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藍谷:什麼是撬動海洋強國“雙核CPU”的黃金支點?

今年1月,《2019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在青島藍谷發佈,2019年中國位居全球海洋科技創新指數排名第五位,這也標誌著隨著經濟快速增長、各種政策的制定、創新環境的不斷改,中國的海洋科技創新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成效。

山東作為海洋大省,是重大海洋戰略交匯疊加的沃土、是海洋產業蓬勃發展的沃土、也是海洋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活力迸發的沃土。

而作為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和山東經濟發展龍頭的青島,具有新時代海洋科技體系建設所要求的發展階段資源稟賦和區域優勢,也以藍谷等功能區為載體,在助力“海洋強國”國家戰略實施進程中,擔當起“科創大腦”與“產業高地”的雙重使命。

在這其中,藍谷作為山東省建設海洋強省、青島市打造國際海洋名城的核心區,將“雙招雙引”作為撬動產業優勢轉化的黃金支點,搭建起科創平臺與產業生態,推動科創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

“科創大腦”挺進“深藍”

2012年1月31日,藍色硅谷核心區規劃建設全面啟動。如今8年已過,一個帶領青島乃至山東省掘金“深藍”的“科創大腦”已初步形成。

據介紹,從藍谷出發,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海洋觀測探測聯合實驗室(天津大學部分)自主研發的的海燕-10000水下滑翔機創下最大下潛深度8213米的世界紀錄,中國由此成為在水下滑翔機領域第一個具備全海深海洋環境信息感知的國家;由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與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太平洋海洋研究所組織的第二次中俄北極聯合科學考察為助力“冰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了關鍵數據支撐;連接國家超算濟南中心的“神威·藍光”和國家超算無錫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形成了遠程異地的分佈式超算中心……

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青島藍谷集聚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深海基地等“國字號”重大科研平臺23個,山東大學(青島)、西北工業大學等高等院校設立校區、研究院或創新園23家,還成功舉辦2019(第四屆)青島國際海洋科技展覽會,全面展示了國內外海洋科技發展最新成果,逾3萬人次參觀和交流合作。

更重要的是,今年1月,藍谷再次迎來了重量級科創平臺的落地——海洋試點國家實驗室宣佈啟動建設深海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深海開發方面邁向更深層次。

據介紹,深海研究中心成立後,將進一步整合深海創新資源,協同攻關,聚焦深海多尺度動力過程與物質輸運、深海暗生命能量與生命演化、深海探測與資源開發技術等前沿方向,打造點、線、面、體的深海觀測技術與裝備體系,開展深海多學科綜合交叉研究。

從這一角度來說,藍谷從來不是孤立的一個“科創大腦”,從藍色科技到藍色產業的轉換,始終是藍谷的使命。

青島藍谷:什麼是撬動海洋強國“雙核CPU”的黃金支點?

“藍色產業高地”在北方崛起

近日,由青島藍谷管理局與斯坦福青島研究院聯合海爾·海創匯共同推出的第二屆“硅谷創新加速營”正式啟動,旨在幫助優秀企業及創業項目發展壯大。

據介紹,“硅谷創新加速營”正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海洋技術裝備、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產業及電子信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先進製造、節能環保和高新技術服務等產業領域的項目徵集活動。

如果說青島藍谷在前5年主要做的是科創要素的聚集,那麼未來5年便是聚焦在成果轉化以及產業化方面。

據介紹,青島藍谷正在規劃建設作為高校院所產業化基地的科技園(產業園)共9處,累計建設科技孵化器約200萬平方米,即墨區鄰近藍谷區域的相關功能區、工業園也作為產業化承載基地,承接海洋科研成果轉化。

圍繞做優做精涉海高端產業,青島藍谷啟動產業培育“515”計劃,力爭五年內引進培育研發平臺數達到50家、引進培育產值過億元企業100家、總產值不低於500億元。發揮重大平臺功能,實施產業發展示範工程,圍繞海水淡化、海洋裝備製造、檢驗檢測、海洋儀器儀表、健康旅遊等重點方向,打造集生產示範、技術展示、成果交易等功能於一體的特色產業示範工程。

目前藍谷按照“藍色、高端、新興”的產業方向,對特色產業進一步整合聚焦,構築起以海洋信息、海洋生物、海洋技術裝備三大產業為主導,以眾創服務、高端服務、金融三大產業為支撐的“3+3”產業體系。特別是海洋科技方面,引進了包括超算升級、華為(青島)海洋科技產業、啟迪海洋創新中心、ceanWe國際海洋創新工坊等龍頭項目,形成藍色優勢、藍色引擎。

“雙招雙引”為支點,藍谷如何當好海洋經濟發展排頭兵?

