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當前天氣狀況下,小麥赤黴病容易爆發,我們來了解小麥赤黴病的特點,小麥赤黴病從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主要引起苗枯、莖基腐、稈腐和穗腐,其中為害最嚴重的是穗腐。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防治赤黴病要弄清其發病規律、影響因素、防治最佳時期,科學使用農藥,掌握噴藥技術。

防治小麥赤黴病應在小麥揚花初期施藥,盛花期再施藥,連續兩次。施藥間隔期為10-12天。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小麥赤黴病的發病條件:

①小麥抽穗揚花期如遇連續3天以上有一定降水量的陰雨天氣,就可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

②連續3天降雨、雨量達12毫米以上,十分利於赤黴菌子囊孢子釋放和侵染。

③麥苗稠密、田間鬱閉、空氣相對溼度80%以上也可能造成小麥赤黴病大流行。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防治小麥赤黴病,在保證畝用藥量前提下,畝用水量在30-45升之間,配藥時如能加入展透劑維展精效果更好。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赤黴病發病輕可噴一遍藥,往年發病重地塊需二次防治。第一次噴藥後及時檢查效果,效果不好及時噴第二次藥。如噴藥後遇雨,要在雨後及時補噴。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小麥赤黴病的症狀:

①小麥赤黴病是一種真菌病害,主要危害麥穗。

②病菌在小麥揚花期侵染,使部分小穗枯死,有的在中部,有的在上部,這和小麥開花習性有關。遇潮溼天氣可擴展到全部小穗,使之變黃褐色或青枯狀,並且在小穗基部或穎殼接縫處生出粉紅色黴層,因此也俗稱紅麥頭。

③病菌侵染莖稈,特別是穗下1~3節和葉鞘,造成稈腐,使上部莖葉乾枯並形成白穗。

④小麥赤黴病菌不僅直接危害結實器官,降低產量,還能產生毒素,危及人畜安全。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如遇連續陰雨天氣,小麥赤黴病防治方法:

①小麥齊穗期,進行第一次用藥,可選用35%己唑醇多菌靈1500倍液+蕓薹素內酯+磷酸二氫鉀進行防護;

②小麥楊花後,可選用戊唑醇、咪鮮胺、氰烯菌酯、多菌靈咪鮮胺,等具有內吸治療、保護剷除多重功效的殺菌劑,全面阻止小麥赤黴病蔓延。


陰晴不定,小麥抽穗期到揚花期,赤黴病的防治不能忽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