工作人員走訪該區復工企業,為有就業意願的貧困殘疾人尋求就業崗位。“殘聯同志的熱情打動了我,我們願意為殘疾人朋友提供崗位!”安徽智磁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畢力說。該公司當即與4名殘疾人達成了用工協議。

安徽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於3月10日至25日舉辦2020年安徽省殘疾人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網絡招聘會,為全省的殘疾人提供線上就業服務,幫助殘疾人足不出戶就能找到適合的工作崗位。

2019年,我省共有8.6萬殘疾人脫貧。今年,有關方面將推動完善貧困殘疾人兜底保障和開發式扶貧政策措施,鞏固脫貧成果、建立防範返貧機制,堅決打贏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戰。

【心聲】

“我要更加努力,把疫情耽誤的時間補回來,帶動更多困難群眾和殘疾人脫貧致富。”

——蚌埠市固鎮縣居民魏松

·記者手記·

“現在是我們回報社會的時候。我們義不容辭,義無反顧。”採訪中,很多殘疾人如是說。

面對疫情,懷著感恩之心,積極參與聯防聯控,踴躍捐資捐物,如今又在加緊復工、脫貧攻堅,殘疾人在戰“疫”中,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心血與汗水,讓人分外感動和敬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只要齊心攜手,戰“疫”全勝的那一天必將早日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