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專業》每日一專業——外 交 學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個大學專業,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選專業》每日一專業——外 交 學

1、培養什麼人?

提起外交學,很多人會想到外交部,想到那些代表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為國家利益而縱橫捭闔的外交家,想到那些衣著光鮮、風度翩翩、操著流利的外語在各種酒會晚宴上揮灑自如的外交官。他們是共和國的驕子,是集才華和氣質於一身的中國精英。

的確,他們中有很多人都是外交學專業的學子,他們的言談舉止、他們的衣著打扮、他們的風度氣質、他們的機智幽默,使你很容易就能夠在眾人中辨認出他們。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的外交學從無到有,步步發展壯大,擔負著為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外交人才的重任。1950年,中國人民大學建立了外交系,1955年9月,在此基礎上創建了外交學院;1959年,原北京外國語學校和北京俄語學院合併成為北京外國語學院。這兩所學院加上國際關係學院和其他一些分佈在上海、西安等地的外國語大學,成為後來中國外交官的主要培養基地。與中國的第一批將軍、大使不同,現在外交部的多數部級領導、大使和高官都有正式的高校文憑,外交科班出身,畢業後即從事外交工作,屬於真正的“職業外交家”。他們精通外語,熟悉國際慣例,瞭解外交和國際關係的歷史,成為當代中國,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外交骨幹。

外交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強烈愛國心,對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有系統全面的瞭解,有交際和談判的能力,在政治、業務、作風、紀律和語言方面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門從事實際工作、國際問題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外交學高級專門人才

隨著中國對外交往活動的不斷擴大,對涉外工作人員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一方面,國內的涉外事務對外交往的擴大越來越多,需要更多的專業人才來做。另一方面,中國也會派出更多的涉外工作人員到國外去。隨著國際交往的頻繁和國際組織的迅猛發展,中國外交事業也急需一批高素質的國際公務員,以充實到國際組織中。從最初的韜光養晦到現在的積極進取、為和諧世界而努力,經過了幾代外交家的努力,中國的外交事業正蒸蒸日上、蓬勃發展。“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中國外交期待著越來越多的外交學子投身於這一事業中來,而中國外交也必將會為外交學子提供越來越廣闊的舞臺!

開設外交學課程的學校並不多,主要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這4所,而這4所大學的外交學平分秋色、各有千秋。在這4所大學中,北京大學的綜合實力最強,雄厚的師資力量、活躍的社團活動、一流的國際影響力和號召力使北京大學的外交學專業享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每年都有大量的國際性賽事和活動在北京大學舉辦,就讀於北京大學也有大量的出國交流機會。

中國人民大學是最早開設外交學專業的高校,和外交學院有著很深的淵源。相對於其他高校來說,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的學術根基更加牢固,擁有一批國內一流的外交學名師,學生的政治素質、禮儀修養、外語水平和理論修養都很強,整體的學術氛圍也很好。在全球學生領袖精英論壇、哈佛模擬聯合國比賽等國際性賽事上,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學子的表現令人稱道,憑藉出眾的綜合素質,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的畢業生不僅成為各種政府機關外事工作需要的熱門人才,還成為各種外資企業、新聞媒體爭相挖掘的對象。外交學院是外交部直屬的一所專業性院校,對於想報考外交部公務員的同學來說,這所院校可謂“近水樓臺先得月”。外交學院可以用“短小精悍”來形容,雖然沒有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那樣的人文底蘊和齊全的文科學科配置,但外交學院“術業有專攻”,在外交學教學研究方面擁有很強的實力。由於是提前批錄取,外交學院的錄取分數很高,考取難度也很大。外交學院還有一個綽號,叫“外交人員預備學校”,的確,經過4年的專業化培養,外交學院的外交學畢業生的綜合素質是最接近我國對外交官的各項要求的。
北京外國語大學被譽為“外交官的搖籃”,北京外國語大學的“撒手鐧”便是門類齊全、水平一流的各語種專門人才的培養。4年的北京外國語大學外語科班訓練使每一個畢業生都練就了一流的外語水平,相對於其他三所高校,其外交學專業畢業生的外語優勢是很突出的,現在外交官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北京外國語大學的畢業生,還有很多外交官工作之餘還要到北京外國語大學進行外語培訓,其外語實力可見一斑。

2、主要代表院校

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西安外國語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天津外國語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3、開設哪些課程?

外交學的一些主幹課程和國際政治學是相同的,但外交學不同於國際政治專業,它更具有實踐性,對個人其他方面的素質和能力要求較高;而國際政治專業更偏學術性,重視理論,重視科學化分析。對於國際政治學者來說,往往需要他們淡化國家利益,客觀地分析國際局勢,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分析結果準確有效。而外交學學者則始終需要把國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作為自己學習研究的出發點。外交學在國際政治學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就是不僅僅要能夠判斷和預測國際格局的特點和走勢,更要根據這些判斷結合中國的國情找出自己的政策定位,對國際熱點進行靈活的反應,作出相應的外交對策。換句話說,國際政治學是放眼世界,而外交學是立足於祖國的現實去放眼世界,不僅瞭解世界,還需要對世界發生的各種事情進行利己性的智慧應對。不瞭解國際政治學不好外交學,國際政治學是外交學的基礎;僅僅瞭解國際政治也學不好外交學,必須把國際時事和國內政策有機地統一起來,把國際政治理論和外交學實踐統一起來。