這也對藍谷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加速科創優勢向產業優勢的轉化。

而在這一進程中,以人才為代表的科創資源與項目為代表的產業生態,是缺一不可、互為動力的要素。而在聚焦整合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引進新變量、培植新優勢、塑造新環境等方面,“雙招雙引”正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從這一角度來說,亟待提升產業優勢、崛起藍色產業高地的藍谷在招才引智、不斷堅實科研創新平臺的同時,促進海洋創新科技的產業化進程。

而今年年初的一場疫情,為優質項目的落地與復工復產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因素。

為此,藍谷一方面需要將疫情帶來的損失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必須保持甚至加速“雙招雙引”的步伐,咬住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聚焦主導產業,強化集群化招商,整合產業鏈條,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其實早在去年12月,青島藍谷管理局召開產業事業部工作動員大會,海洋技術裝備產業、眾創服務產業、高端服務產業、信息產業、海洋生物產業、金融產業6個產業事業部正式組建並開始運轉,而這6個產業事業部,也是藍谷為攻堅“雙招雙引”成立的6個產業一線“突擊隊”。

產業事業部將提高區域生產效率,大量企業的集聚,加深區域生產的分工和協作,帶來高效率,同時降低成本;產生滾雪球式的集聚效應,形成產業集群的雛形,吸引更多的相關企業向聚集;促進集群內新企業的快速衍生與成長,在吸引企業集聚的同時,吸引相應的研發服務機構及專業人才在此發展,進而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業。

2月22日,2020青島藍谷首批重點項目網上籤約儀式在青島海洋科學與技術試點國家實驗室會議中心舉行,總投資210億元的35個重點項目通過網上籤約落地藍谷,其中500強合作項目7個,總投資1億元以上項目15個,20億元以上項目4個,過100億元項目1個。

在這35個重點項目中,威剛生物科技和工控(中國)運營總部項目瞄準的是海洋生物醫藥和信息化產業方向;青島藍谷海洋信息產業園項目,由世界500強碧桂園集團投資建設,以打造海洋科技產城融合示範區為目標,以海洋生物醫藥、海洋信息技術、海洋工程技術裝備研發、海洋新材料、海洋新能源等為重點。

除此之外,在海洋技術裝備領域、海洋創新創業領域、海洋新城建設方面,都迎來了新項目的投資。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更好地引才留才,青島藍谷即將出臺的《關於加快推動產業人才集聚的若干政策》,將實行更具競爭力的人才引進培養政策,打造更加系統完備的人才培養髮展平臺,構建更加活躍的招才引智工作機制,加大對頂尖人才、領軍人才引進獎勵力度,鼓勵特色人才集聚平臺不斷髮展壯大,實施人才經濟貢獻獎勵,對培養頂尖人才、國家特聘專家、國家“萬人計劃”專家等高層次人才的藍谷企業給予獎勵。其中,對產業人才按照經濟貢獻給予的獎勵可達200萬元。

這也意味著,在藍谷,“雙招雙引”理念將全面轉型,“雙招雙引”不只是簡單地引進一個項目、一個人才,更重要的是通過引進項目、人才,打造一個產業,營造一片生態。

對向海而生的青島來說,海洋既是優勢,又是最大動能;而對我國海洋國之重器和國之利器集中地藍谷來說,發展海洋經濟是“與生俱來”的使命。

當好青島乃至山東海洋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加速科創優勢向產業優勢轉化,或將成為藍谷下一步發展的重點,而在這其中,“雙招雙引”將在著力構建高端研發機構和人才高度集聚、海洋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戰略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和金融資本等生產要素活躍流動的藍谷發展新生態的進程中,發揮強有力的推動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