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作者 | 周晓英

《我是唱作人2》官宣了。

张艺兴,郑钧,陈粒,GAI周延,霍尊,隔壁老樊,马頔,刘思鉴,八人的首发名单刚一公布,便引来了许多讨论。其中不乏为原创摇旗呐喊的声音,如娱乐自媒体会火便借此做文章,觉得华语音乐原创力匮乏,导致榜单成为“流量”较劲的角力场,与音乐品质毫无关系;另有澎湃关注华语流行音乐的“通俗化”,对音乐平台排行榜的“流量化”和短视频平台音乐排行榜的“粗鄙化”感到忧心忡忡。他们不约而同地问:华语乐坛是否“已死”?大家真的还有在关心音乐吗?在这样的环境下,《我是唱作人》继续做第二季,其意义几何?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毋庸置疑,《我是唱作人2》意义是非凡的。它是少有的、使我们能够认认真真去讨论音乐本身的节目了。

卷入不同圈层的乐迷,让音乐意见市场流通起来

当下的音乐传播市场确实被“流量”挟持,大家对于作品本身的关注度确实匮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歌手各自的作品都成为了“私域流量”,仅在自己的听众群、饭圈里流通。我们回想一下《我是唱作人》第一季,它把王源从偶像的温室里拉到公众面前。王源弹吉他、打鼓、Rap,让饭圈之外的人们第一次摘下对“流量”的有色眼镜去看待他;同样的,近年来一直沉溺于个人化氛围电子乐的周笔畅,在这个舞台上维护着自己的傲气;像胡海泉、金志文这类“老学校”唱作人则不可避免地与年轻歌手产生“分歧”;高进这位“神曲制造机”,一直被大家冠以“low”的标签,在下位区挣扎;十年前从网络发家、如今逐步站稳新生代歌手台柱的汪苏泷,也没少在节目里遭到“鄙视链”的对待。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说到底,他们彼此的音乐审美冲突(当然也包括现场评审团的不同标准),都因为他们本身具有各自的圈层。听《我们不一样》的人群、听《最美》长大的人群,和钱正昊、王源的粉丝群,他们彼此之间是有代沟的。我们不需要无声的和谐,要跳出彼此的舒适圈、跳出“圈地自萌”的状态,去热烈地争辩。只有当所有人都围绕“作品”去讨论时,才有机会将不同圈层的人群,放在同一个空间里。

只有这样,才能有所谓的“讨论音乐”,而非紧紧地盯着“流量”。

本着“把音乐还于音乐”的初心,《我是唱作人2》延续不同价值观的审美冲突,让意见市场涌动起来。首发阵容里,有之前炮轰“排行榜上的作品都是shit”的摇滚老炮郑钧,而坐在他对面的张艺兴恰恰就是常年霸榜之人;有将作品下沉做得相当优秀的隔壁老樊,属于新晋“网红型歌手”,过去一年里他的歌曲病毒式地在短视频平台进行传播。我在去年10月便已知道他在备战《我是唱作人2》,根据我对他的了解,他很有可能会在节目中获得极大的口碑认可;至于GAI、霍尊、陈粒等关公战秦琼,节目组秉承了“老前辈+流量艺人+网络红人+当打歌手+青葱新人”的阵容设计,涵盖摇滚、说唱、国风、民谣、R&B等不同曲风。我们学着去欣赏平时不太接触的音乐、学着向他人安利自己喜欢的歌曲,这才是一个乐迷该有的样子。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这一切,不妨都先从“审美冲突”开始。

还音乐以作品,聚光灯重新聚焦在原创音乐上

至于“如今的音乐传播市场劣币驱逐良币”、“排行榜成为偶像的附属物”、“充斥在短视频热播上的都是粗制滥造的作品”等大家都深恶痛绝的现状,也不过是因为我们的娱乐消费市场上,太缺乏纯粹的原创唱作展示平台了。

比如《我是唱作人2》最吸引眼球的张艺兴——可以回忆一下,你有在哪个平台上看到他完整地展示自己的原创和唱作才能吗?两年前,张艺兴发第三张专辑《梦不落雨林》时,我参与了一部分企划和企宣工作。在讨论专辑的宣发时,我们发现哪怕是顶级流量张艺兴,也同样面对“舞台在哪”这个问题。手里拿着新专辑的张艺兴,也得瞅准去哪个大型综艺、晚会,表演他的新作品。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对于大部分“哈哈党”来说,他们确实是没有机会也没有主观意愿去接触唱作人的作品。像本次《我是唱作人2》中另一位重量级歌手陈粒,绝大多数人熟知她,是因为《易燃易爆炸》、《奇妙能力歌》、《小半》,这些hits会出现主动式的传播。但陈粒去年的那张《洄游》,又有多少人听过呢?仅是因为她在音乐中的前卫流行实验,大家就不再谈论陈粒了吗?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每一个唱作人都需要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流行音乐是一个很有趣的行业,它需要歌手不断挑战自我,没有人能永远躺在功劳簿上,哪怕你曾有过街知巷闻的爆款。在《我是唱作人2》里,张艺兴需要证明自己是个真正的音乐人,霍尊要证明自己不只有一首《卷珠帘》,郑钧要证明自己尚能饭否而不只是会“放炮”,已经在一段时间内消失在大众视野的马頔也要证明自己不是昙花一现。

你说,《我是唱作人2》怎么会没有继续办下去的意义呢?

原创极限挑战赛制独树一帜,“X因素”催生“最美的意外”

这档节目有它独特的赛制、要求唱作人在上面演唱的都是没有发表过的原创作品,这对于唱作人来说是极大的考验,其中有各种未知的元素,而未知往往会带领我们的创作走向新的地方。

在《我是唱作人》第一季里,有不少歌手是我的好朋友,我也在此过程中帮他们听Demo、给编曲提意见等,感受到了他们遭受的比赛压力、限时创作的压力,都是真刀真枪。几乎每一位唱作人都发生过“因上一场成绩不好于是临时调整下一场歌曲”的情况。可在这种高压下,确实也产生许多优秀的作品。比如我的好朋友汪苏泷,他在第一季中遭受到所谓“网络歌手”的有色眼镜,被评审团批评“只会和声公式”、“创作套路”等,在接连落败后他背水一战,写下一首直抒胸臆的《不服》。那个整天嘻嘻哈哈的汪苏泷,我很少看到他忽然这样认真的样子。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我的另一位朋友白安,她因为“五月天的小师妹”身份,也遭受过一些不公的看待。白安后来干脆说:“五月天录给我的VCR也不发了,我们就堂堂正正用音乐较量吧。”在这个过程中,她不断推翻自己的创作。还记得有一天夜里,我收到她新鲜出炉的Demo,当时这首歌的名字叫《无所谓》,听完后,我说:“这是我听到过的白安最勇敢的创作,请你一定要大声唱。”这首歌便是后来的那首《吾爱无爱》。白安在参加《我是唱作人》第一季之前,也一度抱着怀疑的心态,但最后她把比赛中的所有作品重新编曲、结集发行,命名为《44天》,纪念她参加《我是唱作人》44天的宝贵经历,由此可见《我是唱作人》之价值。

所以,面对这样一档节目,你其实根本无需再去问《我是唱作人2》的“意义”是什么、坚持是什么。倒不如说,如果有更多像《我是唱作人2》这样“还音乐以音乐”的节目存在,我们的音乐消费市场会否比现在好上许多呢?

《我是唱作人》为什么要做第二季?

- 全文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