外交學除了要學習國際政治的知識之外,還要重點學習外交外事禮儀、涉外實務等課程,學習如何進行有效溝通、如何跨文化交流、如何進行談判和妥協、人與人之間如何實現合作。中國人民大學外交學系主任金正昆教授曾經在課上這樣要求他的學生們:“大學期間要學會三樣東西———做人、做事、做學問”,在這三樣事情中“最容易學的是做學問,這是做學生的本分”“最難學的是學做人,不會做人,就沒有做事的機會”。

學會做人,是對每個外交學專業學生的要求。這裡的“做人”,指的是學會尊重別人、理解別人,和別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讓別人能夠接受自己並能夠進行愉快合作。“做事”,指的是具體接手一件事情的時候要認真負責、計劃周全、行動果斷,儘量把它辦得讓大家都滿意。而“做學問”,指的是掌握外交學的基礎知識,養成誠信的學術作風,能夠獨立科學地進行思考並對所學知識靈活應用。這三件事情是每一個外交學的學生需要努力學習和提高的,同樣也是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外事工作人員的基本途徑。外交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是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來完成的。外交學專業的學子要學習如何把自己變成一個受人尊重和歡迎的人,通過人與人交往的藝術把國與國之間的關係變得更加和諧,從而實現減少衝突和戰爭、增進友誼的目的。

4、畢業後做什麼?

外交學的就業方向也基本上以國家機關為主,而且相對於其他專業的學生來說,與所學專業比較對口的單位很少。這一系列特殊性決定了報考外交學專業學生的特殊性,他們需要有較強的自身“硬件要求”,比如身高、相貌等,同時也需要有較強的“軟件要求”,比如英語、性格、是否熱愛這一事業、是否能吃苦等。一旦選擇了它,就需要堅定不移地堅持到最後。

外交學專業的學生就業方向主要是涉外工作領域。

第一,外交部。不是該專業所有的學生都能到外交部工作,外交部也不是隻接受外交學專業的畢業生,像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專業、小語種專業的學生也可能進入外交部。其工作性質也因分工而不同,有的收集國外信息,分析國際動向,為外交方針政策提供情況和建議;有的處理國家日常外交事務,籌辦接待外國來訪人員和國內工作人員出境,掌握護照、簽證和認證工作等。我國外交部設有辦公廳、亞洲司、西亞北非司、東歐司、西歐司、美洲大西洋司、禮賓司、國際司、條約法律司、新聞司、領事司、財政司、幹部司、教育陪同司、政策研究室、翻譯室等機構

。這些分支機構每年都會吸納一批外交學專業人才。

第二,外交代表機關,主要包括大使館和領事館,也有公使館和代辦處。外交學專業的人才可以到這些機關任職,其工作性質因職位高低而異。大使負責使館或領館的全部事務,並直接向外交部彙報情況。參贊協助大使工作,並在特殊情況下代理大使職務。秘書分為一等、二等和三等,負責文秘工作。當然,畢業生也可以做行政技術人員,如翻譯、文書、打字員等。

另外,外交學的畢業生還可以到中央其他部委或地方政府的涉外工作單位任職可以到新聞媒體工作,也可以到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外交學方面的研究工作

近幾年來,中國與外國交往範圍大大拓展,與此同時,國內外交學專業的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數量不多,供不應求的現象比較嚴重。因此,外交學專業畢業生的分配和就業形勢這些年一直看好。而且,由於相關單位都是涉外單位,福利和待遇豐厚,工資也相對較高。尤其是派往較富裕國家的工作人員,工資收入基本上達到所在國的收入水平。他們也享有國內一般公民享受不到的外交特權,如外交豁免權等。

還有很多人在外交教學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畢業後進行外交理論和政策研究也是很不錯的選擇。也有很多人畢業後從事黨務工作,做教師等。

總結:

外交學專業培養具有一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素養和強烈的愛國心,對國際事務和中國外交有系統全面的瞭解,有交際和談判的能力,在政治、業務、作風、紀律和語言方面具有較高的綜合素質,能在外交和其他外事部門從事實際工作、國際問題研究和教學工作的外交學高級專門人才。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外語、外交學和國際政治、法律、經濟知識,接受有關理論、發展歷史和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

就業方向

該專業畢業生具有紮實的理論功底、較寬的知識面、具有較高的外語水平、較強的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國際交往能力,主要在各級黨政機關、外事部門、新聞單位和教學科研機構從事外事外交、政策研究、對外宣傳、國際新聞採編、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等工作。也有部分進入非公有制民營企業從事需要外語能力相關的職業。

從事行業:

畢業後主要在教育、廣告、計算機軟件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教育/培訓/院校

2、廣告

3、計算機軟件

4、貿易/進出口

5、互聯網/電子商務

6、影視/媒體/藝術/文化傳播

7、房地產

8、金融/投資/證券

9、外交機關

工作城市:

畢業後,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就業機會比較多,大致如下:

1、北京

2、上海

3、廣州

4、深圳

5、杭州

6、成都

7、武漢

8、重慶

就業前景

外交學專業畢業生中,66%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34%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

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6.6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下。

該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23%,41%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5.50,與其他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

每日更新一所院校和一個大學專業,關注、點贊、收藏、轉發,您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