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何冰(代表作:《大宋提刑官》《白鹿原》)这人,说话太直。


2017年有档网综叫《超次元偶像》,节目组请了何冰来给一众“小鲜肉”指导演技。


有场恋爱戏,何冰反复指导几次,小鲜肉愣是没领悟。


守着镜头,何冰半点情面没留,厉声道:“我跟你说了半天,你怎么什么也没给我记住?”


末了,还蹦了个脏字儿:“这能看见你演个P啊?”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屁”被消音了


另有次,陈赫第一次拍戏,就碰上了何冰。


词儿没背,戏接不住,气得何冰直冒火:“昨天晚上你没有看台词,我敢保证,你没有看台词。”


说完转身就走,留陈赫一脸错愕。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而《超次元偶像》那次,指导的小鲜肉叫王鹤棣,指导的戏出自台版《流星花园》。


一年后,王鹤棣饰演新版《流星花园》男主。


豆瓣评分,3.3。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你看,一档综艺,一场戏,何冰较真儿,说对了、骂对了、急眼了。


可,没人听啊。


反倒让这份较真儿,显得可笑又不合时宜。


不禁怅惘。


若时间往前倒推三十年,那还是个对演戏处处较真儿的年代。


1


1987年,何冰报考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下简称“北京人艺”)联合开办的中戏人艺班。


他自侃放弃北电,是听说那儿要求得漂亮。


然后照了照镜子,算了,奔中戏得了。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濮存昕的父亲苏民,是负责中戏人艺班的老师。


考核选人,他有自己的标准:“女孩儿拿腔拿调作美的不要,而大大咧咧男孩子气质的可以,反过来男孩儿身上有女孩儿气质的坚决不要。”

外形条件上,不选美,选角儿。


生旦净末丑,各种型的角儿兼顾,按一出戏的配置来。


到最后,87级表演班成型。


除了何冰,班里还有徐帆、江珊、陈小艺、胡军、王斑、韩青......


今时今日再看,竟无一人转行,也无一人愧对“演员”这名号。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大学毕业之后,何冰如愿进了北京人艺工作。


北京人艺什么地方?


成立于1952年,得到老舍先生支持,首任院长是剧作家曹禺,当家导演是焦菊隐。


往前数有演员于是之、郑榕、蓝天野、英若诚.....


近处数有濮存昕、杨立新、冯远征、宋丹丹......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用何冰的话就是:“这里是离表演真理最近的地方。”


但,近是近了,不一定待的住。


人艺的戏是有个“槽”的。


要想入这个“槽”,导演起码要在人艺待上15年,才能独立署名;演员起码要待5年,才能演正式的角色。


哪怕你是科班毕业,哪怕你是中戏和人艺合办的科班毕业。


不管谁来,都要先从龙套跑起。


进了人艺的何冰,在话剧《蔡文姬》里举旗杆儿,俗称“戳大杆儿”;台词,更是一句没有。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徐帆、濮存昕版《蔡文姬》


这龙套一跑,就是四年。


但在杨立新看来,何冰算是“苗期短”的演员,有的演员龙套一跑就是八年。


可这龙套,跑得值啊。


何冰刚去的那几年,正赶上人艺一个时代的谢幕,这是最后跟大师近距离观摩学习的机会。


1992年7月16日,焦菊隐版《茶馆》原班人马做告别演出,演到那天,已是第374场。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茶馆》演员表


这是人艺的金字招牌。


英若诚的儿子英达,这样形容《茶馆》:


“开场大傻杨两个牛胯骨一打,最后说了一句台词,往外一走,幕就拉开,里面的舞台上悄悄地已经坐下有三十多个人,憋着不出声。就像一揭锅盖的时候,蒸锅里的蒸汽,幕一开,一下子声浪就起来了。”


“观众像被迎面推了一下。”


他带着《末代皇帝》的摄影师斯托拉罗去看《茶馆》。


直接把斯托拉罗整愣了,惊呼:“开场这一幕,简直就是伦勃朗的油画。”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但,再好的戏,都有散的时候。


饰演主角王利发的于是之老先生,患了阿兹海默症,记忆力衰退。


最后一场,在台上吃了“螺丝(忘词)”,观众照旧看的如痴如醉。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于是之饰演的王利发


谢幕时,有人在后排大喊“于是之老师,再见了”。


接着有人喊:“是之,你好;是之,再见”。


有两个年轻人送了幅字,上面写着“戏魂国粹”。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观众不散,掌声不息。


大家知道,这一别,以后就再也没有了。


于是之几次出来谢幕,走回后台化妆间时,泪洒衣襟,险些撞到门上。


台上台下,观众演员,这是怎样的敬重宽容?


