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微動作——自說自話的習慣性動作

俗話說“知人知面不知心”,人們可以通過觀察來看清身邊人的臉色,卻無法一眼就看穿一個人的內心,無法瞭解一個人內心真正的想法。事實上,情況並不盡如我們想的那麼“悲觀”,微動作能夠幫助我們瞭解人們的內心想法,看清一個人的情緒。微表情尚可“裝”出來,但是,微動作有時卻還來不及“裝”,就已經做出來了。世界上的每一個人,無論貧窮還是富有,年老還是年輕,男性還是女性,都有各自的情緒,都有個人的想法,即便人們有時候很想將這些情緒掩藏起來,但還是會在不經意間悉數流露。


心理學:微動作——自說自話的習慣性動作


相信肢體語言的力量是語言無法比擬的,當然也是語言無法表達的。肢體的動作可以將一個人此時此刻的內心想法毫無保留地展現出來。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習慣性的動作,當遇到刺激的時候,就會習慣性地做出相應的動作,而正是這些習慣性的動作,暴露了一個人內心的真實情感。也許有的人會說:“我沒有用語言說出我內心的想法,其他人應該不知道吧!”其實不然,也許在你還未開口說話之前,周圍的人已經知道你想要幹什麼了,或者已經很清楚地看透你內心的想法了。當然,前提是你周圍的這些人都是對你很熟悉的人,或者這些人很善於察言觀色。

你是否遇到過這樣的場景:爸爸不停地在褲兜裡摸,那是他想要抽菸了;媽媽穿鞋出去的時候,女兒老是盯著媽媽的腳看,那是她想要穿你的高跟鞋了;朋友一起出去坐車的時候,有些人總是坐在後排,那是他們不想掏錢……許許多多的例子發生在我們的身邊,只要我們留心觀察,就會發現身邊的每個人其實都有自己的微動作,而這些微動作都在傳達他們內心的真實感受,表達他們當下的情緒。


心理學:微動作——自說自話的習慣性動作


習慣性的微動作,就像是一個想要吃糖的小孩子在自言自語一樣。總以為自己和自己說話,別人是聽不見的;總以為自己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塊糖,但嘴裡說著不想吃,其他人就會以為他是真的不想吃。事實上,這些習慣性的微動作就是人的“自言自語”,早已將他們的真心出賣,習慣性的微動作充分地表達了他們內心的真實想法,這就是微動作的神奇力量。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習慣,無論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都是一個人內心真實情感的流露,都在表達著一個人心底的情感,這些習慣性微動作就能幫助你解開他人的情緒密碼。善於觀察,發現身邊人的習慣性微動作,會讓家庭更加和睦、社交更加融洽、職場更加得意!


心理學:微動作——自說自話的習慣性動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