放在今天,现实已把我的想象榨干。


难复昨天。


2


90年代,影视行业蓬勃发展。


人艺的工资还在一个月150块钱左右,电视剧的片酬已涨到了千元一集。


江珊从大学毕业就拒绝了进人艺的机会。


胡军在人艺跑了一年半龙套,月工资164块钱,连烟钱都供不起。


得吃饭啊。


像何冰说的:“加上男孩特别不会算计,极限对经济的考量,能算到20号就不错了”。


一冬天,就用煤炉煮白菜汤喝。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人艺的演员们,不得不走下话剧舞台,谋生求出路。


1993年,英达拉着人艺一伙人,宋丹丹、杨立新、李永强拍了《我爱我家》。


人艺的许多老前辈,前来客串,何冰,也在里面饰演“胡三儿”一角。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本是玩票性质拍的一部剧,最后却成了国产情景喜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不知应该是喜,还是悲。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在人艺受过训练,出演影视剧,几乎算得上游刃有余。


97年,何冰出演冯小刚的贺岁电影《甲方乙方》,饰演梁子。


至今忘不了,他贴着个狗皮膏药、拉着嗓子和点了麻子的葛优那段对话: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多经典的词儿。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扮得了小人长戚戚,也演得了君子坦荡荡。


2005年的《大宋提刑官》,几乎是一代人的记忆。


演活了,演绝了。


眼里透着光,嘴角绷着劲儿。


郭达说,第一次和何冰对戏就被吓住了。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又过了几年,何冰聊起提刑官,却直摇头:“我的那种表演枝蔓丛生,子弹库里有点装备就恨不得倾囊而出。”


他是对自己不满。


99年,何冰凭借话剧《雨过天晴》获得了梅花奖;2004年,又凭借话剧《赵氏孤儿》二获梅花。


有次《人物》采访,他情绪激动:


“有些戏,我在台上已经听到掌声了,都拿了奖了,你不知道吧我吓得呀,你知道吗,是为什么,是为什么?”


“打乱仗,打乱仗,其实你不知道在舞台上干嘛呢,还在那儿假惺惺谢幕呢,你知道吗,满脸笑容。我还跟人谈体会呢,狗屁,根本不懂。”


他说:“是上帝在扶着我”。


对演戏的那种诚惶诚恐,那种谦卑,今日演艺圈又懂几分?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图源:《人物》


这些年间,人艺的工资上调,但一级演员的月工资也不过2000多块,演一场话剧,再加500块。


何冰倒是没想过走。


问他原因,他总爱提一件事儿:


有次一场话剧演到第四幕,观众里有一小偷正动手,被抓了个现行。被偷的人请场务报了警后,抓着小偷不让走,俩人手牵手看完了话剧,到了笑点还一块乐呵。戏演完,才让警察把小偷带走。


这出话剧叫《喜剧的忧伤》。


2011年排的,何冰搭档陈道明,只有俩人,串完整场。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总共演出18场,卖了16200张票,创了人艺票房纪录。


好的表演是可以推倒人心的壁垒,流出甜水来的。


3


《茶馆》之后,人艺有一部挺绝的群戏,叫《窝头会馆》。


何冰、宋丹丹、濮存昕挑大梁。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这戏太好看了。


那种未经阉割的生猛、辛辣、有劲儿,看时像被人敲着脑袋壳儿,越敲越清明。


剧本顶尖,演员顶尖。应了话剧常讲的那句,“拉开大幕看真的”。


真本事。真手艺。


两个多小时的戏,词儿是一字不落、一字不错。


但,这是最基本的功夫。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更高级的是,它从不煽情。


演到最后,何冰中了枪,临了也没哭天抢地。只说,快拿窝头蘸自己的血,给儿子治痨病。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看的人心口钝痛。


演好人容易,演坏人容易,但演人难。


最后这个“人”,指人的复杂性。


后来,何冰在《圆桌派》讲到演戏:


“有一个最大的雷区就是演戏,绝大部分都在表演情绪,洒狗血,但是现在已经成为金科玉律了。”


“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控制情绪,而不是释放情绪。”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他还讲到了于是之老先生:“于是之真正伟大的地方在于,他从不跪舔观众。”


放如今,娱乐圈又是怎样的“媚粉”成风。


所以,何冰跟当今风气不对付是注定的。


也不止他自己不对付。


有次电视剧论坛上,演员王劲松站前台发言,摔了稿子,说:“什么时候我们这个职业变成了背台词也要被表扬的职业了,多不要脸哪?”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温和如李雪健,讲演员用一二三四五六七说台词,直留了俩字儿:可耻。


濮存昕更是讽刺道:“别批评人家孩子,人家孩子玩儿呢。”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至于这么不留情面吗?至于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吗?


太至于了。


这是在糟践这些老演员们所珍视的。


“戏比天大”,是老前辈留下的规矩。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北京人艺排练厅


可,这不对付里是有真心的。


《超次元偶像》那节目,何冰忙前转后。


一个一个的指导,一把手一把手的教:“怎么剪辑是导演的事儿,我就做自己该做的。”


今年,他和胡军又一起去了《声临其境3》,陪着青年演员们一遍又一遍的磨戏,动用自己的人脉给青年演员找指导老师,上了台又甘心当陪衬。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说话直的人,心肠却格外软。


同样嘴“毒”如李成儒,在《演员请就位》里,炮轰过郭敬明,怼过小鲜肉。


在《我就是演员》歌手杨坤上了场,他嘴上也没留情:“超级模仿秀这是,我也真的不能夸你演得好,夸你演得好我有点昧良心,要不然咱们全国影视演员都没饭吃了。”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接着他又鼓励杨坤,如果真的爱表演:“一会儿可以加个微信,咱俩探讨演戏。”


微博上,他又发了一遍。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这群老戏骨们,爱演戏这个行当,也求一份“后继有人。


但,总归今时不同往日了。


4


04级表演班之后,人艺再没办过学员班。


话剧市场凋敝,影视剧来钱那么快,谁还耐得下心来打磨,眼看着,就要后继无人。


直到去年,一纸告示:招演员,没有地域限制,22-45岁都可报名,名额30人。


4000个人参加,有老有少,很多参试者都在业内打出了名号。


初试。复试。笔试。面试。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冯远征,人艺表演队队长,正巡视考场/图源:网络


说是30人,进入笔试的就只剩22人。


宁缺毋滥。


有考生出来说,复试时,何冰动了火,觉得大家在糊弄考试,虚假的表演不动真情。


他急了,怕传下来的手艺,无法往下再传。


但又能怎么办呢?


87班不止一个学生曾提过,苏民第一次上课,在黑板写下了几个字:


“演员要痛饮生活的满杯。”


演戏,是要把戏融进骨血里的。


当今,几人做的到?退一步讲,又有几人愿意做?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演员苏民与儿子濮存昕/图源:网络


窦文涛曾问何冰:“就是说我们会不会被时代抛弃,你有这个焦虑吗?”


何冰如实答:“我有啊,而且我觉得终将被抛弃,这一天已经看见了,就马上就会来了。”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演戏,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


读书排第五,终究抗不过运数大势。


他说:


“我的选择是这样,就是不屈不挠地工作,我可能会准备这么一条道路可走,因为毕竟它属于我自己的一个职业,我很热爱这个职业。”


“我不能放弃它,然后不管你外边怎么样,反正我就这么来吧。”


老戏骨怒骂小鲜肉,背后是整个行业的悲哀


大浪滔天,无人能拦,做好自己吧,力所能及吧。


有些悲观,有些执拗。


我知道有些东西正随着“何冰们”的老去在消逝。


比如,演员与观众之间相互的敬重;


比如,对自我的不满与对获奖的惶恐;


比如,对作品本身的高要求和精神追求;


比如,对青年人和社会文化哺育的自觉。


比如恪守,比如信仰......


我想起《白鹿原》开拍前,原著作者陈忠实老先生曾亲手把一本《白鹿原》交给即将饰演鹿子霖的何冰。


并对他说了句:“您见证,我死的时候拿这个当枕头,拜托了”。


那时候,一本书,一场戏,就是一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